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768发布日期:2019-08-07 01:51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扩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扩散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扩散器也进入了千家万户,它散发出来的气味能让室内空气变得新鲜,除异味,使人集中精神,使人感到放松等好处。

市场上有许多扩散器散发的气味过于浓郁,或者味道过于单一,气味过浓不但达不到想要的目的,轻者会使人感到不舒服、烦躁,重者甚至有可能引法某些气味的过敏,引起疾病的发生。

众所周知,现有的扩散器不仅结构复杂、难以清洗、遭到损坏难以维修、没有散热系统并且可以更换自己喜欢的熏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容易清理,并且散热系统完善。

其技术方案如下:

扩散器,包括上盖、挥发装置和本体,所述上盖在挥发装置的上侧,所述本体在挥发装置下侧,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挥发装置底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挥发装置上设有驱动机构和涡轮机构,所述涡轮机构上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的驱动杆与第三连接部相匹配连接。

所述挥发装置还包括中间板、第一腔部、第二腔部、第三腔部和第一圆孔,所述挥发装置为圆柱状,所述中间板在挥发装置中部,所述中间板上侧为第一腔部,所述中间板下侧为第二腔部,所述中间板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三腔部,所述驱动机构置于第三腔部内,所述第三腔部底侧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驱动杆穿过第一圆孔与第三连接部相连。

所述挥发装置还包括侧壁、进风孔、出风孔、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第三挡风板、第四挡风板和第五挡风板,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位于挥发装置侧壁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挡风板成圆弧状,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于中间板并且位于涡轮机构和进风孔之间,所述第二挡风板、第三挡风板、第四挡风板和第五挡风板一边贴于第二腔部内壁且另一边连接于中间板,所述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平行且位于进风孔与出风孔之间,所述第四挡风板和第五挡风板平行且位于进风孔与出风孔之间,所述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的位置与第三挡风板和第四挡风板的位置方向相反。

所述涡轮机构为圆环筒状,所述涡轮机构还包括扇叶、第四腔部、第一连接端,所述涡轮机构的侧面设有多个倾斜的扇叶,所述扇叶成弧形,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连接件和圆环端面,所述连接件成长条状且有三个,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角度相互一致,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圆环端面,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第四腔部并连接于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部成外螺纹状,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两个条状凸起,所述两个条状凸起和所述外螺纹连接相匹配。

所述上盖设有向下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成圆环状,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腔部上设有卡扣,卡槽和卡扣相匹配。

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五腔部,所述本体成圆柱状。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用于对于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扩散器包括上盖、挥发装置和本体,所述上盖在挥发装置的上侧,所述本体在挥发装置下侧,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挥发装置底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本实施例容易拆卸,结构简洁并且易于清理。

2、所述中间板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三腔部,所述驱动机构置于第三腔部内,所述第三腔部底侧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驱动杆穿过第一圆孔与第三连接部相连,巧妙的设计出第三腔部,合理的保护驱动机构。

3、第一挡风板成圆弧状,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于中间板并且位于涡轮机构和进风孔之间,第一挡风板避免了从涡流出来的风往进风孔流出,并且能合理的转变风向,使风的方向向下,所述第一挡风板连接于中间板并且位于涡轮机构和进风孔之间,所述第二挡风板、第三挡风板、第四挡风板和第五挡风板一边贴于第二腔部内壁且另一边连接于中间板,所述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平行且位于进风孔与出风孔之间,所述第四挡风板和第五挡风板平行且位于进风孔与出风孔之间,所述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的位置与第三挡风板和第四挡风板的位置方向相反,巧妙的挡风板设计,能改变风的方向以及最大的利用吸入的空气。

4、所述连接件呈长条状且有三个,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角度相互一致,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圆环端面,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第四腔部并连接于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部与驱动杆连接使第四腔部紧贴于第三腔部的另一端,紧凑的设计,并且能保持驱动装置能及时散热。

5、所述上盖设有向下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成圆环状,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腔部上设有卡扣,卡槽和卡扣相匹配,隐藏式设计,使上盖与挥发装置连接不会显得突兀,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扩散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扩散器中挥发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扩散器中挥发装置的俯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扩散器中涡轮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2、挥发装置;3、本体;4、第一腔部;5、第二腔部;6.第三腔部;7、第一连接部;8、第二连接部;9、中间板;10、第一凸起;11、卡槽;12、卡扣;13、第五腔部;14、第一挡风板;15、第二挡风板;16、第三挡风板;17、第四挡风板;18、第五挡风板;19、圆环端面;20、连接件;21、第三连接部;22、扇叶;23、进风孔;24、出风孔;25、第四腔部;26涡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扩散器,所述扩散器包括上盖1、挥发装置2和本体3,所述上盖1在挥发装置2的上侧,所述本体3在挥发装置2下侧,所述本体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7,所述挥发装置2底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8。

