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107发布日期:2019-06-19 01:1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胃管。



背景技术:

鼻饲是一种简便、安全和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营养支持方法,有利于胃肠功能和形态的恢复,可供重症患者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疾病发展。临床上胃管意外拔管和滑脱事件时有发生,重插胃管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费用,而且重插胃管容易使胃黏膜出血、水肿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胃管滑脱的重要影响:1、造成两次或多次插管,使病人增加痛苦;2、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量;3、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周期,从而增加医疗成本。胃管固定的牢固与否,是体现护理质量高低的关键。传统的鼻饲管固定法即一条胶布固定于鼻翼,另一条胶布固定于面颊,结果发现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患者出汗较多时,脸上油脂旺盛,胶布容易松开。采用改良固定法即用医用胶布对折,在鼻饲管鼻孔处打双套结,两侧挂于耳后,类似于双腔鼻导管那样,此法固定较牢固可以有效防止鼻饲管部分外滑。在临床上运用类似双腔鼻导管固定法发现,鼻饲管管身光滑,固定带打结处容易与鼻饲管管身发生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胃管,结构简单,可以防止胃管固定后移位,方便观察胃管的插入长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胃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壁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刻度,所述本体对应鼻腔入口位置的外壁设置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为摩擦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段为设置在本体外壁的粗糙的毛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段为设置在本体外壁的若干浅凹坑,所述浅凹坑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本体外壁。

优选的,所述固定段为设置在本体外壁的与胃管同轴的若干环形凹坑,所述环形凹坑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本体外壁。

优选的,两个所述环形凹坑间隔1cm。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坑深度0.05cm,所述环形凹坑宽度0.05cm。

优选的,所述固定段长度为10cm。

优选的,所述固定段一端距离所述本体出口端45cm,所述固定段另一端距离所述本体出口端55cm。

优选的,所述刻度为间隔为5cm的带有数字标记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胃管固定后移位。

2、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观察胃管的插入长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段的剖视图。

图中:1-本体、2-刻度、3-固定段、4-浅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外壁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刻度2,所述本体1对应鼻腔入口位置的外壁设置固定段3,所述固定段3为摩擦结构,所述固定段3为设置在本体1外壁的若干浅凹坑4,所述固定段3长度为10cm,所述固定段3一端距离所述本体1出口端45cm,所述固定段3另一端距离所述本体1出口端55cm,所述刻度2为间隔为5cm的带有数字标记的刻度2。

实际使用时,将胃管从患者鼻腔插入胃管,可以通过刻度2观察胃管的插入情况,在插入胃管后,在胃管的固定段3打双套结,两侧挂于耳后,将胃管固定在患者面部,防止胃管因为外壁光滑导致的移位。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