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6104发布日期:2019-08-03 16:4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临床上,腹腔引流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用管道,当微创引流手术完成后,通常需要通过腹腔引流管起到引流腹部积血、脓液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引流导管常常固定不稳,容易发生走位或脱管的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引流导管发生走位或脱落现象,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缝合针线将引流导管固定在皮肤表面,然而,由于引流导管管体表面比较光滑,容易造成缝合针线的固定效果欠佳,难以将引流导管较稳定地固定在皮肤表面,从而无法从根本上防止引流导管发生走位或者脱落现象,并且通过缝合固定器固定引流导管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另一种固定方式是采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引流管,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且固定不牢固,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此外,医护人员在对腹腔引流管固定后,患者的穿刺部位还会出现渗液的情况,渗出的液体会对患者皮肤造成污染,增加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绑带、支撑座、插孔、定位孔、固定环、旋转套、避让孔、气垫环、底盘、遮贴,所述的支撑座贯穿于绑带中端,所述的支撑座与绑带滑动相连,所述的插孔位于支撑座内部中端,所述的插孔与支撑座一体相连,所述的定位孔位于支撑座正面四角处,所述的定位孔为螺纹孔,所述的固定环位于支撑座前端,所述的固定环与支撑座活动相连,所述的旋转套位于固定环内部前端,所述的旋转套与固定环螺纹相连,所述的避让孔位于旋转套内部,所述的避让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环位于固定环内部后端,所述的气垫环与固定环胶水相连,所述的底盘位于支撑座底部,所述的底盘与支撑座胶水相连,所述的遮贴位于底盘底部,所述的遮贴与底盘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环后端四角处还贯穿有紧固螺栓,所述的紧固螺栓与固定环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紧固螺栓与定位孔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座前端还设有造口袋,所述的造口袋与支撑座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盘中端前侧还设有凸面胶环,所述的凸面胶环与底盘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造口袋前端上侧还设有凹面胶环,所述的凹面胶环与造口袋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凹面胶环与凸面胶环卡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使用前,固定环、造口袋以及支撑座处于分离的状态,使用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腹腔引流管进行固定时,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用一只手握住绑带,再用另一只手拉动支撑座,使支撑座沿着绑带滑动至医护人员所需位置,然后医护人员撕下底盘底部的遮贴,接着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腹腔引流管穿过避让孔,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支撑座,使支撑座沿着腹腔引流管滑动至患者的穿刺部位,并使底盘粘贴在患者的穿刺部位,接着医护人员拉动支撑座两侧的绑带,使绑带由患者的腹部环绕至患者的后腰部位,并通过魔术贴相连固定,通过上述,即实现该装置与患者的佩戴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腹腔引流管穿过固定环由避让孔伸出,接着医护人员拉动固定环,使固定环沿着腹腔引流管滑动至支撑座前端,此时,医护人员顺时针依次转动紧固螺栓,使紧固螺栓旋转进入定位孔内,通过紧固螺栓与定位孔螺纹相连的作用,使固定环与支撑座相连固定,接着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旋转套,因旋转套与固定环螺纹相连,故旋转套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固定环内部作由前向后的运动,当旋转套向后运动时,挤压气垫环前端,通过旋转套对气垫环前端的挤压作用,使气垫环前端被压缩,即气垫环前端的气体向后端移动,使气垫环后端向腹腔引流管的方向膨胀,从而使气垫环对腹腔引流管实行挤压力,达到对腹腔引流管的夹持固定作用,不仅有效避免腹腔引流管发生走位或脱管的问题,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而且通过底盘的粘贴作用,实现对患者穿刺部位的有效隔离,有效避免患者穿刺部位的渗出液流出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污染,当医护人员需要给造口患者使用造口袋时,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用一只手握住绑带,再用另一只手拉动支撑座,使支撑座沿着绑带滑动至医护人员所需位置,然后医护人员撕下底盘底部的遮贴,接着医护人员将支撑座对准粘贴在患者的造口部位,使患者造口部位位于插孔内,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支撑座两侧的绑带,使绑带由患者的腹部环绕至患者的后腰部位,并通过魔术贴相连固定,通过上述,即实现该装置与患者的佩戴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将造口袋插入支撑座的插孔内,通过凸面胶环和凹面胶环的配合作用,从而使造口袋固定在支撑座上,有效提高患者佩戴使用的牢固性,避免传统造口袋连接不稳固,易脱落的问题,该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首先通过腹腔引流管固定机构的设计,达到对患者腹腔引流管的辅助固定效果,有效避免腹腔引流管发生走位或脱管的情况,减轻患者痛苦,其次加上底盘密封作用的配合效果,有效避免患者穿刺部位因渗出液流出对皮肤造成污染的问题,给医护人员日常的护理工作带来方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所述的底盘底部附有医用不干胶,在遮贴撕扯后,可与人体紧密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主视图;

