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782发布日期:2019-06-14 23:1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通过内镜检查,能对下述疾病进行诊断:①发生在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的炎症、溃疡、良性和恶性肿瘤;②肝、胆、胰腺管道系统的良、恶性病变;③腹腔脏器的良、恶性病变。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CT、MR、核医学等)相比,内镜诊断具有能够获取标本进一步做病理检查的明显优势。内镜清洗消毒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的重要举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对内窥镜清洗消毒进行记录,每个过程分别单独进行避免交叉污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前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平行设置,中柜单元与前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均垂直,中柜单元的前端与前柜单元的右端连接,中柜单元的后端与后柜单元的右端连接,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共同围成U形结构;

前柜单元包括左右方向布置的柜体Ⅰ、位于柜体Ⅰ上的台面Ⅰ、台面Ⅰ上方设置的罩板Ⅰ、连接罩板Ⅰ前侧边和柜体Ⅰ背部的立式设置的背板Ⅰ,台面Ⅰ从左到右顺次设置键盘、超声清洗机、初洗水池、酶洗槽和冲洗水池,背板Ⅰ上从左到右顺次设置显示器和挂架Ⅰ,柜体Ⅰ内设置主机,罩板Ⅰ下表面设置照明灯;

中柜单元包括前后方向布置的柜体Ⅱ、位于柜体Ⅱ上的台面Ⅱ、台面Ⅱ上方设置的罩板Ⅱ、连接罩板Ⅱ右侧边和柜体Ⅱ背部的立式设置的背板Ⅱ,台面Ⅱ从前到后顺次设置消毒槽和末洗水池,背板Ⅱ上设置挂架Ⅱ,罩板Ⅱ下表面设置照明灯;

后柜单元包括左右方向布置的柜体Ⅲ、位于柜体Ⅲ上的台面Ⅲ、台面Ⅲ上方设置的罩板Ⅲ、连接罩板Ⅲ后侧边和柜体Ⅲ背部的立式设置的背板Ⅲ,背板Ⅲ上设置挂架Ⅲ,罩板Ⅲ下表面设置照明灯。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台面Ⅰ右端和台面Ⅱ前端45度角拼接,背板Ⅰ右端和背板Ⅱ前端45度角拼接,罩板Ⅰ右端和罩板Ⅱ前端45度角拼接,台面Ⅲ右端和台面Ⅱ后端45度角拼接,背板Ⅲ右端和背板Ⅱ后端45度角拼接,罩板Ⅲ右端和罩板Ⅱ后端45度角拼接。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背板Ⅲ和背板Ⅱ的连接处设置从上到下顺次间隔布置的多层置物板。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挂架Ⅲ上挂设吹气枪。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初洗水池、冲洗水池和末洗水池均为方形水池,初洗水池、冲洗水池和末洗水池旁均设置水龙头。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挂架Ⅱ上挂设吹气枪,末洗水池的水龙头连接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自来水储存罐、加压水泵、多介质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细过滤器、反渗透设备、中间水储存罐、中间水泵、核子抛光混床系统、储存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和微孔过滤器,自来水储存罐连接自来水管道,微孔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末洗水池的水龙头。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消毒槽为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形槽,消毒槽为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3道槽,每道消毒槽均设置将消毒槽罩住的槽罩。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酶洗槽为左右方向布置的长条形槽,酶洗槽为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3道槽,每道酶洗槽均设置将酶洗槽罩住的槽罩。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主机上还连接有读取识别二维码的二维码扫描枪。

上述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挂架Ⅰ上挂设高压水枪和吹气枪。

本实用新型整体上包括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共同围成U形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形成半封闭空间,尽量降低外界对其的污染。前柜单元设置主机、显示器和键盘,记录清洗消毒,超声清洗机清洗内镜附件,初洗水池中对内镜进行初洗,酶洗槽对内镜进行酶洗,冲洗水池对内镜进行次洗,在中柜单元消毒槽中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末洗水池中使用无菌纯水清洗,转移至后柜单元台面Ⅲ(干燥台)上,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的水分。本实用新型对内窥镜清洗消毒进行记录,每个过程分别单独进行避免交叉污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去掉全部罩板。

图3为前柜单元A向视图。

图4为中柜单元B向视图。

图5为后柜单元C向视图。

图6为前柜单元的左视图。

图7为水处理系统原理图。

图中:1前柜单元,2中柜单元,3后柜单元,4罩板Ⅰ,5酶洗槽,6末洗水池,7置物板,8消毒槽,9冲洗水池,10水龙头,11初洗水池,12超声清洗机,13键盘,14台面Ⅰ,15台面Ⅲ,16背板Ⅲ,17挂架Ⅲ,18柜体Ⅰ,19显示器,20背板Ⅰ,21照明灯,22自来水储存罐,23加压水泵,24多介质过滤器,25颗粒活性炭过滤器,26软水器,27精细过滤器,28反渗透设备,29中间水储存罐,30中间水泵,31核子抛光混床系统,32储存水箱,33纯水泵,34紫外线杀菌器,35微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前柜单元1、中柜单元2和后柜单元3,前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平行设置,中柜单元与前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均垂直,中柜单元的前端与前柜单元的右端连接,中柜单元的后端与后柜单元的右端连接,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共同围成U形结构,U形结构布置紧凑,占用空间小。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整体结构类似。前柜单元、中柜单元和后柜单元的侧视图类似,仅画出了前柜单元的左视图。

