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预防掌指关节僵硬及意外脱套功能的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709发布日期:2019-07-19 22:3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预防掌指关节僵硬及意外脱套功能的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医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双手进行约束,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拔管等情况的约束手套。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手掌约束时,为预防掌指关节僵硬和手掌脱套情况出现,以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发生意外的安全型约束用手套。



背景技术:

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JBI(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将身体约束定义为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因为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多数患者因为治疗和护理的需要,携带各类置入导管,例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道、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血透管、胃管、导尿管等等。类似导管的置入,会使患者感到不适,特别是意识不清或出现躁动的患者存在无意识状态下意外拔出导管现象、还有一部分意识清醒的患者,偶尔会因心理问题产生自伤性行为,患者会刻意拔除导管以期望终止治疗,并由此成为临床安全极大隐患,甚至引发医患矛盾。因此医务人员常使用身体约束来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临床常为避免该类患者出现意外拔管而使用约束工具,达到适当约束患者,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目前临床常见约束工具有约束带、约束衣、约束手套等,可根据临床需要对手腕、脚踝乃至肩、腿、上身等进行约束。但人的手指是灵活度最高的部位,往往有些病人虽然使用了约束带或约束手套,但仍在治疗过程中用手拔除了重要的管路、导致了治疗过程延长、管路重置等情况的发生。有文献报道,使用约束手套的患者与使用约束带的患者相比较,意外拔管率明显下降。但由于现在市面上的约束手套存在设计上的缺陷,造成虽然使用了约束手套,但由于手指在约束手套内仅中指被固定指环从指根部被固定,其他手指仍可以在约束手套内进行无轨迹运动,患者很容易用手指尖从约束手套内部将手套拉链滑开,手指从约束手套内伸出,接触到各类管道后拔出;或手指伸出约束手套后,摸索到约束带与床栏固定的带扣,自行解开。文献屡见使用约束手套后患者打开手套拉链后拔除导管或自行解除约束的报道。特别是监护室或夜班护理时段,人员少、工作量大,对这类使用约束手套约束的患者常常出现,因为巡视不及时、镇静药物剂量使用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患者烦躁,导致约束手套内固定中指的指环,环套过紧,或患者挣扎时手腕部系带过紧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产生后果还会引发严重护患纠纷。

为了减少非计划拔管现象的发生,医院一般使用约束手套。在患者管道置入完成后,将约束手套套在患者的手上,并将牵引带与床栏固定。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20216448.2)公开了一种手部保护性约束护理工具,包括基板,套接在基板上的护理套等,所述护理套前端设有开口,护理套后部的手腕处设有扎紧装置,护理套前端设有“V”字状封口,该封口将护理套前部分分成大拇指区与另外四指两个区域。上述的约束护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手指活动,使患者不能轻易移动管道。但是其是采用平板结构的,手套内有块基板,病人的手掌需摊平与之固定,舒适度较差,而且不能随时查看手部血液循环和留置输液处有无肿胀,氧饱和度指套有无脱落等状况,需要反复打开手套才能查看,增加了护士工作量,频繁的操作还会刺激患者加剧躁动,引发意外,使用便捷性较差。

市面大部分约束手套采用布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约束力较差,不能有效的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并且常用约束手套常常采用环套将病人中指及大拇指进行约束,在病人挣扎时还会使得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不良影响。

人的手掌肌肉丰富,关节韧带众多,掌指和指间存在多个掌指关节。手掌长时间在约束手套内平伸时,各肌群均处于紧张状态,中指和拇指被指环固定后,指间关节也相对固定,难以活动,对于需要长时间约束患者长时间肌肉紧张和关节的制动必定带来指关节僵硬、手掌肌肉疲劳。人的手掌在放松状态下呈“c”形五指微微弯曲,略向掌心收拢的半握状态。现约束手套没有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手套基板均为平板,患者需要长时间约束时,手掌肌肉置于平板上实际上是处于肌肉、掌指关节和韧带过伸的紧张状态,减低了患者舒适度,且需要护士每间隔一段时间对约束患者手指关节进行活动以预防长时间约束后掌指关节僵硬。不仅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在护理工作繁忙时更是难以按时完成。

手背静脉是临床常用输液静脉,使用传统约束手套患者,由于整只手被手套覆盖,无法进行手背静脉输液也无法进行手背穿刺部位观察,只得放弃手背静脉输液通路而选择其他静脉进行输液治疗,违背了外周静脉穿刺时需由远端静脉开始实施的临床静脉保护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约束手套,该手套在有效地防止病人自行拔管的同时,杜绝了患者在手套内部用指尖滑开手套拉链,手指伸出手套外导致的拔管和自行解除约束的风险,同时兼顾了患者掌指关节、韧带和手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并可在约束手套内,按照固定运动曲线进行轻微活动,增加了约束时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预防掌指关节僵硬及意外脱套功能的约束手套,包括底板、覆盖片、腕带以及指套,所述覆盖片整体包覆底板,并通过覆盖片外周制有的拉链与底板连接,底板中心部位设计依据成人掌心形态的密闭气垫,气垫表面附以凝胶材质的手掌减张托垫,下部置有牵引腕带,底板上制有五个用于固定手指指套的通孔,指套穿过通孔套入病人五指至指根,并通过底板背面铰装的固定扣固定,在保证患者约束时手指左右摆动、掌指关节可轻微伸缩等活动,又有效防止手指从指套中氽出和指尖解除手套内拉链而滑开拉链。

