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318发布日期:2019-07-13 09:0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放射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



背景技术:

医用加速器是生物医学上的一种用来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粒子加速器装置。带电粒子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借助不同形态的电场,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加速到更高能量的电磁装置,常称“粒子加速器”,简称为“加速器”。加速器通常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治疗头以及设置在治疗头下方的治疗床。

治疗床一般都包括能够调节床高度的升降架,然而,目前升降架的驱动结构复杂、驱动需要的动力大。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找准最适宜的治疗高度,因此,尝尝需要在大幅度调节高度以后,还需要对床进行反复的小幅度调节,而反复的调节,使得升降架的驱动机构反复做功,导致驱动机构的寿命大大降低,这这些驱动机构大多成本较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小幅度调节治疗床高度,来辅助升降架的调节,对于成本控制具有有利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其包括机架、治疗头和治疗床,所述治疗床包括升降架和设置于升降架顶部的床体,在所述升降架与床体之间设有能够小幅度调节床体高度的微调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底板和竖直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底板为螺纹连接以使调节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上下运动实现床体的小幅度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能够恰好与所述调节杆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能够使调节杆转动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央通孔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为至少两根调节杆,每根调节杆上均设有所述齿轮,相邻两根调节杆上的齿轮相互咬合以使一个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其它的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齿轮通过相互咬合的方式连接有能够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中央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能够带动调节齿轮转动的杆体。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连接有用于转动杆体的手持杆和/或能够驱动杆体转动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该医用加速器中的治疗床在升降架进行大幅度调节高度以后,可通过微调机构进行小幅度调节,调节更方便,使用更便利,该微调机构的设置大大增加了升降架的寿命,综合成本降低。而且本申请中的微调结构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用加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疗床中的固定部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疗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疗床的另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部分仰视图;

图6是图5中虚线框处的固定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与固定组件配合的滑动部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轨道腔处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部拉出以后的轨道腔处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块与滑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板的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机架--1,固定部--2,滑动部--3,床体--4,升降架--5,轴--6,轴套--7,固定条--8,轨道腔--9,第一边缘固定条--10,滑条--11,第二边缘固定条--12,腔体--13,内沿边--14,第二固定边--15,第二外侧腔--16,外沿边--17,第一固定边--18,第一外侧腔--19,固定组件--20,挡板--21,第一弹片--22,第二弹片--23,第一紧固部--24,第一凹陷部--25,第二紧固部--26,第二凹陷部--27,滑动部容纳固定部--28,第一磁性片--29,凹部--30,凸部--31,第二磁性片--32,限位块--33,第一轨道腔--34,第二轨道腔--35,第一滑块--36,第二滑块--37,第三滑块--38,第一磁铁片--39,第二磁铁片--40,第三磁铁片--41,第四磁铁片--42,滑槽--43,环形凹槽--44,开口处--45,第一斜杆--57和第二斜杆--58,底端凸出块59,顶端凸出块60,底座61,第二轨道62,治疗头--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含有可调节高度治疗床的医用加速器,如图1所示,所述加速器包括机架1、治疗头100和治疗床,治疗床包括升降架5和设置于升降架5顶部的床体4,则床体4能够随着升降架5的升降而增加高度或降低高度,实现调节床体4的高度,方便更好的实现治疗。在所述升降架5与床体4之间设有能够小幅度调节床体高度的微调机构。

如图11所示,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底板51和竖直设置的调节杆50,所述调节杆50为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杆,所述调节杆50的顶端与所述床体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50的底端与底板51为螺纹连接以使调节杆50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51上下运动实现床体的小幅度升降。

如图12所示,所述底板51上设有能够恰好与所述调节杆50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52内。则拧动调节杆50使其向上移动,在使床体4升高,在合适的高度时,停止拧动。若拧动调节杆50使其向下移动,在使床体4降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高度范围。

