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960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儿推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妆品按摩仪,具体是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



背景技术:

该震动按摩仪是一种利用机械振动原理,对小儿穴位进行推拿按摩的震动按摩仪,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不对频率的机械振动方式进行穴位按摩,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看,该震动按摩仪可以在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处进行振动按摩,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但现有的小儿震动按摩仪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信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满足使用时的不同需求;

但现有的化妆包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小儿震动按摩仪不具有档位固定结构,使用者在二次使用小儿震动按摩仪的时候,小儿震动按摩仪的档位开关容易因误触而出现改变,当使用者再次使用小儿震动按摩仪的时候,需要对其档位进行重新调校,传统小儿震动按摩仪不具有辅助固定结构,小儿震动按摩仪的使用人群为六个月作用的儿童,使用者在使用小儿震动按摩仪对幼儿进行按摩时,容易因手滑而出现脱手现象,对幼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包括按摩棒外壳与限位旋钮,所述按摩棒外壳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震动马达,且震动马达的上端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震动马达通过驱动杆与震动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轴,且驱动杆通过固定轴与按摩棒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棒外壳的内侧靠近震动马达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池块,且按摩棒外壳的内侧靠近电池块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按摩棒外壳安装在限位旋钮的上部,且按摩棒外壳与限位旋钮之间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按摩棒外壳的一侧内表面活动手指扣,且按摩棒外壳的上部内表面套接有分体震动帽,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上部位置固定套接有限位卡环,且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上部位置固定套接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旋钮的上部外表面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栓,所述手指扣的下部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旋转扣,且手指扣的前部内侧设有手指槽。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棒外壳的下部内侧开设有限位槽,且按摩棒外壳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紧固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马达的前部内侧设有四组散热槽,且震动马达的下部外表面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震动头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两组磁疗垫。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块与控制器之间通过排线固定连接,且电池块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水胶皮。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扣的横向角度转动范围与纵向角度转动范围均为零至九十度,且手指扣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旋钮的转动角度范围为零至一百八十度,且限位旋钮的固定方式为卡槽固定,所述分体震动帽的外表面设有硅胶套,且分体震动帽的内侧设有固定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旋钮,在使用者使用该震动按摩仪进行小儿推拿按摩操作的时候,通过转动限位旋钮对震动按摩仪的档位大小进行调试,当调试完毕后,使用者可以向内推动限位旋钮,使得限位旋钮的限位栓插入按摩棒外壳的限位槽内,对旋转后的限位旋钮进行位置固定操作,当使用者下次使用震动按摩仪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时,无需对震动按摩档位进行调试操作,使得该震动按摩仪具有档位固定结构,令其使用更加便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指扣,使用者在握持按摩棒外壳利用其对小儿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操作的时候,可以拉动手指扣,利用旋转扣使得手指扣向下转动九十度,再将手指扣顺时针旋转九十度,使用者可以将手指穿过手指扣的手指槽内,从而令按摩棒外壳的握持更加牢固,有效避免震动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手现象,提升其安全性,对幼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旋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指扣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限位旋钮;2、按摩棒外壳;3、连接杆;4、震动马达;5、固定轴;6、震动头;7、分体震动帽;8、磁疗垫;9、驱动杆;10、手指扣;11、电池块;12、控制器;13、限位卡环;14、限位栓;15、手指槽;16、旋转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包括按摩棒外壳2与限位旋钮1,按摩棒外壳2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震动马达4,且震动马达4的上端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驱动杆9,震动马达4通过驱动杆9与震动头6固定连接,驱动杆9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轴5,且驱动杆9通过固定轴5与按摩棒外壳2固定连接,按摩棒外壳2的内侧靠近震动马达4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池块11,且按摩棒外壳2的内侧靠近电池块1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2,按摩棒外壳2安装在限位旋钮1的上部,且按摩棒外壳2与限位旋钮1之间通过连接杆3活动连接,按摩棒外壳2的一侧内表面活动手指扣10,且按摩棒外壳2的上部内表面套接有分体震动帽7,连接杆3的外表面靠近上部位置固定套接有限位卡环13,且连接杆3的外表面靠近上部位置固定套接有限位卡环13,限位旋钮1的上部外表面靠近连接杆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栓14,手指扣10的下部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旋转扣16,且手指扣10的前部内侧设有手指槽15。

进一步的,按摩棒外壳2的下部内侧开设有限位槽,且按摩棒外壳2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紧固垫片,紧固垫片对震动马达4的安装起到紧固作用,避免震动马达4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

进一步的,震动马达4的前部内侧设有四组散热槽,且震动马达4的下部外表面设有金属触点,震动头6的外表面等间距设有两组磁疗垫8,散热槽对震动马达4的运行起到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电池块11与控制器12之间通过排线固定连接,且电池块11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水胶皮,防水胶皮可以增加电池块11的防水性,在电池块11落水后可以避免电池块11出现短路现象。

进一步的,手指扣10的横向角度转动范围与纵向角度转动范围均为零至九十度,且手指扣10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设计可以在手指扣10闭合时紧贴按摩棒外壳2的表面。

进一步的,限位旋钮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零至一百八十度,且限位旋钮1的固定方式为卡槽固定,分体震动帽7的外表面设有硅胶套,且分体震动帽7的内侧设有固定螺纹,固定螺纹对分体震动帽7的安装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

一种新型中医小儿推拿用震动按摩仪,当使用者利用该震动按摩仪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时,可以握持震动按摩仪的按摩棒外壳,通过旋转限位旋钮利用连接杆通过控制器对震动马达的震动频率进行调节,其中控制器的型号为PMC007,震动马达的型号为FF130,利用震动马达驱动震动头高速转动,使得震动头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往复振动效果,使用者将分体震动帽靠近小儿穴位,往复推动按摩仪,使得按摩仪在小儿穴位处做震动推拿按摩,运用不对频率的机械振动方式进行穴位按摩,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分体震动帽才有螺纹固定的结构进行安装,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适用儿童的不同对其进行更换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旋钮,在使用者使用该震动按摩仪进行小儿推拿按摩操作的时候,通过转动限位旋钮对震动按摩仪的档位大小进行调试,当调试完毕后,使用者可以向内推动限位旋钮,使得限位旋钮的限位栓插入按摩棒外壳的限位槽内,对旋转后的限位旋钮进行位置固定操作,当使用者下次使用震动按摩仪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时,无需对震动按摩档位进行调试操作,使得该震动按摩仪具有档位固定结构,令其使用更加便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指扣,使用者在握持按摩棒外壳利用其对小儿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操作的时候,可以拉动手指扣,利用旋转扣使得手指扣向下转动九十度,再将手指扣顺时针旋转九十度,使用者可以将手指穿过手指扣的手指槽内,从而令按摩棒外壳的握持更加牢固,有效避免震动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手现象,提升其安全性,对幼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