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6440发布日期:2019-08-27 20:1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



背景技术:

高压注射器一般作为X射线机、CT、MRI或其它诊疗设备的辅助设备。高压注射器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将对比剂集中注入病人的心血管内,高浓度地充盈受检部位,以摄取注射液较好的影像。同时还能使对比剂注射、主机曝光及换片机换片三者协调配合,从而提高了摄影的准确性和造影的成功率。成像方法对于内部身体结构和器官的非侵入性图标是广泛采用的方法,例如通过X射线机、CT或MRI对人体进行检测时,为增强影响观察效果而把增强剂注入到人体组织或器官内。

在高压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将造影剂瓶中的造影剂转移到高压注射针筒中。现有的转移方法是使高压注射针筒处于竖直状态,使用吸药管分别连接造影剂瓶和高压注射针筒,启动高压注射器的填充功能,高压注射针筒吸收造影剂瓶内的造影剂。现有的吸药管是一种简单的J型管,一端成弧形连接高压注射针筒,另一端连接造影剂瓶。这种吸药管在吸取造影剂的过程中,造影剂瓶瓶身倾斜,为充分吸取造影剂,操作人员需要随着造影剂瓶内液面高度的降低随时调节瓶身倾斜的角度,使吸药管接触造影剂,同时又要避免吸药管在倾斜的过程中接触瓶身。因为吸药管接触瓶身将在吸药口位置形成真空状态,这种真空状态不利于高压注射针筒吸收造影剂,且将会在造影剂内产生一个不需要的气泡,这种气泡很难被排出。此外,气泡将导致在吸取造影剂完成后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造影剂溢洒。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造影剂瓶瓶身倾斜不利于充分吸取造影剂,且造影剂内出现气泡的现象时常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包括:内管、外管、连接管和连接头;所述外管套设于内管外;所述内管可沿外管轴向往复运动;所述连接管一端连通连接头,另一端连通内管;所述内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内管靠近底座的一端设有多个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外管远离底座的一端封闭形成封闭端;所述封闭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与内管的外管径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通孔与内管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管远离封闭端的一端设有斜向切口。

