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880发布日期:2019-07-19 22:3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



背景技术:

冷敷袋由高科技聚合物及高密度塑料纸组成,产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于物理降温、冷敷理疗,比传统的降温产品更安全,更方便、更有效、更舒适,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负担,现在已成为医疗卫生机构降温冷敷的首选产品,现代医疗中多利用科技冰来作为冷敷袋主体降温部分,操作简单,制冷效果好。而现有的医疗冷敷袋在实际使用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病人使用冷敷袋时容易因为身体姿势变化而产生滑脱现象,在冷敷过程中,为了避免冷敷袋滑移掉落,病人需要保持坐姿或卧姿不变,长时间容易引起肌肉痉挛,且冷敷袋长度不能作灵活调整,对于病人的不同身体部位难以做到完全贴合,冷敷过程中融化的水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渗出,浸湿病人衣物,造成病人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护垫,所述第一支撑护垫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所述第一支撑护垫下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层,所述放置层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勒板,所述第一支撑护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痕条,所述压痕条下表面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弹力绷带、第二弹力绷带和第三弹力绷带,所述压痕条远离第一支撑护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护垫,所述第一支撑护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冰袋固定袋,所述第二支撑护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冰袋固定袋,所述第一冰袋固定袋远离第一支撑护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所述第二支撑护垫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所述第一冰袋固定袋和第二冰袋固定袋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

可选的,所述放置层与防勒板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且所述防勒板的材质为塑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力绷带、第二弹力绷带和第三弹力绷带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公贴,所述第二魔术公贴远离第一弹力绷带的一侧与魔术母贴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缓冲垫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充填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充填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充填层,所述海绵充填层远离第一无纺布充填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无纺布充填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力绷带、第二弹力绷带和第三弹力绷带呈两两平行固定连接于压痕条的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条。

可选的,所述第一冰袋固定袋与第二冰袋固定袋以压痕条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通过第一魔术公贴、第一弹力绷带、第二弹力绷带、第三弹力绷带、第一冰袋固定袋、第二冰袋固定袋和魔术母贴之间的配合设置,从而在使用冰敷时,通过第一冰袋固定袋和第二冰袋固定袋内放入冰袋,通过卡接装置使其密封,再通过第一弹力绷带、第二弹力绷带和第三弹力绷带进行交叉固定在魔术母贴上,使冰袋固定更加牢靠方便,而且方便取出更换冰袋,进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该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通过缓冲垫层和防勒板的设置,从而在固定冰袋时通过防勒板使其在使用第一弹力绷带、第二弹力绷带和第三弹力绷带进行固定时防勒板能避免人员在长时间被带子固定时血管内血液流缓慢产生的麻木的感觉,通过缓冲垫层的设置,从而使冰袋不直接接触伤患处避免患者发生不适感,进而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垫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护垫、2-第一魔术公贴、3-放置层、4-防勒板、5-压痕条、6-第一弹力绷带、7-第二弹力绷带、8-第三弹力绷带、9-第二支撑护垫、10-第一冰袋固定袋、11-第二冰袋固定袋、12-缓冲垫层、1201-第一无纺布充填层、1202-海绵充填层、1203-第二无纺布充填层、13-魔术母贴、14-卡接装置、1401-固定条、1402-卡槽、1403-卡条、15-第二魔术公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护垫1,第一支撑护垫1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2,第一支撑护垫1下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层3,放置层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勒板4,放置层3与防勒板4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且防勒板4的材质为塑料,第一支撑护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痕条5,通过压痕条5的设置,从而使第一支撑护垫1和第二支撑护垫9方便的折叠收纳,进而起到方便折叠收纳的作用,压痕条5下表面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公贴15,第二魔术公贴15远离第一弹力绷带6的一侧与魔术母贴13活动连接,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呈两两平行固定连接于压痕条5的下表面,压痕条5远离第一支撑护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护垫9,第一支撑护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冰袋固定袋10,第一冰袋固定袋10与第二冰袋固定袋11以压痕条5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第二支撑护垫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冰袋固定袋11,通过第一魔术公贴2、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第三弹力绷带8、第一冰袋固定袋10、第二冰袋固定袋11和魔术母贴13之间的配合设置,从而在使用冰敷时,通过第一冰袋固定袋10和第二冰袋固定袋11内放入冰袋,通过卡接装置14使其密封,再通过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进行交叉固定在魔术母贴13上,使冰袋固定更加牢靠方便,而且方便取出更换冰袋,进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第一冰袋固定袋10远离第一支撑护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12,缓冲垫层12包括第一无纺布充填层1201,第一无纺布充填层1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充填层1202,海绵充填层1202远离第一无纺布充填层1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无纺布充填层1203,通过缓冲垫层12和防勒板4的设置,从而在固定冰袋时通过防勒板4使其在使用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进行固定时防勒板4能避免人员在长时间被带子固定时血管内血液流缓慢产生的麻木的感觉,通过缓冲垫层12的设置,从而使冰袋不直接接触伤患处避免患者发生不适感,进而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第二支撑护垫9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13,第一冰袋固定袋10和第二冰袋固定袋11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14,卡接装置14包括固定条1401,固定条140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402,卡槽1402的内部卡接有卡条14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的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紧束片。

综上所述,该防脱落冷敷固定袋的弹力绷带结构,使用时,通过第一魔术公贴2、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第三弹力绷带8、第一冰袋固定袋10、第二冰袋固定袋11和魔术母贴13之间的配合设置,从而在使用冰敷时,通过第一冰袋固定袋10和第二冰袋固定袋11内放入冰袋,通过卡接装置14使其密封,再通过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进行交叉固定在魔术母贴13上,使冰袋固定更加牢靠方便,而且方便取出更换冰袋,进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缓冲垫层12和防勒板4的设置,从而在固定冰袋时通过防勒板4使其在使用第一弹力绷带6、第二弹力绷带7和第三弹力绷带8进行固定时防勒板4能避免人员在长时间被带子固定时血管内血液流缓慢产生的麻木的感觉,通过缓冲垫层12的设置,从而使冰袋不直接接触伤患处避免患者发生不适感,进而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