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459发布日期:2019-06-14 23:15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活动夹,具体为一种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



背景技术: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Drainage,ENBD)是在诊断性逆行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较为常用的内镜胆道引流方法。它采用一细长的塑料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咽等从鼻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途经。ENBD是简便有效的解除胆道梗阻的方法,通过引流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的目的。ENBD是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其操作简便、安全。现临床使用的鼻胆管长约250cm,尾部连接三通管及引流袋,引流袋自身的重量加上引流出的内容物的重量容易导致鼻胆管脱落,目前我们将外露的鼻胆管盘曲用3M胶布固定后,再用别针将外露的部分鼻胆管盘曲固定在衣肩部,患者活动时再将引流袋手提或者挂在衣服前面纽扣上,这样不仅不美观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鼻胆管外露长度过长使得病人在活动过程中容易拉扯到,从而容易导致导管意外滑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医护人员将多余的鼻胆管线收卷呈多圈,再用连接带缠绕进行固定,由于连接带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牢牢的对鼻胆管线进行固定,使得鼻胆管线得到更好的规整收纳,防止意外拉扯的发生危险;挂钩可以固定在病床上、夹子则是可以固定在患者的衣领处,方便患者在坐立及卧躺时,无需手提鼻胆管线和引流袋,鼻胆管线和引流袋得到更好的固定,防止引流袋被拉扯或受到挤压。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包括用于将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固定在患者衣领的夹子、用于缠绕固定鼻胆管线的连接带和用于将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和鼻胆管线的引流袋固定在病床附近的挂钩;所述夹子底面固定在连接带的一端;所述挂钩固定在连接带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带由可发生塑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可以将鼻胆管线缠绕长时间固定住。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内部设有塑形金属,塑形金属由多个条状/丝状并排设置的金属丝制成,塑形金属嵌入连接带。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内部设有塑形金属,塑形金属由金属网制成,塑形金属嵌入连接带。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由编织布料、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挂钩与连接带的连接处设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底座和活动轴,所述底座设有球形槽;所述活动轴设有球头;球头嵌设于球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挂钩形状为半圆形,挂钩为可活动伸缩的挂钩。

优选的,所述夹子的夹口为椭圆形或圆形。

优选的,所述夹子由软性硅胶包覆而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外表面设有用于防止鼻胆管线滑动的防滑线,防滑线缠绕固定在连接带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在患者起床活动时,可以将夹子固定在衣领或其他衣物部位上,用连接带以缠绕或旋转固定的方式将多余的鼻胆管线进行收卷和固定,将引流袋固定在挂钩处,以此,鼻胆管线和引流袋都被固定及线管被整理缩短,方便患者在坐立及活动,也减少了意外拉扯的发生概率。

二、患者在卧床时,可以夹子固定在衣领或其他衣物部位上,通过连接带以缠绕的方式将多余的鼻胆管线进行收卷和固定,其次将引流袋固定在挂钩处,再将将挂钩固定在病床可固定物件处(如床栏、床头栏杆处),以此固定引流袋,防止挤压引流袋和拉扯的发生概率。

三、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可以清洗消毒再利用,医院的鼻胆管线使用频率比较大,避免了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更加环保。

四、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由于连接带长度较长且具有塑性变形能力,可以通过缠绕打捆的方式对收拢成圈的鼻胆管线进行固定,即使鼻胆管线收拢的圈数过多造成体积过大,也不会对鼻胆管线固定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的塑形形变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夹子;2、连接带;21、防滑线;22、塑形金属;3、挂钩;4、活动机构;41、底座;411、球形槽;42、活动轴;422、球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的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包括夹子1、连接带2和挂钩3;夹子1底面固定在连接带2的一端;挂钩3固定在连接带2的另一端;连接带2由可发生塑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连接带2可以塑性形变将因为过长而收拢的鼻胆管线缠绕固定,夹子1可以将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的一端固定在患者衣领上,挂钩3将鼻胆管线的引流袋和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另一端固定在床体栏杆上。

夹子1的夹口为椭圆形或圆形,可以全面防止局部棱角突出伤人,也可以增加固定范围;夹子1由软性硅胶包覆而成,防止夹内弹簧等硬体物在卧床、活动时伤及患者。

如图3所示,连接带2内部设有塑形金属22,塑形金属22由四条个并排设置直径为的1mm金属丝制成,使得塑形金属22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形状更固定,塑形金属22嵌入连接带2,使连接带2缠绕鼻胆管线时可以塑形固定。

连接带2由纺织材料氨纶制成,连接带2具备强拉伸力和扭曲韧性,在对鼻胆管线进行缠绕时可以任意形变。

上述塑形金属22除了由并排设置的金属丝制成,还可以由直径为1mm金属网制成,整个金属网嵌入连接带2;金属网的优点为相对并排金属丝塑性更大,抗弯曲能力更佳,固定更为牢固,且不易断裂。

图4所示,挂钩3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减少棱角伤人,也易于与其他固定物连接,挂钩3为可活动伸缩的挂钩3,伸缩的挂钩3在勾住固定物后缩回闭合更牢固。

如图5所示,挂钩3与连接带2的连接处设有活动机构4,活动机构4包括底座41和活动轴42,底座41设有球形槽411;活动轴42设有球头422;球头422与球形槽411结合,活动机构4的球头422与球形槽411结合可以180°任意方向的旋转连接,患者在肢体行动触碰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或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可以通过活动机构4进行180°旋转活动,保持挂钩3各方向的操作。

连接带2外表面设有防滑线21,防滑线21缠绕固定在连接带2外表面,将连接带2缠绕鼻胆管线后,增加连接带2与鼻胆管线的摩擦,防止鼻胆管线被连接带2缠绕后滑动移位。

本实施例中的鼻胆管线固定活动夹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是对应站立/坐立活动,以及卧床使用。

站立或坐立使用方法:

步骤1:在患者进行坐立及活动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鼻胆管以鼻孔处自量头部活动空间余量,将夹子1固定在衣领或其他衣物部位上。

步骤2:然后医护人员将收集富余鼻胆管线,用连接带2以缠绕或旋转固定在连接带2上。

步骤3:接着医护人员将引流袋固定在挂钩3处,无需患者或者医护人员手提引流袋。

以此,线管和引流袋都被固定及线管被整理缩短,方便患者在坐立及活动,也减少了意外拉扯的发生概率。

卧床使用方法:

步骤1:患者在卧床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鼻胆管以鼻孔处自量头部活动空间余量,将夹子1固定在衣领或其他衣物部位上。

步骤2:然后医护人员将收集富余鼻胆管线,用连接带2以缠绕或旋转固定在连接带2上,多余的鼻胆管线被缠绕收卷后放置在病床表面或病人胸口处。

步骤3:接着医护人员将引流袋固定在挂钩3处,并且将挂钩3固定在病床可固定物件处,如床头或床侧的栏杆处。

以此,通过挂钩3将引流袋挂在固定物件处,使得引流袋远离卧躺的病人,避免病人翻身或在病床上挪动时,挤压引流袋。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