前柜单元包括左右方向布置的柜体Ⅰ18、位于柜体Ⅰ上的台面Ⅰ14、台面Ⅰ上方设置的罩板Ⅰ4、连接罩板Ⅰ前侧边和柜体Ⅰ背部的立式设置的背板Ⅰ20,台面Ⅰ从左到右顺次设置键盘13、超声清洗机12、初洗水池11、酶洗槽5和冲洗水池9,背板Ⅰ上从左到右顺次设置显示器19和挂架Ⅰ,柜体Ⅰ内设置主机,罩板Ⅰ下表面设置照明灯21。柜体Ⅰ背板可以是背板Ⅰ的一部分。超声清洗机可以直接放置于台面上,也可以嵌入式设置于台面上,类似于冲洗水池。

中柜单元包括前后方向布置的柜体Ⅱ、位于柜体Ⅱ上的台面Ⅱ、台面Ⅱ上方设置的罩板Ⅱ、连接罩板Ⅱ右侧边和柜体Ⅱ背部的立式设置的背板Ⅱ,台面Ⅱ从前到后顺次设置消毒槽8和末洗水池6,背板Ⅱ上设置挂架Ⅱ,罩板Ⅱ下表面设置照明灯。柜体Ⅱ背板可以是背板Ⅱ的一部分。

后柜单元包括左右方向布置的柜体Ⅲ、位于柜体Ⅲ上的台面Ⅲ15、台面Ⅲ上方设置的罩板Ⅲ、连接罩板Ⅲ后侧边和柜体Ⅲ背部的立式设置的背板Ⅲ16,背板Ⅲ上设置挂架Ⅲ17,罩板Ⅲ下表面设置照明灯。柜体Ⅲ背板可以是背板Ⅲ的一部分。

为了更加紧凑,更加合理美观,台面Ⅰ右端和台面Ⅱ前端45度角拼接,图中示出了拼接线。背板Ⅰ右端和背板Ⅱ前端45度角拼接,罩板Ⅰ右端和罩板Ⅱ前端45度角拼接,台面Ⅲ右端和台面Ⅱ后端45度角拼接,背板Ⅲ右端和背板Ⅱ后端45度角拼接,罩板Ⅲ右端和罩板Ⅱ后端45度角拼接。

背板Ⅲ和背板Ⅱ的连接处设置从上到下顺次间隔布置的多层置物板7,用于放置纱布等物品。

具体地,挂架Ⅲ上挂设吹气枪,吹干各孔道的水分。

具体地,初洗水池、冲洗水池和末洗水池均为方形水池,初洗水池、冲洗水池和末洗水池旁均设置水龙头10。

挂架Ⅱ上挂设吹气枪,末洗水池的水龙头连接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自来水储存罐22、加压水泵23、多介质过滤器24、颗粒活性炭过滤器25、软水器26、精细过滤器27、反渗透设备28、中间水储存罐29、中间水泵30、核子抛光混床系统31、储存水箱32、纯水泵33、紫外线杀菌器34和微孔过滤器35,自来水储存罐连接自来水管道,微孔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末洗水池的水龙头。

自来水加压后顺次经由多介质过滤器24、颗粒活性炭过滤器25、软水器26和精细过滤器27进行预处理,然后进入反渗透设备28进行反渗透处理,接着经由核子抛光混床系统31、紫外线杀菌器34和微孔过滤器35进行灭菌处理,自来水经过水处理系统,滤过自来水中的无机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热原等不纯物,为末洗水池提供灭菌纯水。

消毒槽8为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形槽,消毒槽为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3道槽,以便同时满足多条内镜的消毒,每道消毒槽均设置将消毒槽罩住的槽罩,放置相互间交叉污染。

酶洗槽为左右方向布置的长条形槽,酶洗槽为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3道槽,以便同时满足多条内镜的酶洗,每道酶洗槽均设置将酶洗槽罩住的槽罩,放置相互间交叉污染。

主机上还连接有读取识别二维码的二维码扫描枪,是识别内镜上的二维码,对内镜清洗消毒进行记录。

具体地,挂架Ⅰ上挂设高压水枪和吹气枪。

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流程:

查对内镜的ID号,录入清洗消毒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主机、键盘和显示器),或者直接采用二维码扫描枪扫描内镜上的二维码,录入清洗消毒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主机、键盘、显示器和二维码扫描枪),记录清洗消毒;

将(软式)内镜放入初洗水池,在流动水下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取下活检口阀、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刷洗各管道口,再分别刷洗活检孔道、吸引孔道、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清洗刷头上污垢;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将擦干的内镜置于酶洗槽内,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分钟,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擦干内镜附件、各类按钮、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内镜附件(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等)应在超声清洗机内清洗5-10分钟;

移至冲洗水池内,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内镜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

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更换手套将内镜从消毒槽取出置于末洗水池,用气枪向各管腔注气去除消毒液。使用无菌纯水,用纱布彻底清洗;

转移至台面Ⅲ(干燥台)上,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的水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