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864发布日期:2019-06-13 15:51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是新生儿患儿的重要临床检查或监护项目,无痛、无损伤、无副作用,可根据新生儿患儿的临床需要反复检查比对,该检查或监护为新生儿患儿更安全、更准确有效确定病因、及早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例如,新生儿高钾血症,引起此病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感染、缺血缺氧、酸中毒、早产儿肾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原因。新生儿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心律失常类型变化快。因此,通过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是最简便、最及时的检查方法。又如,新生儿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病,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主要表现为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及心电异常(体现为P值明显升高),故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其心脏损害,对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心电图检查、监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心电电极贴到相应的检查胸部和四肢皮肤部位,然后与心电图机或配套的心电设备进行连接,该连接需要通过导联线与电极线的连接装置来实现。新生儿属于特殊人群,出生时间短,身体和生理与儿童、成人均有很大不同。连接装置既要考虑到新生儿检查或监测时的新生儿的闹动易使电极线受到扯动,又要考虑到新生儿出生时间较短,皮肤、胸廓四肢均稚嫩,需要格外小心呵护,以防刮伤。因此,急需一种既要保证连接紧密不易脱落分离,进而确保心电数据传输稳定,又能很好保护新生儿皮肤以防触碰刮蹭,且生产成本低的适合新生儿用的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插针装置和插孔装置,所述插针装置包括插针,和套设于所述插针外侧的插针外模套;所述插孔装置包括与所述插针匹配的插孔,和套设于所述插孔外侧的插孔外模套;所述插针包括插针端部和插针基座,所述插针基座用于与心电电极线焊接;所述插孔包括插孔端部和插孔基座,所述插孔基座用于与心电导联线焊接;所述插针端部与设置于所述插孔端部的插孔槽相互套设。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外模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半封闭圆柱形插针腔体和插针外模套基座,所述插针端部位于所述插针腔体的中轴线,所述插针基座与所述心电电极线焊接,并通过所述插针外模套基座包裹;所述插孔外模套包括一圆柱形外模套凸起,在所述外模套凸起上设置有半封闭圆柱形插孔腔体,所述插孔端部位于所述插孔腔体的中轴线,所述插孔基座与所述心电导联线焊接,外侧套设有插孔内膜套,并通过所述插孔外模套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套凸起的外壁可与所述插针腔体的内壁相互套设。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套凸起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插针腔体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端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插针腔体的深度,所述插孔端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插孔腔体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外模套、所述外模套凸起和所述插针外模套均采用绝缘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和所述插孔均采用铜材质。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孔外模套的侧面设置有一组相互对称的手指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外模套呈圆柱形,所述插孔外模套呈圆柱形,所述插针外模套的外径等于所述插孔外模套的外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针中段设置有插针凸缘,所述插针凸缘通过所述插针外模套包裹;在所述插孔中段设置有插孔凸缘;所述插孔凸缘通过所述插孔外模套包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将传统的监护仪与电极片之间的连接线设置与监护仪连接的导联线和与电极片连接的电极线,并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进行有效的连接,本链接装置密封性强,采用多从防漏电结构设置,不仅不会对新生儿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能有效的获取对应的新生儿体征数据。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仅需将该装置分离即可,此时虽然电极片仍旧贴于新生儿的身体,但是并不会对新生儿的活动造成干扰,下次使用时,仅需将该装置相互连接即可。本连接装置接触紧密,不易脱落分离,心电数据传输稳定,同时外模套结构连接贴合好,无缝隙,保护新生儿皮肤以防触碰刮伤,且生产成本低,能有效节约成本,适合大部分医院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针装置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第一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第二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插孔装置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形下,本部分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插针装置1和插孔装置2,所述插针装置1包括插针11,和套设于所述插针11外侧的插针外模套12;所述插孔装置2包括与所述插针11匹配的插孔21,和套设于所述插孔21外侧的插孔外模套22;所述插针11包括插针端部111和插针基座113,所述插针基座113用于与心电电极线3焊接;所述插孔21包括插孔端部211和插孔基座213,所述插孔基座213用于与心电导联线4焊接;所述插针端部111与设置于所述插孔端部211的插孔槽2111相互套设。

具体的,所述插针外模套12包括相互连接的半封闭圆柱形插针腔体13和插针外模套基座122,所述插针端部111位于所述插针腔体13的中轴线,所述插针基座113与所述心电电极线3焊接,并通过所述插针外模套基座122包裹;所述插孔外模套22包括一圆柱形外模套凸起221,在所述外模套凸起221上设置有半封闭圆柱形插孔腔体222,所述插孔端部211位于所述插孔腔体222的中轴线,所述插孔基座213与所述心电导联线4焊接,外侧套设有插孔内膜套23,并通过所述插孔外模套22包裹。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模套凸起221的外壁可与所述插针腔体121的内壁相互套设,可以达到对内部插针形成密封的环境,防止外部水气的干扰,也增加了使用的安全系数。

如图6-10所示,为了本装置达到更好的衔接,所述外模套凸起221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插针腔体121的深度。所述插针端部111的长度小于所述插针腔体121的深度,所述插孔端部211的长度小于所述插孔腔体222的深度。

为了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所述插孔外模套22、所述外模套凸起221和所述插针外模套12均采用绝缘橡胶材质。而且柔软的橡胶材质也不会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损害。

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数据传输效果,所述插针11和所述插孔21均采用铜材质。

如图7和8所示,为了方便使用者对本装置的插拔,在所述插孔外模套22的侧面设置有一组相互对称的手指凹槽5。

作为本实施例所述新生儿心电导联线与电极线连接装置的优化,将所述插针外模套12所述插孔外模套22均设计成圆柱形,所述插针外模套12的外径等于所述插孔外模套22的外径,这样能更好的匹配,是外观上看去更协调。

为了方式长时间的插拔使用致使所述插针11或者所述插孔21脱落,在所述插针11中段设置有插针凸缘112,所述插针凸缘112通过所述插针外模套12包裹;在所述插孔21中段设置有插孔凸缘212;所述插孔凸缘212通过所述插孔外模套22包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均可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