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149发布日期:2019-08-21 00:1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
背景技术
::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PORT)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输液期间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针,因此患者在七天内可不用再次进行扎针,进而无需忍受每天扎针的痛苦。当无损伤针使用7天或治疗结束后,需要拔除无损伤针,方法是用快速消毒液洗手,左手佩戴清洁手套并且三指固定住输液港,右手边退边轻轻拔除针头,由于现市面使用的一次性乳胶手套材质过于单薄,对锐器的防护能力较差,医护人员在拔除输液港无损伤针过程中,右手拔针时常常会由于手部惯性作用使无损伤针发生回弹,导致无损伤针尖在回弹过程时穿破左手佩戴的手套,使医护人员的左手的食指或拇指区域的皮肤出现针刺伤,最后造成感染。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能更好保护手部皮肤不被刺伤,从而避免发生针刺感染。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包括拇指套和食指套,所述拇指套与食指套后端设有可套在手部对应拇指与食指之间区域的手部防护套,所述手部防护套上设有可束紧手套的束紧组件。本技术方案中,防针刺手套采用拇指套和食指套防护的两指手套的方式对在无损伤针过程中的左手进行防护,医护人员在拔除无损伤针时由右手拿持无损伤针,左手佩戴的手套可避免无损伤针在回弹时刺伤左手,由于采用两指手套,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无手套束缚,可增加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灵活度,不仅在穿戴时更加简单方便,并且穿着更加舒适灵活;另一方面,在拇指套与食指套后端布置的手部防护套可套在手部对应拇指与食指间的拇内收肌及间背肌皮肤区域,当医护人员在拔除无损伤针时,手部防护套可防护该区域,避免无损伤针刺伤左手,手部防护套上还设有束紧组件,使手套可稳定套在医护人员手部,避免拔针时,手套发生脱落。本技术方案采用二连指手套对医护人员手部构成防护,能更好保护手部皮肤不被刺伤,从而避免发生针刺感染。进一步,所述拇指套、食指套和手部防护套包括由内向外布置的抗菌内层和皮质外层,所述抗菌内层做防滑处理。这样,拇指套、食指套和手部防护套均由内层与外层构成,抗菌内层与手部表面相贴合,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而外层的皮质外层能够避免手套发生回弹,进而避免无损伤针刺穿手套。进一步,所述拇指套与食指套的皮质外层对应手指指尖处设有防滑面层。这样,在拔除无损伤针过程中,左手需要固定住输液港,拇指套与食指套对应指尖处布置的防滑面层可增加对输液港固定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输液港发生滑动。进一步,所述手部防护套的抗菌内层与皮质外层之间还设有防针刺中层。这样,防刺穿中层能够提高手部防护套的防刺能力,避免无损伤针刺穿手部防护套。进一步,所述手部防护套边部设有环绕手部防护套边部布置的具有弹性的防护边。这样,具有弹性的防护边能够确保手部防护套边部贴合在医护人员手部,提高防护效果。进一步,所述束紧组件包括设于手部防护套对应手腕一端两侧的两束紧带,两个所述束紧带各自固定于手部防护套端部的一侧,其中一个束紧带末端设有束紧环,另一个束紧带可穿过束紧环并通过设于该束紧带上的魔术贴固定。这样,防针刺手套穿套在手上后,束紧带可可根据医护人员腕部大小调整束紧带的束紧程度,束紧带穿过束紧环后,可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脱下手套时,解开束紧带即可快速脱下。采用束紧组件的方式固定不仅可确保手套穿戴稳定不脱落,并且可方便穿脱手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防针刺手套采用拇指套和食指套防护的两指手套的方式对在无损伤针过程中的左手进行防护,左手佩戴的手套可避免无损伤针在回弹时刺伤左手,采用两指手套不仅在穿戴时更加简单方便,并且穿着更加舒适灵活;手部防护套可避免无损伤针刺伤拇指与食指间的拇内收肌及间背肌皮肤区域,手部防护套上设置的束紧组件可避免手套发生脱落,本实用新型采用二连指手套对医护人员手部构成防护,能更好保护手部皮肤不被刺伤,从而避免发生针刺感染,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输液港无损伤针拔除的更换操作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提供的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提供的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1-拇指套,2-食指套,3-手部防护套,4-束紧带,5-束紧环,6-防滑面层,7-防护边,8-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输液港拔针的防针刺手套,包括拇指套1和食指套2,防针刺手套采用拇指套1和食指套2防护的两指手套的方式对在无损伤针过程中的左手进行防护,医护人员在拔除无损伤针时由右手拿持无损伤针,左手佩戴的手套可避免无损伤针在回弹时刺伤左手,由于采用两指手套,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无手套束缚,可增加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灵活度,不仅在穿戴时更加简单方便,并且穿着更加舒适灵活;拇指套1与食指套2后端设有可套在手部对应拇指与食指之间区域的手部防护套3,手部防护套3上设有可束紧手套的束紧组件。在拇指套1与食指套2后端布置的手部防护套3可套在手部对应拇指与食指间的拇内收肌及间背肌皮肤区域,当医护人员在拔除无损伤针时,手部防护套3可防护该区域,避免无损伤针刺伤左手,手部防护套3上还设有束紧组件,使手套可稳定套在医护人员手部,避免拔针时,手套发生脱落。如图1和图2所示,拇指套1、食指套2和手部防护套3包括由内向外布置的抗菌内层和皮质外层,抗菌内层做防滑处理。拇指套1、食指套2和手部防护套3均由内层与外层构成,抗菌内层与手部表面相贴合,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而外层的皮质外层能够避免手套发生回弹,进而避免无损伤针刺穿手套。如图2所示,拇指套1与食指套2的皮质外层对应手指指尖处设有防滑面层6。这样,在拔除无损伤针过程中,左手需要固定住输液港,拇指套1与食指套2对应指尖处布置的防滑面层6可增加对输液港固定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输液港发生滑动。如图1所示,手部防护套3的抗菌内层与皮质外层之间还设有防针刺中层。防刺穿中层能够提高手部防护套3的防刺能力,避免无损伤针刺穿手部防护套3。如图2所示,手部防护套3边部设有环绕手部防护套3边部布置的具有弹性的防护边7。具有弹性的防护边7能够使手部防护套3边部贴合在医护人员手部,提高防护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束紧组件包括设于手部防护套3对应手腕一端两侧的两束紧带4,两个束紧带4各自固定于手部防护套3端部的一侧,其中一个束紧带4末端设有束紧环5,另一个束紧带4可穿过束紧环5并通过设于该束紧带4上的魔术贴8固定。防针刺手套穿套在手上后,束紧带4可可根据医护人员腕部大小调整束紧带4的束紧程度,束紧带4穿过束紧环5后,可通过魔术贴8固定,在脱下手套时,解开束紧带4即可快速脱下。采用束紧组件的方式固定不仅可确保手套穿戴稳定不脱落,并且可方便穿脱手套。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