所述调节杆50上设有能够使调节杆转动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齿轮53,所述齿轮53的中央通孔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杆50上,则转动齿轮53,使齿轮旋转,齿轮便会带动调节杆5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于是便可实现调节杆向下或向上拧动从而进行小幅度调节床体4的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所述调节杆为至少两根调节杆,每根调节杆上均设有所述齿轮,相邻两根调节杆上的齿轮相互咬合以使一个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其它的齿轮转动。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其中一个所述齿轮通过相互咬合的方式连接有能够调节齿轮54,通常是最外侧的齿轮上连接调节齿轮54,方便调节,所述调节齿轮54的中央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能够带动调节齿轮54转动的杆体55,则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杆体55,便能带动调节齿轮5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调节齿轮在带动与其连接的设置在调节杆50上的齿轮5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然后该齿轮53依次再带动其它齿轮转动,最后实现了小幅度调节床体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杆体55上连接有用于转动杆体的手持杆56和/或能够驱动杆体55转动的电机。则可通过手动方式或电机驱动的方式进行发力使齿轮转动实现小幅度调节床体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床体4包括位于下端的固定部2和位于上端的滑动部3,所述固定部2设置于升降架5的顶部,升降架5驱动床体4的固定部2上升或下降,固定部2带动滑动部3一起上下活动,实现了整个床体的升降;所述滑动部3的下端面与固定部2的上端面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固定部2的上端面前后滑动。

如图2-3所示,所述固定部2的上端面的两侧各设有一根凸出于固定部上端面的固定条8,固定条6在床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两根所述固定条8之间设有多根垂直于固定条的轴6,每根所述轴6上均设有能够相对于该轴6随意转动的轴套7;多根轴6均相互平行,轴6固定在固定条上,轴套7能够在轴6上灵活转动。

所述滑动部3的下端面设置于所述轴套7的上端面并能够在轴套7上前后滑动以使滑动更省力方便,即轴套7上边的滑动部3部分与轴套接触,使得滑动部3可在轴套7上滑动,而由于轴套在轴6上转动,使得滑动部3很轻松的便实现了滑动部的滑动。

如图2-3所示,所述固定条8的外侧设有第一边缘固定条10,该第一边缘固定条10与所述固定条8平行,第一边缘固定条10和固定条8之间形成了轨道腔9。

所述滑动部3的下端面两侧对应于所述轨道腔9的地方设有能够恰好容纳在轨道腔9中的滑条11,滑条11凸出于滑动部3的下端面,并延伸滑动部前后方向设置,与轨道腔9上下对应。

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条10位于所述固定部2上端面的两侧靠近边缘处或边缘处,如图3-4所示。

如图3所示,所述滑条11的外侧设有第二边缘固定条12,且当滑动部3连接于固定部2上时,所述第二边缘固定条12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条10的外侧。即滑条11设置在轨道腔9中,滑条11与第二边缘固定条12之间形成了恰好能够容纳第一边缘固定条10的腔体13,第一边缘固定条10设置在腔体13中,则固定部的上端与滑动部的下端实现了双腔(轨道腔9和腔体13)的双卡接,稳固效果更好。

如图2和5所示,所述固定部2的最前端设有挡板21用于限定滑动部最前端的位置;即挡板21高于固定部的上端面,其可阻挡滑动部,使滑动部的最前端滑动至挡板内侧时,被挡板阻挡,无法继续向前滑动。

如图8所示,在所述轨道腔9中间的位置或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将轨道腔9分成了位于前侧的第一轨道腔34(即限位块33左侧的部分)和位于后侧的第二轨道腔35(即限位块33右侧的部分)。

所述滑条11包括设置于第一轨道腔34中的第一滑块36和位于第二轨道腔35中的第二滑块37,所述第一滑块36设置于滑动部下端面的最前端。则滑动部可在第一轨道腔34的长度范围内进行滑动,防止了滑动至固定部2后端时,滑动部不稳当的情况,因此该限位作用非常重要。

如图8所示,所述滑条还包括位于第二轨道腔35中的第三滑块38,所述第三滑块38位于滑动部下端面的最后端。

当滑动部3滑动至与固定部2完全重叠时,即滑动部的最前端顶着挡板21时,所述第二滑块37的左侧端面抵在所述限位块的右侧端面上;当滑动部3滑动至第一滑块36的右侧端面抵在限位块33右侧的端面上时,所述第二滑块37位于第二轨道腔35的后侧或右侧,而第三滑块38已经滑出第二轨道腔35。