第一连接部7成外螺纹状,所述第二连接部8为两个条状凸起,所述两个条状凸起和所述外螺纹连接相匹配。

所述上盖1设有向下的第一凸起10,所述第一凸起10成圆环状,所述第一凸起10上设有卡槽11,所述第一腔部4上设有卡扣12,卡槽11和卡扣12相匹配,所述卡扣12为方形凸起,所述卡槽11呈两个垂直的条形凹槽状,其中一条凹槽能容纳所述方形凸起,所述本体3还包括第五腔部13,所述本体3成圆柱状,熏香可以放置于第五腔部。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挥发装置2上设有驱动机构和涡轮机构26,所述涡轮机构26上设有第三连接部21,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的驱动杆与第三连接部21相匹配连接。

挥发装置2还包括中间板9、第一腔部4、第一腔部5、第三腔部6和第一圆孔,所述挥发装置2为圆柱状,所述中间板9在挥发装置2中部,所述中间板9上侧为第一腔部4,所述中间板9下侧为第一腔部5,所述中间板9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三腔部6,所述驱动机构置于第三腔部6内,所述第三腔部6底侧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驱动杆穿过第一圆孔与第三连接部21相连。

所述挥发装置2还包括侧壁、进风孔23、出风孔24、第一挡风板14、第二挡风板15、第三挡风板16、第四挡风板17和第五挡风板18,所述进风孔23和出风孔24位于挥发装置2侧壁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挡风板14成圆弧状,所述第一挡风板14连接于中间板9并且位于涡轮机构26和进风孔23之间,所述第二挡风板15、第三挡风板16、第四挡风板17和第五挡风板18一边贴于第一腔部5内壁且另一边连接于中间板9,所述第二挡风板15和第三挡风板16平行且位于进风孔23与出风孔24之间,所述第四挡风板17和第五挡风板18平行且位于进风孔23与出风孔24之间,所述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16的位置与第三挡风板16和第四挡风板17的位置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挡风板14第一挡风板14避免了从涡流出来的风往进风孔23流出,并且能合理的转变风向,使风的方向向下,所述第二挡风板15和第四挡风板17能最大的利用吸入的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不会朝两侧扩散;所述第三挡风板16和第五挡风板18能合理的转变风向,使风的方向向下。

所述涡轮机构26为圆环筒状,所述涡轮机构26还包括扇叶22、第四腔部25、第一连接端,所述涡轮机构26的侧面设有多个倾斜的扇叶22,所述扇叶22成弧形,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连接件20和圆环端面19,所述连接件20成长条状且有三个,所述连接件20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角度相互一致,所述连接件20另一端连接于圆环端面19,所述第三连接部21位于第四腔部25并连接于第一连接端。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扩散器包括上盖1、挥发装置2和本体3,所述上盖1在挥发装置2的上侧,所述本体3在挥发装置2下侧,所述本体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7,所述挥发装置2底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7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8,所述本实施例容易拆卸,结构简洁并且易于清理。

2、所述中间板9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三腔部6,所述驱动机构置于第三腔部6内,所述第三腔部6底侧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驱动杆穿过第一圆孔与第三连接部21相连,巧妙的设计出第三腔部6,合理的保护驱动机构。

3、第一挡风板14成圆弧状,所述第一挡风板14连接于中间板9并且位于涡轮机构26和进风孔23之间,第一挡风板14避免了从涡流出来的风往进风孔23流出,并且能合理的转变风向,使风的方向向下,所述第一挡风板14连接于中间板9并且位于涡轮机构26和进风孔23之间,所述第二挡风板15、第三挡风板16、第四挡风板17和第五挡风板18一边贴于第一腔部5内壁且另一边连接于中间板9,所述第二挡风板15和第三挡风板16平行且位于进风孔23与出风孔24之间,所述第四挡风板17和第五挡风板18平行且位于进风孔23与出风孔24之间,所述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16的位置与第三挡风板16和第四挡风板17的位置方向相反,巧妙的挡风板设计,能改变风的方向以及最大的利用吸入的空气。

4、所述连接件20成长条状且有三个,所述连接件20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角度相互一致,所述连接件20另一端连接于圆环端面19,所述第三连接部21位于第四腔部25并连接于第一连接端,第三连接部21与驱动杆连接使第四腔部25紧贴于第三腔部6的另一端,紧凑的设计,并且能保持驱动装置能及时散热。

5、所述上盖1设有向下的第一凸起10,所述第一凸起10成圆环状,所述第一凸起10上设有卡槽11,所述第一腔部4上设有卡扣12,卡槽11和卡扣12相匹配,隐藏式设计,使上盖1与挥发装置2连接不会显得突兀,更加美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