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800发布日期:2019-06-13 15: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血压计。



背景技术:

血压是衡量人体身体健康指标的重要参数,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血压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如何方便有效的测量血压,从而有效的预防高血压,成为人们治疗高血压病的首要问题。然而血压的准确测量是血压异常原因定量分析的前提,因为影响人体血压的因素很多,如血液容积、血管硬化程度、心脏功能、内分泌、运动和情绪等等,但究竟有哪些因素,究竟影响有多大,必须依靠血压的准确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传统的血压计是模拟的血压计如水银血压计,然而此类血压计的操作比较复杂,每次测量时必须由医生带上听诊器进行测量,因而测量过程比较复杂,测量精度不高,而且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因此测得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就不能真实的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血压值,不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进而对于人们对抗高血压缺少有效的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血压计测量过程比较复杂,测量精度不高,而且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因此测得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真实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血压值,不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进而对于人们对抗高血压缺少有效帮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血压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血压计,包括气泵、袖套、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四通分路器、信号处理电路、主控制器、液晶显示器和直流稳压电源;所述气泵的气口与四通分路器的主输入端连接,所述袖套内的气囊与四通分路器的主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与四通分路器的第一分支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接口与四通分路器的第二分支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内部模数转换器的采样接口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对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得到血压测量数据,所述气泵、电磁阀和液晶显示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分别与主控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血压计,使用时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气泵对袖套进行充气和电磁阀对袖套进行放气,同时压力传感器采集袖套中的压力信号,该压力信号为差分电压信号,之后将该差分电压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处理后的模拟电压信号送入主控制器内部集成的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电压信号,该数字电压信号经主控制器内部算法进行运算得到被测用户的血压值,主控制器将得到的血压值送到液晶显示器中进行显示,以便用户查看,直流稳压电源分别给主控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供电。本申请中将袖套、气泵、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四通分路器进行连接,由此保证了气泵所充气体能够密封的在系统中流通而不产生泄漏,并且通过电子电路和器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和运算,因而血压测量精度较高,测量过程比较简单,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因此测量结果能真实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血压值,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对于人们对抗高血压提供了有效帮助。

进一步,所述四通分路器与气泵、袖套、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之间采用高压胶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选用脉搏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主控制器选用STM32系列的微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智能血压计还包括与主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蓝牙传输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血压计结构系统框图。

图中,1、气泵;2、袖套;3、压力传感器;4、电磁阀;5、四通分路器;6、信号处理电路;7、主控制器;8、液晶显示器;9、直流稳压电源;10、蓝牙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血压计,包括气泵1、袖套2、压力传感器3、电磁阀4、四通分路器5、信号处理电路6、主控制器7、液晶显示器8和直流稳压电源9;所述气泵1的气口与四通分路器5的主输入端连接,所述袖套2内的气囊与四通分路器5的主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阀4的进气口与四通分路器5的第一分支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压力接口与四通分路器5的第二分支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6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7内部模数转换器的采样接口连接,所述主控制器7对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得到血压测量数据,所述气泵1、电磁阀4和液晶显示器8与主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9分别与主控制器7和信号处理电路6连接,以分别为主控制器7和信号处理电路6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血压计,使用时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气泵对袖套进行充气和电磁阀对袖套进行放气,同时压力传感器采集袖套中的压力信号,该压力信号为差分电压信号,之后将该差分电压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处理后的模拟电压信号送入主控制器内部集成的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电压信号,该数字电压信号经主控制器内部算法进行运算得到被测用户的血压值,主控制器将得到的血压值送到液晶显示器中进行显示,以便用户查看,直流稳压电源分别给主控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供电。本申请中将袖套、气泵、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四通分路器进行连接,由此保证了气泵所充气体能够密封的在系统中流通而不产生泄漏,并且通过电子电路和器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和运算,因而血压测量精度较高,测量过程比较简单,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因此测量结果能真实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血压值,能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对于人们对抗高血压提供了有效帮助。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四通分路器5与气泵1、袖套2、压力传感器3和电磁阀4之间采用高压胶管连接,由此可以保证该系统的气密性,进而使得袖套2所充气体能够在严密的系统中流通而不至于泄漏。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压力传感器3选用现有的脉搏传感器,而脉搏传感器的工作电压采用的是5V直流供电,该传感器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长时间的工作稳定性,具有价格低、体积小、测量精确等特点,其通过袖套内的气压变化来反映信号变化,且具体的检测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主控制器7选用STM32系列的微控制器,具体可以选用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内部集成有10x12位的模数转换器,该款芯片是以ARM Cortex-M为核心的32位微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8可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对气泵充气和电磁阀放气进行控制。具体地,由于前述现有脉搏传感器产生的是差分电压信号且包括袖套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两部分,不能直接送给主控制器7测量,必须经过信号处理电路6处理之后才能送入主控制器。因此,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信号处理电路6包括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低通滤波电路和带通滤波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对脉搏传感器产生的差分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和带通滤波电路将放大后的信号分成两路,一路信号经过低通滤波电路后得到袖套压力信号,另一路信号经过带通滤波电路后得到脉搏波信号,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可选择为0.7Hz,带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可选择为0.85-5.5Hz,所述袖套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均送入主控制器7内部的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进而得到袖套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的数字电压信号,而主控制器7的处理器将根据该数字电压信号按照内部算法进行运算,最终得到需要的血压值即收缩压和舒张压,而主控制器7具体可采用现有比较成熟的示波法测量原理来获得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值。其中,对于信号处理电路中所包含的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前述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功能基础上,完全可以采用现有的电路来实现,即这样的电路设计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实现的。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智能血压计还包括与主控制器7输出端连接的蓝牙传输模块10,所述蓝牙传输模块10用于将得到的血压数据传输到用户手机和医院中心电脑上,方便用户和医务人员实时查看。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说明书中未做介绍的其它技术特征如气泵、袖套、电磁阀、直流稳压电源等,完全可以采用现有的或现成的技术来实现,即这些技术特征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因此在本申请中未做详细说明。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