而且,所述指套包括连接柄、固定拉环以及固定套,固定套下端设置开口,顶部通过连接柄与固定拉环连接,所述固定套为下宽上窄的锥形筒状结构,该固定套由两层相互连接可形变的菱形网状层组成,且内层菱形网状层内径小于外层菱形网状层内径。

而且,所述两层可形变的菱形网状层之间可产生相互位移。

而且,所述该固定套开口处还一体制出有翻边。

而且,所述牵引腕带包括固定段和缠绕段,底板底部向下延伸一体制出有手腕固定板,手腕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段和缠绕段;并且固定段末端设有固定环扣,缠绕段末端制有尼龙钩带,缠绕段绕过病人手腕并且穿入固定环扣内并与手腕固定板背面的尼龙绒带联结固定。

而且,所述手腕固定板上端面还设有凝胶手腕部支撑垫,该凝胶手腕部支撑垫中部设置有凹槽,两端设置有限位凸起。

而且,所述腕带缠绕段近手腕固定板一侧还复合有海绵缓冲垫,该海绵缓冲垫与腕带缠绕段上还均布制有透气通孔。

而且,所述底板上制有与手型形状相适应定位凹槽,并且定位凹槽内还复合有底板海绵缓冲垫,并且底板海绵缓冲垫上还均布制有多个透气通孔。

而且,所述覆盖片中部还制有用于输液、观察的输液通槽,并且覆盖片顶部还制有可拆卸的观察覆盖片,可以在患者进行手套约束时不影响在该手背静脉进行穿刺和穿刺成功后对穿刺点的观察。

而且,所述固定扣采用带有螺纹安全帽的登山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约束手套在采用手指固定带时易发生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难题,通过采用双层可形变的菱形网状层结构制成的锥形筒状固定套,将牵引的拉力转化为菱形网状形变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均匀地施加在患者手指上,在约束限制病人手指的同时防止了手指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显现的发生;并且弹性约束指套使得病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约束手套约束患者时患者手指可在手套内随意活动,存在指尖在手套内滑开手套拉链,导致手指暴露在手套外,一旦接触到患者管路,或床栏上牵引带扣,存在意外拔管或解开约束带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约束手套基板无掌心托垫,导致约束时手掌肌群紧张、掌指关节过伸导致的患者不适。并采用贴合掌心形态的气垫表面附以凝胶材质,缓解了手掌长期使用约束手套时掌指关节及手掌肌群的过伸和疲劳。

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覆盖片制有的输液通槽,便于为患者在该约束手套使用期间仍可以利用该手背静脉进行静脉穿刺,遵循了临床静脉保护原则,并在穿刺成功后对手背静脉穿刺点进行时时观察保证输液畅通;并且配合可拆卸的观察覆盖片,便于指脉氧监测,在防止病人无意识抓管的同时,保障了治疗、检测的有序开展。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拉链式连接的覆盖片,便于护士观察手部血运和进行操作。

6、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凝胶手腕部支撑垫,并配合腕带缠绕段近手腕固定板一侧的海绵缓冲垫,提高了病人使用约束手套时的舒适性以及透气性,同时预防了长时间使用约束手套而产生的手腕部压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套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示指套穿戴);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指套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示指套固定);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指套的结构示意图(示指套穿戴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指套的结构示意图(示指套约束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掌心减张托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约束手套,包括底板9、覆盖片1、腕带以及指套15,所述覆盖片整体包覆底板,并通过覆盖片外周制有的拉链4与底板连接,底板下部设有腕带,底板上制有五个用于固定指套的通孔10,指套穿过通孔套入病人五指并通过底板背面铰装的固定扣12固定。

所述指套包括连接柄17、固定拉环16以及固定套18,固定套下端设置有开口,顶部通过连接柄与固定拉环连接,所述固定套为下宽上窄的锥形筒状结构,该固定套由两层相互连接可形变的菱形网状层组成,且内层菱形网状层内径小于外层菱形网状层内径。所述两层可形变的菱形网状层之间可产生相互位移。所述该固定套开口处还一体制出有翻边19,方便护士将病人手指快速套入固定套内。

所述腕带包括固定段和缠绕段,底板底部向下延伸一体制出有手腕固定板14,手腕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段7和缠绕段6;并且固定段末端设有固定环扣8,缠绕段末端制有尼龙钩带24,缠绕段绕过病人手腕并且穿入固定环扣内并与手腕固定板背面的尼龙绒带25联结固定。

