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置入式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6828发布日期:2019-09-29 15:38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刺置入式腹膜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关于一种穿刺置入式腹膜透析管。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通过反复向腹腔灌注、排出腹膜透析液,达到排出各类尿毒症毒素目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传统的腹膜透析管置入方式有三种:1、手术切开腹壁,置入腹膜透析管,该方法最常用,但切开手术需要在手术室条件下进行,创伤大、操作复杂、术后一般需要2周的愈合时间才能使用;2、使用腹腔镜技术置管,该方法技术复杂,极少采用;3、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置入腹膜透析管,简单易行。

但现有的穿刺置管方法的缺陷在于:1)使用锐利的穿刺针穿刺,进入腹腔没有突破感,穿刺过程中无法判断针尖是否进入腹腔,尤其对于没有腹水的患者更是如此;2) 针尖锐利,进入腹腔后,损伤腹腔内器官的风险大;3)术中采用可撕脱外鞘,由于外鞘的存在,腹透管与腹膜开口结合不够紧密,术后短期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容易出现渗漏;4)为使导管管尖成功置入到膀胱直肠窝,往往还需要单独在导管内置入硬导丝作为支撑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易于普及的穿刺置入式腹膜透析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刺置入式腹膜透析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0)、引导导丝(20)、扩张器(30)和腹膜透析管本体 (40);其中,所述引导导丝(20)可穿设在所述穿刺针(10)或所述扩张器(30) 的内腔中,所述扩张器(30)可穿设在所述腹膜透析管本体(40)的内腔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10)为无损伤体腔穿刺针,所述无损伤体腔穿刺针包括针座(11)、针体(12)和针尖(13),且所述针尖(13)的尖端为圆钝平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座(11)、针体(12)和针尖(13)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引导导丝(20)相匹配的连续空腔,所述引导导丝(20)可由所述针座(11) 穿入,穿过所述针体(12)后从所述针尖(13)穿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扩张器(30)的近端连接鲁尔接头,远端具有与所述引导导丝(20)相匹配的尖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管本体(40)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导管体 (41)、导管引流段(42)和管尖(43),且所述导管体(41)、导管引流段(42) 和管尖(43)的内部具有与所述扩张器(30)相匹配的连续空腔;所述导管体(41) 的近端具有供所述扩张器(30)穿入的平口,所述扩张器(30)的尖端可由所述导管体(41)的近端穿入,依次穿过所述导管体(41)和导管引流段(42)的后突出于所述管尖(43)外,且所述腹膜透析管本体(40)可沿所述扩张器(30)的长度方向向前推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引流段(42)上均匀分布若干侧孔(45),其远段呈卷曲状,所述导管引流段(42)的远段在所述扩张器(30)与所述腹膜透析管本体(40)装配后的初始状态被拉直,在所述腹膜透析管本体(40)向前推出后恢复卷曲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尖(43)连接在所述导管引流段(42)的远端,所述管尖(43)呈缩细状并有一定硬度,且所述管尖(43)与所述扩张器(30)的尖端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管体(41)由医用高分子材料构成,在所述导管体(42)外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涤纶套(4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腹膜透析管本体(40)可设计为双涤纶套鹅颈管、双涤纶套直管、单涤纶套鹅颈管或单涤纶套直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体(12)的表面以及所述扩张器(30)的表面具有标记刻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对于需要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优势:1)腹膜透析管置入过程大大简化,可局麻下床旁操作,创伤小,无需切开手术;2)穿刺手感清晰,穿刺针穿过腹膜时存在明显的突破感,可作为穿刺深度的判断供依据;3)容易判断针尖是否进入腹腔,尤其在没有腹腔积液情况下,凭借穿刺手感即可判断针尖是否进入腹腔;4)大大减少了穿刺针针尖对腹腔内脏器的损伤风险;5)由于腹膜透