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656发布日期:2019-06-14 23:1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眼视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看手机和看电视的过程中,由于眼睛距离手机和电视较远,眼睛感光体所感受到的光照不足,眼肌长时间拉伸瞳孔,造成眼肌紧张,引起视物模糊,长时间可造成假性近视等眼部疾病。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眼球训练器、眼肌锻炼器等眼睛理疗设备,但通常价格高昂,效果欠佳,且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以解决现有产品价格高昂、效果欠佳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包括:头卡、安装于所述头卡上的灯臂、安装于所述灯臂上的光源以及与光源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所述光源自眼部正前上方以斜向下方的角度向眼部照射以给眼睛补光。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光源以俯角为50-70度的角度倾斜向下照射眼部。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光源以俯角为60度向下照射。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光源光照度是1800-2200勒克斯。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光源为不含蓝光的光源。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光源包括与左眼位置相对应的左灯源和与右眼位置相对应的右灯源。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光源与眼部距离为60-80mm。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头卡为U型头卡,为弹性件,卡套并定位于头部。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头卡为一环形可调节头卡,在所述环形可调节头卡的位于脑后的位置设置有可将所述头卡环收紧于头部的锁紧机构。

所述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可调节头卡后部的对称设置的左齿件和右齿件以及驱动所述左齿件和右齿件相向或相背移位后定位的齿轮;所述左齿件和所述右齿件的结构是在弧条状片体上开设有条孔且所述条孔的一个边沿设有齿牙,所述左齿件和所述右齿件的片体相叠合使各自具有齿牙的边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齿轮穿过所述条孔则可带动所述左齿件和右齿件进行相向或相背移位以使可调节头卡扩大或缩小至适于不同个体的头部尺寸,停止转动齿轮,可使所述左齿件和所述右齿件定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眼睛的补光技术,使眼睛的感光体随时感受到合适的光照和亮度,眼肌肌肉处于舒适的放松状态,从而有效缓解眼部疲劳和眼睛不适,进而达到预防假性近视的目的,效果十分明显。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另外,因不影响视物而可长时间佩戴,便于平时在用眼过程中对视力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包括头卡、安装于所述头卡上的灯臂、安装于所述灯臂上的光源以及与光源电连接的供电电路。光源自眼睛正前上方以倾斜向下方的角度向眼部照射以给眼睛补光。本发明的装置中,头卡的作用一个是用于安装灯臂,另一个是套戴于头部并进行定位,使整个装置与头部同步移动,本发明中设计了图1所示的U型头卡1以及图8所示的环形可调节头卡1′。只要能实现前述两个作用,头卡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常规设计出的各种结构。供电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便于生产和使用。所述灯臂的形状和尺寸应能使其承载的光源位于照射所需要的位置,最好是采用可以弯折并定位的材料制成,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可以具体调节,以使灯臂上的光源在与眼部直线距离为60-80mm,优选70mm,且使光源能以俯角为50-70度的角度倾斜向下照射眼部,优选使光源以俯角为60度向下照射,也就是入射眼睛的光线(即光源中心与眼睛之间的连线)与眼睛所在的纵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本发明中的前述的关于距离和角度的限定使得本发明的装置既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又不会对正常用眼造成影响。本发明中,灯臂可以为一支或两支,通常情况下,一支位于中间部位,两支则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本发明中,光源应设置两个发光体,分别对应左眼和右眼。对于通常的非蓝光的灯光来说,可以选用照度为1800-2200勒克斯的发光件作光源,优选光照度是2000勒克斯左右。

图1、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包括U形头卡1、灯臂2、作为光源的灯头3以及供电电路。U形头卡1用于将装置定位在头部,U形头卡1中部的顶面设有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电路板4、电池5以及开关6。灯臂2的一端与U形头卡1相连,另一端与灯头3相连,灯头包括灯壳7、灯片8和灯罩9,灯头光源的光照度为2000勒克斯,灯罩9为无色半透明,灯罩9表面贴有防蓝光的贴膜。灯臂2由金属软管或包塑金属软管制成,能够多角度弯曲并定位,便于调整灯头3的位置,软管内部可包裹有树脂材料。灯臂内穿接有电线,电线电连接电路板4和灯片8。灯头3可以为两个,分左、右各自单独设置,即左光源和右光源分别对应于左眼和右眼,且各自通过灯臂2与U形头卡1相连。

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1、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区别是光源是在一个条弧形壳体7′内的两端部对应眼球的位置各自设有一个灯片8。灯罩9′的形状也是条弧形。图3、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条弧形壳体7′的两端各自通过灯臂2与U形头卡1相连。图5、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条弧形壳体7′在中部通过一个灯臂2与U形头卡1相连。

图7、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除头卡外,基本结构与图1、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而头卡为环形可调节头卡1′,在环形可调节头卡的位于脑后的位置设置有可将所述头卡环收紧于头部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可调节头卡后部的对称设置的左齿件10和右齿件11以及驱动所述左齿件和右齿件相向或相背移位后定位的齿轮12,左齿件10和右齿件11的结构是在弧条状片体上开设有条孔且在条孔的一个边沿设有齿牙,左齿件和右齿件的片体相叠合使各自具有齿牙的边分别位于上、下两侧。齿轮依次穿过两个条孔,在齿轮转动时即可带动左齿件和右齿件进行相向或相背移位,从而使得环形可调节头卡1′缩小或扩大至适于不同个体的头部尺寸。停止转动齿轮,可使所述左齿件和所述右齿件定位。该锁紧机构还包括用于承载左齿件和右齿件的齿条轨道盒14以及轨道盒扣盖15以将左齿件和右齿件封装于其内部,在轨道盒外部设置有松紧旋钮13,松紧旋钮13通过安装连接杆16和安装连接件17与位于条孔内的齿轮12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控制松紧旋钮13控制环开可调节头卡1′缩小或扩大并实现在头部的定位。

图9所示,本发明的装置使用时,将头卡1戴在头上,打开开关6,使灯光从眉骨上方向下照射,距眼部直线距离在60-80mm,优选70mm,且光源从斜上方以俯角50-70的角度进入眼睛,不影响视物和阅读,同时使瞳孔感光系统感应到合理的亮度,放松眼部瞳孔和肌肉,能够显著缓解眼部疲劳,预防和治疗假性近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长时间佩戴,对眼睛的保护和恢复效果显著。

选择身体健康、双眼视力均为1.0以下的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120名作为观察对象,将被测学生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各60名。甲组每日需要室内用眼学习时佩戴本发明的装置, 乙组为对照组,任何时候都不佩戴照眼睛补光灯, 测量每日甲、乙两组学生在第一节课前及第四节课后的双眼视力及明视持久度, 即一日视机能变化。

研究结果为佩戴本发明的装置的一日双眼视力及明视持久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对照组则在一日课业结束时, 视力显著降低(p<0.02)。另外,通过连续一个月的跟踪调查,甲组佩戴本发明装置的学生近视度大大降低,由测试前的平均裸眼视力0.6提高到0.8,而乙组从平均裸眼视力0.6降低到0.5。通过对比,本发明的方法及专用装置可有效预防眼肌疲劳,从而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对假性近视及眼肌疲劳引起的各种视物不清效果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