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016发布日期:2019-07-17 05:55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可以使用呼吸训练器和排痰器进行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器可以训练患者呼气和吸气,排痰器能够训练呼气和帮助排痰,现有呼吸训练器和排痰器都只能在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才能使用,在患者的气管插管没有拔除时无法进行呼吸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以解决现有呼吸训练器和排痰器都只能在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才能使用,在患者的气管插管没有拔除时无法进行呼吸训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包括罩盖、震动球、锥型托碗和呼吸接头,罩盖内圆柱面与呼吸接头上端螺接,呼吸接头上端内部设有由上至下收窄的锥型孔,锥型托碗的外锥形面与锥型孔的内锥形面贴合,震动球与锥型托碗的内锥形面贴合;所述罩盖上面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通气孔,呼吸接头上端外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单向进气阀,呼吸接头下部为用于插入气管插管中的插接段,插接段下端面设有与锥型孔连通的呼吸孔;

所述罩盖的内圆柱面设有扣合齿条和若干翅片,扣合齿条上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卡槽,呼吸接头上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能够卡入卡槽内的扣合卡齿;所述锥型托碗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挡圈,翅片下端面与挡圈上面贴合,呼吸接头上端面与挡圈下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呼吸接头上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用于在扣合卡齿进入卡槽中后将扣合齿条挡住的阻挡卡齿,阻挡卡齿与扣合卡齿并排。

作为优选,所述呼吸接头上端的外圆柱面上侧设有下标识,罩盖的外圆柱面下侧设有在罩盖和呼吸接头拧紧后与下标识对齐的上标识。

作为优选,所述罩盖的外圆柱面上均布有若干向外凸出的防滑齿。

作为优选,所述罩盖上的通气孔为长条状的弧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单向进气阀提升了患者吸气的难度,震动球提高了患者呼气的难度,能够达到对气管插管手术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目的,震动球在病人呼气过程中能够产生震动,有助于使患者体内的痰液松动以利于将其排出。

2.本实用新型呼吸接头上扣合卡齿卡入罩盖上的扣合齿条的卡槽中,能够使呼吸接头和罩盖更容易拧紧;挡圈的上下两面分别与翅片下端面和呼吸接头上端面贴合,使锥型托碗的外圆锥面和呼吸接头上端的锥型孔稳固的贴合在一起,同时还能避免锥型托碗在患者呼吸过程中出现松动。

3.本实用新型呼吸接头上的阻挡卡齿在扣合卡齿进入卡槽中后将扣合齿条挡住,以避免继续拧动罩盖对扣合卡齿和卡槽造成损伤。

4.本实用新型呼吸接头上设有下标识,罩盖上设有上标识,下标识和上标识在罩盖和呼吸接头拧紧后互相对齐,能够提示使用者罩盖和呼吸接头已经拧紧。

5.本实用新型罩盖的外圆柱面上均布有若干防滑齿,能够提高罩盖表面的摩擦系数,使操作人员更容易将罩盖和呼吸接头拧紧。

附图说明

图1为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的罩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罩盖;2、震动球;3、锥型托碗;4、呼吸接头;5、插接段;6、下标识;7、扣合卡齿;8、阻挡卡齿;9、锥型孔;10、挡圈;11、上标识;12、防滑齿;13、通气孔;14、翅片;15、扣合齿条;16、卡槽;17、单向进气阀;18、呼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功能训练排痰器,包括罩盖1、震动球2、锥型托碗3和呼吸接头4,罩盖1内圆柱面与呼吸接头4上端螺接,呼吸接头4上端内部设有由上至下收窄的锥型孔9,锥型托碗3的外锥形面与锥型孔9的内锥形面贴合,震动球2与锥型托碗3的内锥形面贴合;所述罩盖1上面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通气孔13,呼吸接头4上端外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单向进气阀17,呼吸接头4下部为用于插入气管插管中的插接段5,插接段5下端面设有与锥型孔9连通的呼吸孔18;

所述罩盖1的内圆柱面设有扣合齿条15和若干翅片14,扣合齿条15上设有贯通其上下两侧的卡槽16,呼吸接头4上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能够卡入卡槽16内的扣合卡齿7;所述锥型托碗3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挡圈10,翅片14下端面与挡圈10上面贴合,呼吸接头4上端面与挡圈10下面贴合。

所述呼吸接头4上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用于在扣合卡齿7进入卡槽16中后将扣合齿条15挡住的阻挡卡齿8,阻挡卡齿8与扣合卡齿7并排。

所述呼吸接头4上端的外圆柱面上侧设有下标识6,罩盖1的外圆柱面下侧设有在罩盖1和呼吸接头4拧紧后与下标识6对齐的上标识11。

所述罩盖1的外圆柱面上均布有若干向外凸出的防滑齿12。

所述罩盖1上的通气孔13为长条状的弧形孔。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锥型托碗3插入呼吸接头4上端的锥型孔9内,然后将震动球2放入锥型托碗3,震动球2与锥型托碗3的内锥形面贴合,最后将罩盖1于呼吸接头4上端拧紧。在对进行了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时,将呼吸接头4下端的插接段5插入气管插管中。震动球2与锥型托碗3的内锥形面贴合,并且锥型托碗3的外锥形面与锥型孔9的内锥形面贴合,从而使病人吸气时空气依次通过单向进气阀17和呼吸孔18进入气管插管;病人呼出的气体进入呼吸孔18后无法从单向进气阀17排出,从而将震动球2向上顶起,震动球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后落下,震动球2在病人呼气过程中反复上升和下落从而产生震动,有助于使患者体内的痰液松动以利于将其排出,在呼吸训练完成后将该装置拔出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进气阀17提升了患者吸气的难度,震动球2提高了患者呼气的难度,能够达到对气管插管手术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目的,震动球2在病人呼气过程中能够产生震动,有助于使患者体内的痰液松动以利于将其排出。

呼吸接头4上扣合卡齿7卡入罩盖1上的扣合齿条15的卡槽16中,能够使呼吸接头4和罩盖1更容易拧紧。锥型托碗3上端设有与其同轴的挡圈10,挡圈10的上下两面分别与翅片14下端面和呼吸接头4上端面贴合,能够将锥型托碗3牢牢的固定住,使锥型托碗3的外圆锥面和呼吸接头4上端的锥型孔9稳固的贴合在一起,同时还能避免锥型托碗3在患者呼吸过程中出现松动。

呼吸接头4上的阻挡卡齿8在扣合卡齿7进入卡槽16中后将扣合齿条15挡住,以避免继续拧动罩盖1对扣合卡齿7和卡槽16造成损伤。

呼吸接头4上设有下标识6,罩盖1上设有上标识11,下标识6和上标识11在罩盖1和呼吸接头4拧紧后互相对齐,能够提示使用者罩盖1和呼吸接头4已经拧紧。

罩盖1的外圆柱面上均布有若干防滑齿12,能够提高罩盖1表面的摩擦系数,使操作人员更容易将罩盖1和呼吸接头4拧紧。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