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气的输液针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5663发布日期:2019-05-21 21:5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排气的输液针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输液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气的输液针座。



背景技术:

普通输液器在输液刚开始时,药液通过管路从滴管流出,进入滴斗,液体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管路,而产生气泡,通过导管的管路进入针座。目前,临床用的输液针座如图1所示,输液外管2内套有输液内管3,输液外管2和输液内管3直接相通,气泡会经输液外管2直接进入输液内管3,从而通过针头进入人体,易造成气栓等危害。同时,因输液管路内壁的表面张力作用,输液导管的内壁易吸附少量的气泡,且排除由此产生的气泡过程较为困难、费时和繁琐。

然而,人工排气泡的过程既繁琐又费时,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而且现有的可过滤空气或自动排气的输液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若将其应用于临床,会提高患者的治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管内空气不易排出、而现有排气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排气的输液针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自动排气的输液针座,包括输液外管,输液外管上段的空腔内套装有输液内管,输液内管的上端沿输液外管伸出,输液内管的伸出端连接针头,输液内管的下端固接在输液外管上,输液内管的下端连接自排气组件,自排气组件由侧壁和底端组成,自排气组件的内腔与输液内管的内腔相通,自排气组件侧壁的下段开有通孔,自排气组件的侧壁与输液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自排气组件为圆柱状。

所述输液外管与输液内管为一体成型。

所述输液内管与自排气组件为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在输液内管底端固装自排气组件,自排气组件侧壁的下段开有通孔,使得无论针座处于竖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空气都会由于其密度比液体密度小而浮在上方,那么液体会从通孔进入输液内管,从而达到可以自动排气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针座自动排气,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针座保护套;2是输液外管;3是输液内管;4是自排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自动排气的输液针座,包括输液外管2,输液外管2上段的空腔内套装有输液内管3,输液内管3的上端沿输液外管2伸出,输液内管3的伸出端连接针头,输液内管3的下端固接在输液外管2上,输液内管3的下端连接自排气组件4,自排气组件4由侧壁和底端组成,自排气组件4的内腔与输液内管3的内腔相通,自排气组件4侧壁的下段开有通孔,沿其圆周方向设置多个通孔,自排气组件4的侧壁与输液外管2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输液外管2的上段外侧安装针座保护套1。所述输液外管2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吊瓶。输液外管2的外形为近似锥形,上段圆周直径小于下段圆周直径。

优选地,所述自排气组件4为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输液外管2与输液内管3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输液内管3与自排气组件4为一体成型。

上述输液外管2、输液内管3和自排气组件4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气液混合物从导管进入输液外管2,到达自排气组件4的位置时,由于气体密度比液体小得多,无论针座处于竖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气体会总是浮在上方,液体通过自排气组件4侧壁上的通孔进入自排气组件4的内腔,由于自排气组件4的内腔与输液内管3的内腔相通,液体会进入输液内管3中,通过针头进入人体。其中,当针座处于图2中的竖直方向时,由于通孔设置在自排气组件4侧壁的下段,空气会浮在自排气组件4上段与输液外管2内壁之间的空隙中,液体通过圆周方向的通孔进入输液内管3内;当针座处于水平方向时,空气会紧靠输液外管2此时处于上方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液体通过自排气组件4此时处于下方的侧壁上的通孔进入输液内管3内;当针座处于斜立方向时,空气和液体会如针座处于水平方向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