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899发布日期:2019-08-07 01:5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术是心胸外科领域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应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积液及时排出体外,目前,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引流时,往往是用普通的单管式管体进行,这种管体应付一般的状况没有问题,但当积液异物较多时,往往会发生堵塞,影响引流效果,延误患者治疗,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包括防堵罩、防堵袋、固定座、封板、弹簧片、限位板、密封套、橡胶塞、拉绳、一级引流管、二级引流管、引流袋,所述的防堵袋位于防堵罩顶部,所述的防堵袋与防堵罩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固定座位于防堵罩内部底端中测,所述的固定座与防堵罩采用一体相连,所述的封板位于固定座内部顶端,所述的封板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片位于防堵罩和封板之间,所述的弹簧片分别与防堵罩和封板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防堵罩内部右侧上端,所述的限位板与防堵罩一体相连,所述的密封套贯穿防堵罩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密封套与防堵罩一体相连,所述的橡胶塞位于密封套内部,所述的橡胶塞与密封套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拉绳贯穿橡胶塞内部,所述的拉绳与橡胶塞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拉绳与封板绳系相连,所述的一级引流管贯穿防堵罩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一级引流管与防堵罩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二级引流管贯穿防堵罩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二级引流管与防堵罩采用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二级引流管与一级引流管采用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防堵袋内部顶端还贯穿有引流接头,所述的引流接头与防堵袋采用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拉绳右侧还设有拉环,所述的拉环与拉绳绳系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引流袋底部中端还设有排液阀,所述的排液阀与引流袋采用胶粘剂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佩戴时,医护人员将引流接头与患者引流部位连接,再将引流袋低于患者引流高度放置,引流时,患者体内积液由引流接头流入到防堵袋内部,接着积液由防堵罩通过一级引流管流入至下端的引流袋内部,上述为患者正常引流情况,当防堵罩内部左侧下端的一级引流管因引流积液内部的异物颗粒发生堵塞时,因患者体内积液持续引入防堵罩内,即通过积液的重力压迫,实现封板克服弹簧片的回弹力以固定座为圆心旋转打开,此时通过封板的打开作用,能够实现积液通过防堵罩内部右侧再由二级引流管向下端引流袋的引入,此时通过上述,能够确保患者的引流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通过拉动拉环,实现拉环带动拉绳联动封板向下旋转,即通过拉力的作用,能够实现封板打开,当医护人员松开拉绳后,因弹簧片的回弹力效果,即实现封板的旋转复位,接着医护人员往复拉动,从而达到疏通效果,也有效的提高了引流的速度,该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结构巧妙、操作简单,通过机械式重力防堵机构设计,能够在一级引流管发生堵塞时,通过重力打开机构的配合效果,实现二级引流管的打开,即确保了引流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引流的安全和稳定,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橡胶塞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能够起到夹持密封作用,防堵罩为透明有机玻璃,防堵袋为透明医用硅胶,排液阀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即实现引流袋内部积液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防堵罩部位剖视放大图;

图4是密封套部位剖视放大图。

防堵罩1、防堵袋2、固定座3、封板4、弹簧片5、限位板6、密封套7、橡胶塞8、拉绳9、一级引流管10、二级引流管11、引流袋12、引流接头201、拉环901、排液阀12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包括防堵罩1、防堵袋2、固定座3、封板4、弹簧片5、限位板6、密封套7、橡胶塞8、拉绳9、一级引流管10、二级引流管11、引流袋12,所述的防堵袋2位于防堵罩1顶部,所述的防堵袋2与防堵罩1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固定座3位于防堵罩1内部底端中测,所述的固定座3与防堵罩1采用一体相连,所述的封板4位于固定座3内部顶端,所述的封板4与固定座1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片5位于防堵罩1和封板4之间,所述的弹簧片5分别与防堵罩1和封板4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限位板6位于防堵罩1内部右侧上端,所述的限位板6与防堵罩1一体相连,所述的密封套7贯穿防堵罩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密封套7与防堵罩1一体相连,所述的橡胶塞8位于密封套7内部,所述的橡胶塞8与密封套7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拉绳9贯穿橡胶塞8内部,所述的拉绳9与橡胶塞8滑动相连,且所述的拉绳9与封板4绳系相连,所述的一级引流管10贯穿防堵罩1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一级引流管10与防堵罩1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二级引流管11贯穿防堵罩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二级引流管11与防堵罩1采用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二级引流管11与一级引流管10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防堵袋2内部顶端还贯穿有引流接头201,所述的引流接头201与防堵袋2采用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拉绳9右侧还设有拉环901,所述的拉环901与拉绳9绳系相连,所述的引流袋12底部中端还设有排液阀1201,所述的排液阀1201与引流袋12采用胶粘剂相连。

该胸腔引流用防堵引流装置,佩戴时,医护人员将引流接头201与患者引流部位连接,再将引流袋12低于患者引流高度放置,引流时,患者体内积液由引流接头201流入到防堵袋2内部,接着积液由防堵罩1通过一级引流管10流入至下端的引流袋12内部,上述为患者正常引流情况,当防堵罩1内部左侧下端的一级引流管10因引流积液内部的异物颗粒发生堵塞时,因患者体内积液持续引入防堵罩1内,即通过积液的重力压迫,实现封板4克服弹簧片5的回弹力以固定座3为圆心旋转打开,此时通过封板4的打开作用,能够实现积液通过防堵罩1内部右侧再由二级引流管11向下端引流袋12的引入,此时通过上述,能够确保患者的引流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通过拉动拉环901,实现拉环901带动拉绳9联动封板4向下旋转,即通过拉力的作用,能够实现封板4打开,当医护人员松开拉绳9后,因弹簧片5的回弹力效果,即实现封板4的旋转复位,接着医护人员往复拉动,从而达到疏通效果,也有效的提高了引流的速度,同时,橡胶塞8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能够起到夹持密封作用,防堵罩1为透明有机玻璃,防堵袋2为透明医用硅胶,排液阀1201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即实现引流袋12内部积液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