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235发布日期:2019-09-17 20:4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



背景技术:

直肠疾病术后,部分患者存在瘘道,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直肠造影检查目前作为辅助检查的金标准,但是,平时注射造影剂后,由于窦道两端肠管未堵塞加压,造影剂通过顺利,未能从窦道流出,造成部分存在窦道的患者,未能及时检查出来,以至治疗上的延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用来堵塞造影剂,使造影剂充分预留在肠管内,如果肠管上存在窦道,则造影剂可从窦道中流出,即可清晰显示窦道的具体特征,明确诊断,提高直肠术后瘘的成功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包括进液管、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侧面上设有弧形固定片,弧形固定片与第一气囊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所述进液管穿过开口靠在第一气囊的侧面上,同时进液管贴靠在弧形固定片的内壁上;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气囊的表面上,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的进液管管壁上设有液体流出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上分别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分别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内腔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固定片包括两片硬板和连接在硬板中间的软片,硬板粘在所述第一气囊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弧形固定片的弧度与充满气的第一气囊外壁的弧度相吻合,弧形固定片紧密地贴合在满气的第一气囊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的所述进气管通过主导管连接到外侧的进气装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弧形固定片的后侧端面上设有倾斜状的挡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挡板与弧形固定片相互形成的倾斜角度5°≤a≤3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固定片和所述挡板为弹性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第一气囊侧面上设有弧形固定片,弧形固定片与第一气囊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所述进液管穿过开口靠在第一气囊的侧面上,同时进液管贴靠在弧形固定片的内壁上,随着第一气囊充气不断膨胀,第一气囊与弧形固定片之间的开口不断变小,当第一气囊充满气,开口闭合,进液管被包裹在第一气囊、弧形固定片之间,防止造影剂从开口流出,保证了造影剂可以预留在肠管内;弧形固定片的后侧端面上设有倾斜状的挡板,防止造影剂从开口未完全封闭的间隙流出,进一步确保直肠造影过程中造影剂充分预留在肠管内,从窦道中流出,清晰显示窦道的具体特征,明确诊断,提高直肠术后瘘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气囊和弧形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弧形固定片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包括进液管1、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所述的第一气囊2侧面上设有弧形固定片4,所述弧形固定片4包括两片硬板41和连接在硬板41中间的软片42,所述硬板41粘在第一气囊2上,弧形固定片4的弧度与充满气的第一气囊2外壁的弧度相吻合,且弧形固定片4的后侧端面上设有倾斜状的挡板9,挡板9与弧形固定片4相互形成的倾斜角度5°≤a≤30°;弧形固定片4与第一气囊2之间形成一个开口7,所述进液管1穿过开口7靠在第一气囊2的侧面上,同时进液管1贴靠在弧形固定片4的内壁上;进液管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气囊3的表面上,处于第一气囊2与第二气囊3之间的进液管1管壁上设有液体流出孔5;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上分别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分别于第一气囊2与第二气囊3的内腔相连通,第一气囊2上的进气管6与第二气囊3上的进气管6都连接到主导管8,并通过主导管8连接到外部的进气装置上。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气囊2上的进气管6与第二气囊3上的进气管6分别连接到外部的进气装置上。

在实际使用所述一种用于直肠造影的二腔气囊过程中,将进液管1穿过第一气囊2与弧形固定片4之间形成的开口7,并把进液管穿过开口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囊3上,进气管连接到进气装置,将二腔气囊放入患者需实施造影的直肠部;进气装置开始充气,第一气囊2与第二气囊3不断膨胀,第一气囊2与弧形固定片4之间不断挤压,开口7逐渐变小,当第一气囊2充满气时,弧形固定片4与第一气囊2贴合,进液管被包裹在第一气囊2与弧形固定片4之间,设置在弧形固定片上的挡板9倾斜贴靠在进液管1上,挡住进液管1与弧形固定片4之间的缝隙;从外部向进液管1注入造影剂,造影剂通过进液管1从第一气囊2与第二气囊3之间进液管1管壁上的液体流出孔5流入肠管;开始实施造影,由于肠管两端被充满气的气囊堵塞,造影剂停留在肠管中,通过肠管壁上的窦道中流出,通过造影观察窦道的具体特征;造影完成;通过进气装置释放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中的气体,第一气囊2与第二气囊3逐步松弛变小,开口7变大,当气囊中的气体释放完全,将二腔气囊从患者直肠中取出,剩余的造影剂从肠道流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进液管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弧形固定片4、硬板41、软片42、液体流出孔5、进气管6、开口7、主导管8、挡板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