所述手腕固定板上端面还设有凝胶手腕部支撑垫23,该凝胶手腕部支撑垫中部设置有凹槽22,两端设置有限位凸起21。并且,在通过腕带进行固定时,两侧凸起向内弯曲,在保证了固定强度的同时防止病人由于长时间佩戴约束手套造成的局部压疮。

所述腕带缠绕段近手腕固定板一侧还复合有海绵缓冲垫27,该海绵缓冲垫与腕带缠绕段上还均布制有透气通孔26。

所述底板上制有与手型形状相适应定位凹槽20,定位凹槽中间附有采用成人掌心形气垫表面附以凝胶制成的掌心减张托垫28,并且位于掌心减张托垫中部还制有内部为中空的调整腔30,所述底板上制有与调整腔内连通的抽、吸管31,并且抽吸管管口安装有密封端盖32。并且所述定位凹槽内还复合有底板海绵缓冲垫,并且底板海绵缓冲垫上还均布制有多个透气通孔13。该透气通孔的使用可有效提高病人手掌的透气性,对病人的舒适性有着明显的改善。

所述覆盖片中部还制有用于输液、观察的输液通槽5,并且覆盖片顶部还制有可拆卸的观察覆盖片2。可拆卸的观察覆盖片可通过拉链3与覆盖片连接,还可通过尼龙搭扣的形式与覆盖片进行连接。

所述固定扣采用带有螺纹安全帽的登山扣结构。该固定扣中一侧与底板背面铰装连接,另一侧制有弹簧复位扣柱,并且扣柱与固定扣本体连接处还通过螺纹安全帽11套装固定。

优选地,所述掌心减张托垫上还均布复合有多个永磁贴片29。

优选地,所述掌心减张托垫如图5所示,掌心减张托垫由大拇指向小拇指方向宽度由宽变窄,高度由高至低。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①传统约束手套在采用手套内手指约束环仅固定中指,在患者挣扎过程中,由于压力集中,极易发生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技术难题,通过采用双层可形变的菱形网状层结构制成的锥形筒状固定指套,将牵引的拉力转化为菱形网状形变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均匀地施加在患者各个手指上;②杜绝了患者约束过程中由于手套内除中指外食指、拇指等其他手指可无轨迹活动,部分患者出现使用指尖从手套内侧滑开手套拉链,将手指伸出约束手套外接触管路,导致意外拔管的发生;③本约束手套同时解决了患者掌指关节、韧带和手掌肌肉在长期约束过程中处于紧张状态,使患者手掌各部分肌肉、掌指关节和韧带在长时间约束手套过程中,掌心得到托垫、手掌肌肉和掌指关节在不松解约束同时可按照固定运动曲线进行轻微活动,增加了约束时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出现关节僵硬、防止了手指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约束手套分为左手手套及右手手套各各一只。

使用前评估患者是否确实需要使用约束手套进行约束,依据临床评判标准,在确定需要使用约束手套进行约束后,遵医嘱使用。

使用前需要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配合,签署使用约束手套知情同意书。

将约束手套覆盖片的拉链全部拉开,将患者左手或右手置于相应手套上,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需取得患者配合,按照护士指导,将该手手指依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的顺序依次插入手指指套,至指根部。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需由护士协助患者将各个手指依次置于各个相应指套内。调整患者掌心位置置于掌心托垫,用20ml空针抽吸空气后注入掌心托垫,注气过程中询问患者感觉舒适度,调节气垫充气程度至患者自觉舒适且可以完全托垫手掌后关闭抽吸管管口密封端盖。

将覆盖片置于掌背,拉好拉链。调整约束手套位置,使覆盖片中部用于输液、观察的输液通槽,可观察到患者手背输液情况。

如需在该手背输液,需在操作覆盖片前,进行输液管排气后,将输液管穿过输液通槽后在手背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对输液针进行固定,然后覆盖覆盖片,并通过输液通槽进行输液期间穿刺部位的观察。

将腕部牵引腕带固定段缠绕手腕一周,并插入固定环扣进行固定,注意松紧适度;将腕带缠绕段绕过病人手腕并且穿入固定环扣内并与手腕固定板背面的尼龙绒带联结固定。

最后,将腕带连接于床栏等固定位置,起到牵拉固定的作用。

对于意识清醒患者,约束期间每1~2小时嘱患者进行约束手掌的局部活动,不用放松或打开牵拉腕带和约束手套,患者被约束手掌可在约束手套内进行指关节内屈和掌指关节内收的运动,促进约束部位血液循环,防止约束期间并发症。

每日评估患者使用约束手套的必要性,及早解除不必要的约束。

医嘱停用约束手套后,护士评估患者意识取得患者配合,先打开抽吸管管口密封端盖,连接20ml空针,抽尽掌心托垫气囊内空气,打开覆盖片拉链,打开腕带与床栏的牵拉固定及腕带固定端与固定环间的固定,将手指依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顺序依次从只套中氽出。

嘱患者自行握拳3~5次,活动掌指关节及手掌肌群,在护士指导下,左右手手腕进行外旋和内旋活动3~5次,放松手腕关节。患者活动无障碍,约束手套解除完毕。

如患者出现手掌或手腕的活动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