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913发布日期:2019-08-16 22:0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膝内翻畸形患者的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膝骨关节炎常伴有膝内翻畸形(俗称O型腿),并产生关节内的持重应力分布改变,导致力线的不平衡,继而加速膝骨关节的病变,目前,常用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来治疗,其中,膝内翻畸形治疗机理是通过胫骨近端截骨,把力线从发生炎症和磨损的膝关节内侧间室,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的目的。

对于正常力线的膝关节来说,就是内侧负重多,而外侧负重少。如果胫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翻畸形,就会显著增加作用在内侧间室软骨上的压强,超过软骨承受的范围,引发一系列软骨磨损和炎症的恶性循环,形成内侧骨关节炎。在骨关节炎没有发展到外侧之前,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通过纠正胫骨内翻畸形,把下肢力线适当转移到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明显地减低内侧间室的压强,将其恢复到软骨能够承受的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阻止软骨的磨损,缓解疼痛症状,甚至使已磨损的软骨和受伤的半月板有条件得以自我修复。

目前,临床医生主要凭其自身经验将胫骨近端截骨器组设于患者胫骨近端上,再将胫骨力线检查装置组设于胫骨近端截骨器上来调整胫骨近端截骨器在胫骨近端上的位置,操作繁琐,增加了术前手术时间,进而延长了整个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并且,在整个装配截骨过程中全部是根据医生的经验及肉眼进行胫骨近端截骨器的位置的调整的,截骨矫正的角度不能做到精确控制,同时也存在胫骨近端截骨器位置安装定位不准确导致过度截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实现截骨矫正且矫正角度精确的用于膝内翻畸形患者的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包括与胫骨近端内侧的骨质表面贴合的贴合导板,所述贴合导板上设置有横向截骨槽,该贴合导板上设有轨道矫正机构和导板固定装置,所述轨道矫正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横向截骨槽一侧的轨迹槽和跟随截骨后的部分胫骨沿着所述轨迹槽偏摆的定位器,所述轨迹槽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矫正位,所述定位器可选择性地定位在任一所述矫正位处。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矫正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迹槽两端以形成两个所述矫正位的两个矫正孔,所述定位器包括可与任一所述矫正孔无间隙套接的矫正针套筒和可无间隙穿过所述矫正针套筒而插入所述胫骨的矫正针,两个所述矫正孔通过所述轨迹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轨迹槽相对所述横向截骨槽垂直设置,且两个所述矫正孔的轴线在所述轨迹槽的中垂面上的夹角与胫骨近端的待矫正角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矫正针套筒与所述矫正孔套接的边缘设置有限位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导板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横向截骨槽另一侧的多个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贴合导板固定到胫骨上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任一两个固定孔的轴向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导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力线的力线杆插接部,所述力线杆插接部内设置有用于插接力线杆的力线杆导向孔,所述力线杆导向孔的轴线沿胫骨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截骨槽的两侧设置有横向骨锯导向块,两个所述横向骨锯导向块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横向截骨槽。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导板上位于胫骨的髌骨韧带附着区的内侧还设置有斜向截骨槽,所述斜向截骨槽从胫骨的髌骨韧带附着区的上方向所述横向截骨槽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截骨槽设置有与斜向截骨槽的至少一个侧面对齐的斜向骨锯导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CT扫描胫骨骨质表面数据,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逆向设计,在胫骨近端内侧的骨质表面贴合的贴合导板上设计轨迹槽,在手术过程中就通过轨迹槽,移动固定针从一个矫正孔到另外一个矫正孔,就可以达到矫正的目的,该手术过程操作简单,匹配精准,矫正角度精确,可完全避免过度截骨和矫正角度偏离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不需要再利用其它器械进行辅助矫正,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病患的疼痛。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在胫骨近端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的轨道矫正机构的内部结构(沿轨迹槽的中垂面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胫骨近端截骨的截骨位置(包括横向截骨面和斜向截骨面的设置)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轨道矫正机构;2、贴合导板;3、胫骨近端内侧;4、横向截骨槽;5、矫正孔;6、固定孔;7、矫正针套筒;8、矫正针;9、轨迹槽;10、力线杆插接部;12、力线杆导向孔;13、导向凸台;14、清理槽;15、限位凸缘;16、横向骨锯导向块;18、斜向截骨槽;19、斜向骨锯导向块;20、固定针;21、横向截骨面;22、斜向截骨面;23、髌骨韧带附着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胫骨近端高位截骨的矫正装置,包括轨道矫正机构1和与胫骨近端内侧3的骨质表面贴合的贴合导板2,其中,贴合导板2的贴合面为采用CT扫描骨质表面数据,然后3D打印成型,从而保证与骨质表面紧密的贴合度,贴合导板2上设置有横向截骨槽4,贴合导板2上位于横向截骨槽4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矫正孔5和固定孔6,其中,固定孔6的数量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6的轴线相互平行,从而便于贴合导板2能够沿着插入固定孔6内的克式钉的前进或者后退,尤其可以方便后期贴合导板2的后退,从而便于斜向截骨面22的切割成型,以及使矫正针8的在向上偏摆(即手术医生施力使胫骨的下部向人体侧方偏摆)时胫骨不会与贴合导板2干涉,固定孔6位于横向截骨槽4的下侧,用于置入克式钉将贴合导板2固定在胫骨近端内侧3上,其中为了实现固定孔6的有效导向,贴合导板2上还设置有两个导向凸台13,固定孔6设置在导向凸台13内,其中导向凸台13采用3D打印,与贴合导板2一体成型。轨道矫正机构1包括可与矫正孔5无缝套接的矫正针套筒7和可无缝插接在矫正针套筒7内的矫正针8,两个矫正孔5之间通过一可供矫正针8通过的轨迹槽9连通,轨迹槽9和矫正孔5均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轨迹槽9与横向截骨槽4垂直设置且两个矫正孔5的轴线在轨迹槽9的中垂面上的夹角β与胫骨近端的待矫正角度相等(通常为3°-6°),其中矫正角度已经现在计算机中参考CT扫描骨质表面数据进行精确模拟且仿真确认,然后再逆向设计,再一比一3D打印两个矫正孔5(连同贴合导板2等一体打印),而在使用时,将贴合导板2固定在胫骨近端内侧3后,沿着固定孔6钻孔且置入固定针20将贴合导板2固定,然后在下方的矫正孔5中置入矫正针套筒7,然后在矫正针套筒7向胫骨置入矫正针8,通过横向截骨槽4用骨锯沿着横向截骨面21截开后,取出矫正针套筒7,此时,手术医生在矫正装置的下侧对胫骨向外侧施力,使其向人体的侧方位偏摆(即横向截骨面21上方的胫骨部分不动,而横向截骨面21下方的部分连同矫正装置向下且向外偏转),此时,确保矫正针8沿着轨迹槽9向上偏摆到矫正孔5中,然后将矫正针套筒7沿着矫正针8插入到上方的矫正孔5中,即可完成预定角度的精确矫正。