优选地,所述内管靠近连接头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内管靠近底座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连接管连通连接头,连接头连通高压注射针筒,内管连通造影剂瓶的结构来实现高压注射针筒连通造影剂瓶,使所述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在吸取造影剂时,造影剂瓶身可处于竖直状态,更有利于造影剂的充分吸取,同时也避免吸药器触碰到造影剂瓶壁,导致造影剂内出现气泡;通过设置底座避免内管管口接触造影剂瓶瓶底,避免造影剂内出现气泡,同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时,可直接将内管直插入造影剂瓶内,在底座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后停止,在抽取过程中无需再移动瓶身,使所述吸药器在充分接触造影剂的同时又能避免直接接触造影剂瓶瓶底,在实现充分吸取造影剂的同时避免了在造影剂内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图1中A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管、11-底座、12-进水口、13-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2-外管、3-连接管、4-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包括:内管1、外管2、连接管3和连接头4;外管2套设于内管1外;连接管3一端连通连接头4,另一端连通内管1;内管1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底座11;内管1靠近底座11的一端设有多个进水口12。连接管3为软质塑胶管,其两端分别连通内管1和连接头4。软质的连接管3使高压注射针筒与造影剂瓶在连接状态时两者的位置更为灵活,使高压注射针筒和造影剂瓶可以同时处于竖直状态,更有利于造影剂的充分吸取及避免造影剂瓶倾斜时瓶壁触碰吸药器,导致造影剂瓶内出现气泡。连接头4用于连接高压注射针筒,其大小与高压注射针筒的注射头相适配。内管1一端连通连接管3,另一端设有底座11,底座11为一封闭的圆形塑料板,用于封闭内管1远离连接管3一端的管口。内管1靠近底座11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口12,用于吸取造影剂。设置底座11将内管1末端的管口封闭,避免内管1直插入造影剂瓶内时触碰造影剂瓶瓶底,导致在该位置出现真空状态,使造影剂内出现气泡。同时底座11具有一定重量,且其直径大于内管1的外管径,在插入造影剂瓶内后,能够与造影剂瓶的瓶底接触,使内管1的位置相对固定。由于造影剂吸取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为手持造影剂瓶瓶身,设置底座11能使内管1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随瓶身的轻微摇晃而晃动,使造影剂的吸取过程更加平稳。再设置进水口12从内管1侧面吸取造影剂。由于内管1末端设有底座11,不易插入和抽离造影剂瓶瓶口。所以在内管1外套设外管2,外管2插入和抽离造影剂瓶,进而带动内管1进出造影剂瓶。外管2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设有斜向切口使外管2更易进出造影剂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在使用时,使高压注射针筒处于竖直状态,连接头4连接高压注射针筒,外管2插入造影剂瓶的瓶盖,同样使造影剂瓶处于竖直状态。由于外管2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造影剂瓶和外管2的相对位置固定,向下推动内管1,在底座11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时停止推动内管1。保持造影剂瓶的竖直状态,启动高压注射器的填充功能,等待高压注射针筒填充完成,待高压注射针筒填充完成后抽离外管2,内管1随外管2离开造影剂瓶,吸取造影剂过程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通过设置连接管连通连接头,连接头连通高压注射针筒,内管连通造影剂瓶的结构来实现高压注射针筒连通造影剂瓶,使所述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在吸取造影剂时,造影剂瓶身可处于竖直状态,更有利于造影剂的充分吸取,同时也避免吸药器触碰到造影剂瓶壁,导致造影剂内出现气泡;通过设置底座避免内管管口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避免造影剂内出现气泡,同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时,可直接将内管直插入造影剂瓶内,在底座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后停止,在抽取过程中无需再移动瓶身,使所述吸药器在充分接触造影剂的同时又能避免直接接触造影剂瓶瓶底,在实现充分吸取造影剂的同时避免了在造影剂内产生气泡。

外管2远离底座11的一端封闭形成封闭端;封闭端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与内管1的外管径相适配。通孔与内管1为间隙配合。通孔与外管2同心设置,其孔径与内管1的外管径相适配。内管1可通过通孔在外管2内部轴向往复运动。

内管1靠近连接头4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部13,靠近底座11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14。设置第一限位部13和第二限位部14对内管1在外管2内的往复运动进行限位,避免内管1脱离外管2,同时在吸取造影剂结束后,可直接向上抽动内管1,通过第二限位部14的作用,将外管2抽离造影剂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在使用时,使高压注射针筒处于竖直状态,连接头4连接高压注射针筒,外管2插入造影剂瓶的瓶盖,同样使造影剂瓶处于竖直状态。由于外管2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造影剂瓶和外管2的相对位置固定,向下推动内管1,在底座11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时停止推动内管1。保持造影剂瓶的竖直状态,启动高压注射器的填充功能,等待高压注射针筒填充完成,待高压注射针筒填充完成后抽离外管2,内管1随外管2离开造影剂瓶,吸取造影剂过程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通过设置连接管连通连接头,连接头连通高压注射针筒,内管连通造影剂瓶的结构来实现高压注射针筒连通造影剂瓶,使所述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在吸取造影剂时,造影剂瓶身可处于竖直状态,更有利于造影剂的充分吸取,同时也避免吸药器触碰到造影剂瓶壁,导致造影剂内出现气泡;通过设置底座避免内管管口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避免造影剂内出现气泡,同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注射针筒的吸药器时,可直接将内管直插入造影剂瓶内,在底座接触到造影剂瓶瓶底后停止,在抽取过程中无需再移动瓶身,使所述吸药器在充分接触造影剂的同时又能避免直接接触造影剂瓶瓶底,在实现充分吸取造影剂的同时避免了在造影剂内产生气泡。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