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块33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具有磁性的第一磁铁片39和第二磁铁片40;

所述第一滑块36的右侧端面上设有能够与第一磁铁片39磁性相吸的第三磁铁片41或第一铁片,所述第二滑块37的左侧端面上设有能够与第二磁铁片40磁性相吸的第四磁铁片42或第二铁片。则当将滑动部放好时,即与固定部完全重叠时,限位块33上的第二磁铁片40与第二滑块37上的第四磁铁片42或第二铁片磁性相吸,如图8所示,辅助实现滑动部不易向后滑动的目的;而当滑动部滑出时,如当第一滑块36滑动至限位块33处时,第一滑块36上的第三磁铁片41或第一铁片与限位块33上的第一磁铁片39磁性相吸,如图9所示,实现了滑动部不会前后滑动或晃动的目的,使得治疗床的使用实用性更强。

如图8-9所示,所述滑动部3的下端面两侧对应于限位块的地方设有向上凹陷的滑槽43,所述限位块33的顶部向上延伸至所述滑槽43内,所述滑槽恰好设置于第一滑块36和第二滑块37之间,且滑条与滑槽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10所示,所述滑槽43为内部宽、开口处45窄的结构,所述限位块33上端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44,位于所述环形凹槽44上端部分的限位块33的宽度大于滑槽43开口处的宽度,当限位块33位于滑槽43内时,所述环形凹槽44恰好位于滑槽43的开口处45,则滑动更稳固,也使滑动部与固定部的连接更牢固,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轨道腔9为下端宽上端窄的结构,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均为下端宽上端窄的结构,且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的下端的宽度均大于轨道腔9上端的宽度,使得各个滑块在轨道腔9内滑动时不会从轨道腔9的顶端开口脱出或脱离轨道腔9,结构可参见图10中的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条10的顶端向外弯折形成外沿边17,所述外沿边17的外侧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固定边18,由第一边缘固定条10的外侧面、外沿边17的下端面和第一固定边18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了开口向下的第一外侧腔19。

所述第二边缘固定条12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内沿边14,所述内沿边14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固定边15,所述第二固定15边恰好容纳在所述第一外侧腔19中,由第二边缘固定条12的内侧面、内沿边14的上端面和第二固定边15的外侧面之间形成了开口向上的第二外侧腔16,所述第一固定边18恰好容纳在该第二外侧腔16中。即通过滑条11与轨道腔9的配合、第一固定边18与第二外侧腔16的配合以及第二固定边15与第一外侧腔19的配合,则进一步增加了滑动部位于固定部上的稳固性,使滑动部不容易晃动,此外,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使固定部和滑动部之间的固定更牢固,不会因为向上抬动滑动部而使滑动部从固定部上脱离。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5所示,所述挡板21的内侧设有能够固定滑动部的固定组件20,当滑动部最前端滑动至挡板处时,固定组件将挡板和滑动部固定。

如图5-6所示,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弹片22和第二弹片23以使滑动部方便出入固定组件20,所述第一弹片22和第二弹片之间形成了能够固定滑动部并使滑动部方便出入的滑动部容纳固定部28,当进入固定组件内时,被固定组件固定,通过外力向后拉动滑动部时,滑动部便从固定组件20内滑出。

所述第一弹片22和第二弹片23为通过二者中间处的轴线轴对称,所述第一弹片22与挡板21连接的一端的内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凹陷部25,第一弹片22的自由端(即远离挡板的一端)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紧固部24用于紧固滑动部;对应地,所述第二弹片23与挡板21连接的一端的内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凹陷部27,第一弹片22的自由端(即远离挡板的一端)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二紧固部26用于紧固滑动部。则当滑动部滑动到固定部最前端时,其进入滑动部容纳固定部28中,从而使第一紧固部24和第二紧固部26将滑动部固定,由于具有弹性,故在外力作用下,滑动部可从滑动部容纳固定部28中出来。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7所示,所述滑动部前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有用于与第一紧固部24或第二紧固部26配合的凹部30和与第一凹陷部25或第二凹陷部27配合的凸部31,所述凸部31位于凹部30的前边或左边以使其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尽兴凹凸配合,凹部和凸部的设计使得固定组件与滑动部的固定更牢固,稳固性也更高。