在本实施例中,贴合导板2上还设置有检测力线的力线杆插接部10,力线杆插接部10内设置有用于插接力线杆的力线杆导向孔12,力线杆导向孔12的轴线沿胫骨长度方向延伸,该结构同样在计算机中参照胫骨尺寸设置,用于矫正后检验大腿和小腿的力线情况,确保手术的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矫正针套筒7、导向凸台13和贴合导板2一体式3D打印成型,由于3D打印存在材料逸散或者部分缺陷需要修正的情况,矫正针套筒7和导向凸台13的侧面上设置有向内部中心延伸的清理槽14,以便于清理。矫正针套筒7和导向凸台13中心孔的毛刺等,便于其中心孔的精确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矫正针套筒7与矫正孔5套接的边缘设置有限位凸缘15,从而可保证矫正针套筒7的快捷插入和拔出,从而加快截骨手术的进程。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截骨槽4的两侧设置有横向骨锯导向块16,两个横向骨锯导向块16形成横向截骨槽4,从而方便骨锯在插入横向截骨槽4能够保证上下方向的限位,确保骨锯沿着横向截骨面21实现精确截开。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由于横向截骨面21会与髌骨韧带附着区23相交,为了避免骨锯在沿着横向截骨面21截开胫骨时切断或者损伤附着在髌骨韧带附着区23上的韧带,在骨锯对髌骨横向切割时,采用不完全切割的方式,同时为了保证横向截骨槽4上方的矫正针8能够沿着轨迹槽9运动,在髌骨韧带附着区23的内侧设置有斜向截骨面22,从而避开髌骨韧带附着区23,而贴合导板2上还设置有与斜向截骨面22对应的斜向截骨槽18,斜向截骨槽18和固定孔6分别设置在横向截骨槽4的两侧,且斜向截骨槽18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斜向骨锯导向块19,用以实现沿着斜向截骨面22切割时的导向,同时左边髌骨部分(靠近髌骨韧带附着区23未被切断的部分)还能够起到抵抗右边髌骨部分的旋转,提高矫正过程的稳定和准确程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