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986发布日期:2019-06-11 23:50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量泵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危重患者,最多时候需要10多个微量泵同时进行药物输注;要输注的药物装在注射器中,将注射器安装到微量泵上;与注射器连接的管路在末端通过三通串联在一起,与患者身上的置管连接。但是,每种药物的输入时间不同,经常需要更换输入结束的药物。目前,每种药物的名称和起始与结束时间都是标记在注射器的活塞手柄的末尾端面上的,注射器外周面因为需要保持透明以观察医药的进度而不能被覆盖;所以,每次更换药物时,需要一个一个取下注射器并核对其是否为需要更换的药物,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微量泵管标识装置,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该管路中通过的是何种药物,由此能够帮助快速更换药物。

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其包括:背板、多个固定管、水性笔;

背板的前侧面上形成有多个自背板的左端延伸到右端的贯通的燕尾槽;所述多个燕尾槽自上而下排列在背板上;每个燕尾槽中可拆卸地安装有一个对应的固定管;

固定管由弹性材料制成;沿着每个固定管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切口,在切口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燕尾状插脚,用于插入对应的燕尾槽中;

背板的后侧面上形成有卡圈,水性笔可拆卸地卡持在卡圈中;水性笔用于在固定管上记录该固定管中容纳的微量泵管中的药物的名称以及开始与结束时间。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固定管的颜色不同。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燕尾槽之间形成有分隔部,相邻的分隔部的颜色不同。

优选地,所述背板由彼此连接的多块子背板组成。

优选地,所述多块子背板通过磁力吸合而连接在一起。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与患者连接的微量泵管被安装在其上的固定管中,用水性笔在固定管表面记录药品名称以及输液开始与结束时间,每次需要换药时,一目了然,无需一个一个拆卸注射器后检查,节约了护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背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背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的背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微量泵管标识装置,包括:背板10、多个固定管20、水性笔30。

背板10的前侧面上形成有多个自背板10的左端延伸到右端的贯通的燕尾槽11;多个燕尾槽11自上而下排列在背板10上;每个燕尾槽22中可拆卸地安装有一个对应的固定管20。

固定管20有弹性材料制成,例如钢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以便于在其中插入微量泵管时燕尾状插脚22彼此分开而使得微量泵管进入中空部21。

沿着每个固定管20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切口,在切口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燕尾状插脚22,用于插入对应的燕尾槽11中;固定管20的中空部用于容纳微量泵管。

背板10的后侧面上形成有卡圈13,水性笔可拆卸地卡持在卡圈13中;水性笔30用于在固定管20上记录该固定管20中容纳的微量泵管中的药物的名称以及开始与结束时间。

相邻的两个固定管20的颜色不同,以方便区别管路。相邻的两个燕尾槽11之间形成有分隔部12,相邻的分隔部12的颜色不同,同样也可以起到区别管路的作用。

如图7所示,背板10还可以是由彼此连接的多块子背板10-1、10-2、10-3组成。多块子背板10-1、10-2、10-3通过磁力吸合而连接在一起。例如,子背板10-1下侧设置磁铁、子背板10-2上侧、下侧分别设置磁铁、子背板10-1上侧设置磁铁,由此彼此吸合二顺次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首先拆卸固定管,将微量泵管插入固定管中后,在固定管的外周面上记录该管路中的药物的名称和开始以及结束时间,然后重新将固定管插入燕尾槽中;其余的微量泵的管路也是如此固定。需要更换某种药物时,只要检查固定管表面的名称即可确定要更换的药物,进行药物更换,药物更换好后,重新将管路插入固定管中,如药物的种类有变更,擦去固定管上记录的原药物的名称以及其开始结束时间,并写下新药物的名称以及其开始结束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