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牛奶生产车间的雾化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4577发布日期:2019-06-05 23:2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牛奶生产车间的雾化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牛奶生产车间的雾化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牛奶生产企业由于空气污染导致食品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已经多次发生,为应对不断提高的食品卫生标准,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注重车间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只有对食品生产车间内的空气进行严格消毒,车间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有技术中空气消毒可以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类方法,常见的物理消毒方法是空气过滤法和紫外线消毒法,空气过滤法操作简单,但很难完全去除细小的杂菌;紫外线消毒法消毒效果好,但投入成本高,而且对人体有害,需要在没有人时才能实施。常见的化学消毒方法包括用消毒剂熏蒸或用臭氧空气消毒,如过氧乙酸熏蒸或喷雾,或用过氧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但熏蒸的方法操作比较麻烦,而喷雾消毒方法目前只用于局部范围,如更衣室内或生产车间出入口,主要是对进出车间的人员进行消毒,还没有应用到对生产车间内的空气进行大面积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不占用生产车间面积、操作简便、能对车间内大范围的空气进行自动消毒的雾化消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牛奶生产车间的雾化消毒装置,包括压缩空气主管、消毒液主管、雾化喷头和控制箱,所述的控制箱固定在墙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空气主管和消毒液主管位于牛奶生产车间夹层的上部,所述的压缩空气主管上设有多根压缩空气支管,所述的消毒液主管上设有多根消毒液支管,所述的压缩空气支管和消毒液支管分别穿过车间夹层后连接在一个雾化喷头上,所述的压缩空气支管和消毒液支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相连接,所述的雾化喷头固定在抬板上,所述的抬板通过立柱固定在牛奶生产车间夹层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抬板上均匀分布有6个雾化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结构紧凑、不占用生产车间的面积。由于将压缩空气主管和消毒液主管设置在牛奶生产车间夹层的上部,而且将雾化喷头固定在抬板上,这样就使雾化喷头位于生产车间夹层的下方,离地面有7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生产车间合理的立体空间结构,做到不占生产车间的面积。

2、操作简便、能对车间内大范围的空气进行自动消毒。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抬板上均匀分布有6个雾化喷头,6个雾化喷头工作时能对周边24平方米范围进行消毒,因此一个车间内如果安装多组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消毒装置,就能对牛奶生产车间内大面积的空气进行消毒,而且通过电磁阀、时间继电器等自动控制设备,能对车间进行间断性的自动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空气主管,2-消毒液主管,3-压力表,4-牛奶生产车间夹层,5-电磁阀,6-雾化喷头,7-信号线,8-立柱,9-抬板,10-控制箱,11-压缩空气支管,12-消毒液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用于牛奶生产车间的雾化消毒装置,包括压缩空气主管、消毒液主管、雾化喷头和控制箱,所述的控制箱固定在墙体上,控制箱内设有操作开关、时间继电器。压缩空气主管和消毒液主管位于牛奶生产车间夹层的上部,所述的压缩空气主管上设有多根压缩空气支管,所述的消毒液主管上设有多根消毒液支管,压缩空气支管和消毒液支管分别穿过车间夹层后连接在一个雾化喷头上,压缩空气支管和消毒液支管上分别设有电磁阀,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相连接,雾化喷头固定在抬板上,所述的抬板通过立柱固定在牛奶生产车间夹层的下方。所述的雾化喷头有6个,是均匀分布固定在抬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配制好的空气消毒液通过消毒液支管进入雾化喷头的同时,压缩空气也通过压缩空气支管进入雾化喷头内,带有压力的压缩空气和消毒液在雾化喷头内混合后雾化喷出。在牛奶生产车间夹层下方设有多组雾化喷头,每组雾化喷头的压缩空气支管和消毒液支管上的电磁阀分别通过控制箱内的时间继电器来控制喷雾的时间。本实用新型在96平方米牛奶生产车间使用时,只需安装4组雾化喷头,消毒液一般选浓度为300-400ppm的消毒剂,压缩空气主管的压力一般是0.6Mpa,消毒液主管的压力一般是0.25 Mpa,在牛奶生产时,每隔1小时自动消毒1次,消毒时间为1分钟。消毒后对生产车间内的空气进行取样检测,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