图2是固定环与旋转套的连接图;

图3是造口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固定环与支撑座配合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固定环与支撑座配合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6是气垫环夹持腹腔引流管状态图;

图7是造口袋与支撑座配合使用状态图;

图8是造口袋与支撑座配合使用状态剖视图。

绑带1、支撑座2、插孔3、定位孔4、固定环5、旋转套6、避让孔7、气垫环8、底盘9、遮贴10、造口袋201、凸面胶环202、凹面胶环203、紧固螺栓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绑带1、支撑座2、插孔3、定位孔4、固定环5、旋转套6、避让孔7、气垫环8、底盘9、遮贴10、造口袋201、凸面胶环202、凹面胶环 203、紧固螺栓501,所述的支撑座2贯穿于绑带1中端,所述的支撑座2与绑带1滑动相连,所述的插孔3位于支撑座2内部中端,所述的插孔3与支撑座2 一体相连,所述的定位孔4位于支撑座2正面四角处,所述的定位孔4为螺纹孔,所述的固定环5位于支撑座2前端,所述的固定环5与支撑座2活动相连,所述的旋转套6位于固定环5内部前端,所述的旋转套6与固定环5螺纹相连,所述的避让孔7位于旋转套6内部,所述的避让孔7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气垫环8位于固定环5内部后端,所述的气垫环8与固定环5胶水相连,所述的底盘9位于支撑座2底部,所述的底盘9与支撑座2胶水相连,所述的遮贴10位于底盘9底部,所述的遮贴10与底盘9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环5后端四角处还贯穿有紧固螺栓501,所述的紧固螺栓501与固定环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紧固螺栓501与定位孔4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座2前端还设有造口袋201,所述的造口袋201与支撑座2活动相连,所述的底盘9中端前侧还设有凸面胶环202,所述的凸面胶环202与底盘9一体相连,所述的造口袋201前端上侧还设有凹面胶环203,所述的凹面胶环203与造口袋201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凹面胶环 203与凸面胶环202卡扣相连。

该多功能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使用前,固定环5、造口袋201以及支撑座 2处于分离的状态,使用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腹腔引流管进行固定时,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用一只手握住绑带1,再用另一只手拉动支撑座2,使支撑座2沿着绑带1滑动至医护人员所需位置,然后医护人员撕下底盘9底部的遮贴10,接着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腹腔引流管穿过避让孔7,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支撑座2,使支撑座2沿着腹腔引流管滑动至患者的穿刺部位,并使底盘9粘贴在患者的穿刺部位,接着医护人员拉动支撑座2两侧的绑带1,使绑带1由患者的腹部环绕至患者的后腰部位,并通过魔术贴相连固定,通过上述,即实现该装置与患者的佩戴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腹腔引流管穿过固定环5由避让孔7 伸出,接着医护人员拉动固定环5,使固定环5沿着腹腔引流管滑动至支撑座2 前端,此时,医护人员顺时针依次转动紧固螺栓501,使紧固螺栓501旋转进入定位孔4内,通过紧固螺栓501与定位孔4螺纹相连的作用,使固定环5与支撑座2相连固定,接着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旋转套6,因旋转套6与固定环5螺纹相连,故旋转套6一边旋转一边沿着固定环5内部作由前向后的运动,当旋转套6向后运动时,挤压气垫环8前端,通过旋转套6对气垫环8前端的挤压作用,使气垫环8前端被压缩,即气垫环8前端的气体向后端移动,使气垫环8 后端向腹腔引流管的方向膨胀,从而使气垫环8对腹腔引流管实行挤压力,达到对腹腔引流管的夹持固定作用,不仅有效避免腹腔引流管发生走位或脱管的问题,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而且通过底盘9的粘贴作用,实现对患者穿刺部位的有效隔离,有效避免患者穿刺部位的渗出液流出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污染,当医护人员需要给造口患者使用造口袋201时,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用一只手握住绑带1,再用另一只手拉动支撑座2,使支撑座2沿着绑带1滑动至医护人员所需位置,然后医护人员撕下底盘9底部的遮贴10,接着医护人员将支撑座2对准粘贴在患者的造口部位,使患者造口部位位于插孔3内,然后医护人员拉动支撑座2两侧的绑带,使绑带1由患者的腹部环绕至患者的后腰部位,并通过魔术贴相连固定,通过上述,即实现该装置与患者的佩戴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将造口袋201插入支撑座2的插孔3内,通过凸面胶环202和凹面胶环 203的配合作用,从而使造口袋201固定在支撑座2上,有效提高患者佩戴使用的牢固性,避免传统造口袋连接不稳固,易脱落的问题,同时,所述的底盘9 底部附有医用不干胶,在遮贴10撕扯后,可与人体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