如图6-7所示,所述挡板21上位于滑动部容纳固定部28的一侧设有具有磁性的第一磁性片29,所述滑动部3上用于与挡板接触的最前端设有能够与第一磁性片29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性片32以使滑动部与挡板的连接更牢固且分开方便。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弹片22和/或第二弹片23包括内侧部33和外侧部34,所述内侧部33和外侧部34之间通过多根弹簧35连接,即第一紧固部24和第一凹陷部25(或第二紧固部26和第二凹陷部27)均是设置在内侧部33上的。弹簧35为竖直设置,即垂直于内侧部和外侧部设置,这些多根弹簧35的设置使得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的强度更高,弹力更容易控制,整体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内侧部为具有弹性的内侧部,所述外侧部为不具有弹性的刚性的外侧部。则在滑动部出入固定组件20时,基本为外侧部不动,内侧部相对于外侧部运动或移动,即做靠近或远离外侧部的活动,则使得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的弹性移动空间是有一定限制的,使其既具有弹性又不能无限的向外弹,使得控制更方便,效果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可将滑动部滑出,使患者上床,然后再将滑动部滑入,并使滑动部最前端滑入固定组件中实现固定,然后进行治疗;治疗完毕以后,还可通过滑出滑动部来进行下床,当然,如果方便可直接下床。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所述升降架5包括底座61和设置于底座661两侧的两个叉形升降装置,所述叉形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斜杆57和第二斜杆58,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交叉设置、且二者的中央通过转动轴连接,且第一斜杆57和第二斜杆58均能够通过该转动轴灵活转动;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于底端凸出块59上,即可通过轴连接,然后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可相对于底端凸出块59转动,第一斜杆57和第二斜杆58的顶端均转动连接于顶端凸出块60上,即可通过轴连接,然后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可相对于顶端凸出块转动,所述底端凸出块59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61上,所述顶端凸出块60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51的下端面。

所述底座61的两侧各设有两根用于使两个底端凸出块滑动的第一轨道,所述底板51的两侧各设有两根用于使两个顶端凸出块滑动的第二轨道62。如图12所示,本申请中的微调机构和升降架共用一个底板51;底座61上的第一轨道与底板下端面上的第二轨道62一样。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62均为凹槽。

位于前端或左侧端的两个底端凸出块通过第一驱动杆固定连接,位于后端后右侧端的两个底端凸出块通过第二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均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向前或向后滑动的驱动机构,在使用时,可使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其中的一个驱动杆,另一个驱动杆不动,也可以两个驱动机构同时向相反的方向驱动两个驱动杆,若两个驱动杆面对面滑动,则升降架升高,若背对背滑动,则升降架降低,具体的驱动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本申请的重点是设计了底端凸出块和顶端凸出块,从而使得滑动更方便、制作、维修、操作等均更便利。

底端凸出块59的下端的外周设有环形槽,第一轨道为内部宽、开口处窄的结构,位于所述环形槽以下部分的底端凸出块的宽度大于第一轨道开口处的宽度,则底端凸出块可一直卡接在第一轨道内,使得整体更稳定。相应地,顶端凸出块60的上端部分的外周设有环形槽,第二轨道为内部宽、开口处窄的结构,位于环形槽以上部分的顶端凸出块60的宽度大于第二轨道开口处的宽度,则顶端凸出块60可一直卡接在第二轨道内,使得整体更稳定。这两个结构可参见图10。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其可应用在医疗较为落后的地方,能够节省成本,但效果基本不会降低,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该医用加速器时,将治疗床放置于治疗头下方,并调节升降架使治疗床调节至合适的高度,若还需要进一步微调,则可采用微调机构进行调节。然后患者上治疗床便可实现常规的放射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