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心电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215发布日期:2019-08-16 22:0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心电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心电监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心电电极片。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 41%左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电图上会有所表现。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由于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产生生物电流并经组织和体液传导至体表于是他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形成体表电位差,把这种变化着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动态曲线,便形成了心电图。为了测量由于心脏收缩产生的电位差需要利用专门的心电测量仪器,此类仪器通常通过与人体表面相接触的心电电极片来采集人体的心电信息。

现有技术的心电电极片通过电极线与心电仪相连,但是当病人需要急救时,时间非常宝贵,而一般的电极片放置又比较混乱,而且由于线路散开经常造成打结现象,给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的便携式心电电极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心电电极片,它包括电极片主体层、电极片定位层、至少一个胸部电极贴片、一个腹部电极贴片和导线,所述电极片主体层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极贴片安装孔,所述电极片主体层和所述电极片定位层贴合在一起,所述电极片主体层与所述电极片定位层之间设有一导电片,所述腹部电极贴片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导电片,所述电极片定位层上设有对应所述电极贴片安装孔和所述导电片的数据空港定位槽。

基于上述,所述胸部电极贴片共有三个,连同所述导电片沿同一直线等间距排布。

基于上述,所述电极片定位层具有一定高度。

基于上述,所述电极片定位层的外侧和所述电极片主体层的外侧均贴敷有离型膜。

基于上述,所述导线外包裹有软质材料。

基于上述,所述腹部电极贴片包括导电胶体、电极片和包覆层,所述导电胶体上对应所述电极片开设凹槽,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导电胶体上,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片或所述导电胶体。

基于上述,所述胸部电极贴片包括电极片和包敷所述电极片的导电胶体。

基于上述,所述电极片主体层为无纺布材料。

基于上述,所述电极片主体层的外侧面具有胶层。

基于上述,所述导线为排线。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心电电极片将胸部电极贴片和腹部电机贴片通过导线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在心电采集时,只需通过其上面所设有的胶体贴在人体,然后将专用仪器安装在上面即可进行操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电极片主体层;2. 电极片定位层;3. 胸部电极贴片;4. 腹部电极贴片;5. 导线;6. 电极贴片安装孔;7. 导电片;8. 数据空港定位槽;9. 离型膜;10. 导电胶体;11. 电极片;12.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心电电极片,包括电极片主体层1、电极片定位层2、三个在一条直线上的胸部电极贴片3、一个腹部电极贴片4和导线5。

胸部电极贴片3包括电极片11和包敷所述电极片11的导电胶体11。

腹部电极贴片4包括导电胶体10、电极片11和包覆层,在导电胶体10上开设有对应电极片11的凹槽12,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导电胶体10上,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在腹部电极贴片4上的电极片11或所述导电胶体10。

另外,电极片主体层1为无纺布材料,其外侧面具有胶层。在电极片主体层1上设有三个对应所述三个胸部电极贴片3的电极贴片安装孔6。所述电极片主体层1和所述电极片定位层2贴合在一起,在所述电极片主体层1与所述电极片定位层2之间,设有一导电片7,所述腹部电极贴片4通过所述导线5连接至所述导电片7。

所述电极片定位层2具有一定高度,其上面设有对应所述电极贴片安装孔6和所述导电片7的4个数据空港定位槽8。

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5采用排线结构,并且在其外部包裹有软质材料。

另外,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质量,在电极片定位层2的外侧和电极片主体层1的外侧分别贴敷有离型膜9。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心电测量时,先将离型膜9取下,然后将本实用新型贴附在人体相应位置,接着将测量心电数据所需要用到的的心电贴分别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应位置,最后通过仪器即可进行观察测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