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022发布日期:2019-06-19 01:0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热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



背景技术:

退热贴,具有退热降温作用,能缓解感冒引起伴有的发烧、头痛及牙痛、日晒、肌肉扭伤所致疼热症状,一天1-2次,可按个人需要使用,每片冷却效果可持续约10小时,使用时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薄膜,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可同时加贴数贴于人体左右颈总动脉,左右腋下动脉,左右股动脉处。

公开号为CN206612875U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所述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层、水凝胶层、塑料薄膜层,所述退热贴设为腋窝退热贴、肢体退热贴,所述胸部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第一纤维粘扣,另一端设有第一倒钩粘扣,所述胸部固定带上对称设有第二倒钩粘扣,常见的退热贴多是直接敷在患儿所需散热的部位,不够牢固,容易掉落,但是此装置在使用时,退热贴不便于更换,在使用过后,只能整体丢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侧为开口设置,安装箱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条,安装条的顶侧活动安装有两个安装块,安装条的顶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安装杆,两个安装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的底侧上,安装块的上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移动杆,两个安装块的顶侧均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与移动杆均为倾斜设置,两个移动杆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孔,两个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压板,安装板的顶侧放置有退热贴本体,两个L型压板的底侧均与退热贴本体的顶侧相接触,移动杆远离安装条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侧的固定块,固定块位于两个安装块之间,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活动安装有L型定位杆,L型定位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外,安装箱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椭圆孔,L型定位杆的底端贯穿椭圆孔,所述安装箱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板两侧的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第一松紧带与第二松紧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安装杆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的顶侧上。

优选的,所述椭圆孔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卡槽,卡槽内活动安装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L型定位杆的两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松紧带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第二松紧带的顶侧等距离间隔的开设有多个松紧孔,固定杆的顶端贯穿松紧孔并固定安装有梯形块。

优选的,两个安装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两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L型定位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球,拉动球上套接有橡胶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箱、安装条、安装块、移动槽、安装杆、滑槽、滑块、安装板、移动杆、移动孔、L型压板、退热贴本体、固定块、固定槽、L型定位杆、椭圆孔、卡槽、卡块的配合使用,当需要使用退热贴本体时,将退热贴本体放置在安装板的顶侧,然后按压安装板,安装板移动带动固定在其底侧的两个移动杆移动,使得移动杆沿着移动孔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安装块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两个安装块移动带动固定在其相互远离一侧的L型压板移动,使得两个L型压板将退热贴本体压住,此时转动L型定位杆,使其一端进入到固定槽内,并使得卡块进入到卡槽内,从而使得安装板能够固定在安装箱上,可以使得两个L型压板将退热贴本体压住,通过安装箱、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固定杆、松紧孔、梯形块的配合使用,然后将安装箱放置在患儿需要散热的部位,并将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缠绕在患儿的身上,并将梯形块根据需要贯穿相对应的一个松紧孔,使得第二松紧带固定在第一松紧带上,可以使得第二松紧带固定在第一松紧带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退热贴本体在使用时通过安装箱放置在患儿所需散热的部位,并且通过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来调节松紧的程度,使得退热贴本体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固并且便于调节松紧程度,不会掉落,同时此装置可以便捷的更换退热贴本体,可以重复利用,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的环保,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的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的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箱、2安装条、3安装块、4移动槽、5安装杆、6滑槽、7滑块、8安装板、9移动杆、10移动孔、11L型压板、12退热贴本体、13固定块、14固定槽、15L型定位杆、16椭圆孔、17卡槽、18卡块、19第一松紧带、20第二松紧带、21固定杆、22松紧孔、23梯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儿科临床实用退热贴,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的顶侧为开口设置,安装箱1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条2,安装条2的顶侧活动安装有两个安装块3,安装条2的顶侧开设有移动槽4,移动槽4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安装杆5,两个安装杆5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3的底侧上,安装块3的上方设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移动杆9,两个安装块3的顶侧均开设有移动孔10,移动孔10与移动杆9均为倾斜设置,两个移动杆9的底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孔10,两个安装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压板11,安装板8的顶侧放置有退热贴本体12,两个L型压板11的底侧均与退热贴本体12的顶侧相接触,移动杆9远离安装条2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安装板8底侧的固定块13,固定块13位于两个安装块3之间,固定块1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4,固定槽14内活动安装有L型定位杆15,L型定位杆15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14外,安装箱1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椭圆孔16,L型定位杆15的底端贯穿椭圆孔16,安装箱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板8两侧的第一松紧带19和第二松紧带20,第一松紧带19与第二松紧带20相适配,当需要使用退热贴本体12时,将退热贴本体12放置在安装板8的顶侧,然后按压安装板8,安装板8移动带动固定在其底侧的两个移动杆9移动,使得移动杆9沿着移动孔1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安装块3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

移动槽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6,滑槽6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块7,两个安装杆5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块7的顶侧上,椭圆孔16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卡槽17,卡槽17内活动安装有两个卡块18,两个卡块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L型定位杆15的两侧上,第一松紧带19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1,第二松紧带20的顶侧等距离间隔的开设有多个松紧孔22,固定杆21的顶端贯穿松紧孔22并固定安装有梯形块23,两个安装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的两侧内壁上,L型定位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球,拉动球上套接有橡胶保护套,两个安装块3移动带动固定在其相互远离一侧的L型压板11移动,使得两个L型压板11将退热贴本体12压住,此时转动L型定位杆15,使其一端进入到固定槽14内,并使得卡块18进入到卡槽17内,从而使得安装板8能够固定在安装箱1上,然后将安装箱1放置在患儿需要散热的部位,并将第一松紧带19和第二松紧带20缠绕在患儿的身上,并将梯形块23根据需要贯穿相对应的一个松紧孔22,使得第二松紧带20固定在第一松紧带19上,即可完成操作。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退热贴本体12时,将退热贴本体12放置在安装板8的顶侧,然后按压安装板8,安装板8移动带动固定在其底侧的两个移动杆9移动,使得移动杆9沿着移动孔1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安装块3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两个安装块3移动带动固定在其相互远离一侧的L型压板11移动,使得两个L型压板11将退热贴本体12压住,此时转动L型定位杆15,使其一端进入到固定槽14内,并使得卡块18进入到卡槽17内,从而使得安装板8能够固定在安装箱1上,然后将安装箱1放置在患儿需要散热的部位,并将第一松紧带19和第二松紧带20缠绕在患儿的身上,并将梯形块23根据需要贯穿相对应的一个松紧孔22,使得第二松紧带20固定在第一松紧带19上,即可完成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