析管比扩张器粗,导管置入后,腹膜开口紧紧包裹导管,没有间隙,减少腹膜透析漏液风险,可术后早期开始腹膜透析治疗,为救治患者争取了时间;6)腹膜透析管向前推出后,可使用扩张器作为腹膜透析管内支撑调整腹膜透析管末段在腹腔内的位置,便于成功置入到膀胱直肠窝,该过程无需换用内导丝,由于腹膜透析管的保护,也避免了该过程损伤腹腔内脏器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导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腹膜透析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引导导丝、扩张器和腹膜透析管本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扩张器和腹膜透析管本体装配后并将腹膜透析管本体推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双涤纶套鹅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双涤纶套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单涤纶套鹅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单涤纶套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腹膜透析管包括穿刺针10、引导导丝20、扩张器30和腹膜透析管本体40。引导导丝20可穿设在穿刺针10或扩张器30的内腔中,扩张器30可穿设在腹膜透析管本体40的内腔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穿刺针10为无损伤体腔穿刺针,该无损伤体腔穿刺针包括针座11、针体12和针尖13,且针尖13的尖端为圆钝平头,边缘光滑无毛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针座11、针体12和针尖13的内部具有与引导导丝20 相匹配的连续空腔,引导导丝20可由针座11穿入,穿过针体12后从针尖13穿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针体12的表面具有标记刻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扩张器30的近端连接鲁尔接头,远端具有与引导导丝 20相匹配的尖端,扩张器30的表面具有标记刻度。鲁尔接头可以起到阻止外套的腹膜透析管本体40向后滑动的作用,同时便于置入引导导丝或接注射器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腹膜透析管本体40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导管体41、导管引流段42和管尖43,且导管体41、导管引流段42和管尖43的内部具有与扩张器 30相匹配的连续空腔。导管体41的近端具有供扩张器30穿入的平口,扩张器30的尖端可由导管体41的近端穿入,依次穿过导管体41和导管引流段42的后突出于管尖 43外,且腹膜透析管本体40可沿扩张器30的长度方向向前推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管引流段42上均匀分布若干侧孔45,其远段呈卷曲状,导管引流段42的远段在扩张器30与腹膜透析管本体40装配后的初始状态被拉直 (如图5所示),在腹膜透析管本体40向前推出后恢复卷曲状(如图6所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管尖43连接在导管引流段42的远端,管尖43呈缩细状并有一定硬度,且管尖43与扩张器30的尖端相匹配,便于突破通过坚韧的解剖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导管体41由医用高分子材料构成,柔软有弹性,不易被折弯阻断。同时,在导管体41外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涤纶套4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腹膜透析管本体40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形态以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包括双涤纶套鹅颈管(如图7所示)、双涤纶套直管(如图8所示)、单涤纶套鹅颈管(如图9所示)和单涤纶套直管(如图10所示)。

以穿刺方法置入本实用新型的腹膜透析管时,患者先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于腹部以手术刀片切开皮肤1cm,然后以穿刺针10自皮肤破口处斜向指向耻骨联合方向进行穿刺,根据穿刺针10刻度标记和穿刺突破感判断穿刺深度,至腹膜时有明显阻力,当明显突破感出现后即提示穿刺针10的针尖13进入腹腔,自穿刺针10的针座11处将引导导丝20置入腹腔内,拔除穿刺针10;以扩张器30外套腹膜透析管本体40装配好,沿引导导丝20向前探入(如图5所示),逐层扩张并向腹腔带入腹膜透析管本体40的前段;该过程全程有引导导丝20保护,腹膜透析管本体 40的前段进入腹腔腔后,去除引导导丝20,保持扩张器30不动,向前推进腹膜透析管本体40,此时腹膜透析管的前段恢复卷曲状(如图6所示),然后手执扩张器30 和腹膜透析管本体40继续前行,可以扩张器30为支架调整腹膜透析管本体40的前段置入膀胱直肠窝,固定腹膜透析管本体40,拔除扩张器30;最后根据需要固定涤纶 44位置,缝合皮肤。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