一种多功能翻身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350发布日期:2019-06-19 01:0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翻身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翻身垫。



背景技术:

一些患者在治疗期间,会长时间躺在病床上,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翻身,这时可以利用翻身垫协助病人侧卧。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翻身垫很小,病人活动一下,就会导致翻身垫发生移动,甚至掉下病床,很不方便,医护人员还需要在翻身垫下再垫枕头,来达到目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翻身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翻身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翻身垫,包括第一翻身垫,所述第一翻身垫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按摩块,且第一翻身垫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身垫,所述第二翻身垫的前表面开设有放置槽,且第二翻身垫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后表面两侧位置处对应设置有子贴,且第一挡板的后表面靠近子贴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腿,所述第一挡板的后表面与第一安装腿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腿,且第一挡板的后表面靠近第二安装腿的上方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第二挡板的后表面对应子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母贴,且第二挡板的后表面对应第一安装腿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挡板的后表面对应第二安装腿且与第一安装槽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翻身垫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脉冲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盒的内部设置有储蓄电池,且电池盒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盒盖,盒盖与电池盒的连接处设置有铰链,且盒盖外表面与第一挡板的后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脉冲发生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且脉冲发生器与按摩块通过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块至少设置有十个,所述脉冲发生器与储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腿和第二安装腿均与第一挡板通过缝织连接,且第一安装腿和第二安装腿的宽度分别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安装腿和第二安装腿为一种三角形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子贴和母贴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后表面的两侧位置处,所述子贴和母贴是由魔术贴分离而成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翻身垫和第二翻身垫均是一种三角形构件,且第一翻身垫的宽度大于第二翻身垫的宽度,所述第一翻身垫与第二翻身垫通过子贴和母贴粘合连接,同时也通过第一安装腿、第二安装腿、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翻身垫后端再加装一个翻身垫,可以解决传统翻身垫体积过小,在患者翻身活动时,翻身垫就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翻身垫掉落到床下的问题,而且利用第一安装腿和第二安装腿,可以增强第一翻身垫和第二翻身垫连接的牢固性,为患者的使用提供了便捷,同时在第一翻身垫的前表面加装按摩块,可以在患者休息时对其背部进行按摩,促进背部血液循环,降解患者的疲劳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治疗,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而且操作简捷,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翻身垫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翻身垫中第一安装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多功能翻身垫中母贴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多功能翻身垫中脉冲发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第一翻身垫;2、按摩块;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第二翻身垫;6、放置槽;7、子贴;8、电池盒;9、第一安装腿;10、第二安装腿;11、控制按钮;12、母贴;13、第一安装槽;14、第二安装槽;15、脉冲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翻身垫,包括第一翻身垫1,第一翻身垫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按摩块2,且第一翻身垫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3,第一挡板3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身垫5,第二翻身垫5的前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第一翻身垫1和第二翻身垫5均是一种三角形构件,且第一翻身垫1的宽度大于第二翻身垫5的宽度,第一翻身垫1与第二翻身垫5通过子贴7和母贴12粘合连接,同时也通过第一安装腿9、第二安装腿10、第一安装槽13和第二安装槽14卡合连接,利用第二翻身垫5可以增强第一翻身垫1的稳定性,防止病人在翻身活动时,第一翻身垫1发生移动的现象。

第二翻身垫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4,第一挡板3的后表面两侧位置处对应设置有子贴7,且第一挡板3的后表面靠近子贴7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腿9,第一挡板3的后表面与第一安装腿9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腿10,且第一挡板3的后表面靠近第二安装腿10的上方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电池盒8,电池盒8的内部设置有储蓄电池,且电池盒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盒盖,盒盖与电池盒8的连接处设置有铰链,且盒盖外表面与第一挡板3的后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方便储存电源。

第二挡板4的后表面对应子贴7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母贴12,子贴7和母贴12均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后表面的两侧位置处,子贴7和母贴12是由魔术贴分离而成的构件,方便将第一翻身垫1和第二翻身垫5进行连接,增强其稳定性,方便患者进行翻身,同时也方便患者拆卸或安装,操作简捷。

第二挡板4的后表面对应第一安装腿9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3,第二挡板4的后表面对应第二安装腿10且与第一安装槽13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第一安装腿9和第二安装腿10均与第一挡板3通过缝织连接,且第一安装腿9和第二安装腿10的宽度分别与第一安装槽13和第二安装槽14的宽度相适配,第一安装腿9和第二安装腿10为一种三角形构件,方便增强第一翻身垫1与第二翻身垫5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其稳定性,为患者的翻身提供了便利。

第一翻身垫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脉冲发生器15,脉冲发生器1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线,且脉冲发生器15与按摩块2通过连接线固定连接,按摩块2至少设置有十个,脉冲发生器15与储蓄电池电性连接,方便为在患者休息时,对患者的后背进行按摩,促进背部血液循环,缓冲患者的疲劳感,对患者的休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第一翻身垫1的基础上再加装第二翻身垫5,利用子贴7和母贴12将第一翻身垫1和第二翻身5粘合在一起,同时利用第一安装腿9、第二安装腿10、第一安装槽13和第二安装槽14增强第一翻身垫1和第二翻身垫5连接的稳定性,方便患者在侧卧时起到辅助使用,解决了传统的翻身垫只有一个,病人在翻身活动时,第一翻身垫1就会发生移动,甚至掉下病床的问题,第一翻身垫1和第二翻身垫5为可拆卸式,在不需要第一翻身垫1和第二翻身垫5连接时,将第二翻身垫5取出,因第二翻身垫5的前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所以可以放置病人的脚,为病人提供了便利,最后,利用第一翻身垫1前表面的按摩块2可以在平时患者休息时,对其背部进行按摩,通过控制按钮11控制脉冲发生器15工作,其工作原理与按摩器的工作原理一样,可以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疲惫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而且操作便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