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218发布日期:2019-08-09 21:2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艾炷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炷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艾炷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灸法是中医针灸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艾炷灸为中医灸法之一,即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艾炷灸主要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美容等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艾炷灸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目前临床上艾炷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通常采用徒手捏制,凭经验将一定量的艾绒用手指搓捻成圆锥体,这种方法制作缓慢,手指在长久的搓捻下易产生酸痛现象;其次手指所捏的艾炷形状不一,难以保证药效,易造成药材浪费;且手工制作的艾炷较为松散,不宜长期保存,不便于提高制备效率;再者,由于手工制作的艾炷质地松散,燃烧中级燃烧后的灰烬易于掉落,有可能烫伤患者或造成其他意外。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炷制作装置,以解决因用手搓捻制作艾炷而导致艾炷松散的问题。一种艾炷制作装置,包括凹模和与所述凹模配合的按压组件,所述凹模的中部设有多个凹槽,每一所述凹槽的槽底均设有一个锥形槽,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与多个所述凹槽配合的多个压块、用于固定多个所述压块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端的连接杆、设于所述连接杆自由末端的按压块、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外侧的支撑外壳,以及设于所述按压块与所述支撑外壳之间的回位弹簧,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支撑外壳的内部,所述按压块位于所述支撑外壳的上侧,所述支撑外壳罩设于所述凹模的外围时,多个所述压块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艾炷制作装置,制作时,将艾绒装填到凹模中的每个凹槽和锥形槽中,然后将支撑外壳罩设在凹模的外围,此时多个压块与多个凹槽一一对应,按压按压块,以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上的多个压块朝向对应的凹槽移动,使艾绒向锥形槽中聚拢,形成与锥形槽外形一致的艾炷,且通过挤压成型,艾炷四周受力均匀,使成型后的艾炷紧实,外形一致,同时按压完成后,松开按压块,回位弹簧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自动使压块复位,提高了加工效率,作业人员只需取出支撑外壳,再将艾炷从凹模中取出即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外壳的上端设有一个限位支架,所述回位弹簧设于所述按压块与所述限位支架之间,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支撑外壳之间设有一个限位凸块。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槽的槽底与所述凹模的模底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设有一个进出口,所述进出口用于所述凹模的进出。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外壳的上端设有一个避让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外壳的外侧,所述回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围,且所述回位弹簧一端抵靠于所述按压块的下端,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避让孔的边缘。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按压块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和卡接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的底端设有一个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的底端设有一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上侧的内沿设有一个支撑凸沿,所述凹模底端的边缘抵靠与所述支撑凸沿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艾炷制作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艾炷制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凹模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艾炷制作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凹模10固定板22限位支架27凹槽11连接杆23限位凸块28锥形槽12按压块24收纳槽30按压组件20支撑外壳25压块21回位弹簧2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艾炷制作装置,包括凹模10和与所述凹模10配合的按压组件20,所述凹模的中部设有多个凹槽11,每一所述凹槽11的槽底均设有一个锥形槽12。具体的,所述按压组件20包括与多个所述凹槽11配合的多个压块21、用于固定多个所述压块21的固定板22、设于所述固定板22上端的连接杆23、设于所述连接杆23自由末端的按压块24、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3外侧的支撑外壳25,以及设于所述按压块24与所述支撑外壳25之间的回位弹簧26,所述固定板22位于所述支撑外壳25的内部,所述按压块24位于所述支撑外壳25的上侧,所述支撑外壳25罩设于所述凹模11的外围时,多个所述压块21与多个所述凹槽11一一对应。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设置有9个,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设置凹槽11的个数,可以理解的,所述凹槽11至少为一个,同时,压块21的数量与凹槽11的数量一致。上述艾炷制作装置,制作时,将艾绒装填到凹模10中的每个凹槽11和锥形槽12中,然后将支撑外壳25罩设在凹模10的外围,此时多个压块21与多个凹槽11一一对应,按压按压块24,以带动连接杆2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22上的多个压块21朝向对应的凹槽11移动,使艾绒向锥形槽12中聚拢,形成与锥形槽12外形一致的艾炷,且通过挤压成型,艾炷四周受力均匀,使成型后的艾炷紧实,外形一致,同时按压完成后,松开按压块24,回位弹簧26带动连接杆23向上移动,自动使压块21复位,提高了加工效率,作业人员只需取出支撑外壳25,再将制作好的艾炷从凹模10中取出即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外壳25的上端设有一个限位支架27,所述回位弹簧26设于所述按压块24与所述限位支架27之间,所述连接杆23位于所述限位支架27和所述支撑外壳25之间设有一个限位凸块28,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按压按压块24时,限位凸块28向下移动直至与支撑外壳抵靠,起到限定连接杆23向下位移的作用,避免压块21过度进入凹槽11内,造成压块21和凹槽11变形,同时,通过设置限位支架27,限制连接杆23向上位移的距离,当连接杆23向上移动时,限位凸块28抵靠于限位支架27的下端,阻止连接杆23继续向上移动,避免固定板22与支撑外壳25挤压,造成固定板22的变形。具体的,所述支撑外壳27的上端设有一个避让孔,所述连接杆23穿过所述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外壳27的外侧,所述回位弹簧26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3的外围,且所述回位弹簧26一端抵靠于所述按压块24的下端,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以实现上述限位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槽12的槽底与所述凹模11的模底连通,当无法自然倒出艾炷成品时,可用小木签从连通处桶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所述支撑外壳25的一侧设有一个进出口,所述进出口用于所述凹模10的进出,采用上述抽屉式的设计,使凹模10可以快速从支撑外壳25中取出,提高了加工效率。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3与所述按压块2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以便将按压块24与连接杆23连接或拆开,便于产品的维修。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凹模10的底端设有一个橡胶垫,以避免在按压的过程中凹模10受力过大而发生偏移。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艾炷制作装置,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凹模10的底端设有一个收纳槽30,所述收纳槽30的上侧的内沿设有一个支撑凸沿(图未标出),所述凹模10底端的边缘抵靠与所述支撑凸沿上,以收纳从凹模10中散落的艾绒,并将收集到的艾绒回收利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