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耻骨截骨的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379发布日期:2019-10-19 03:0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耻骨截骨的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耻骨截骨的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儿童先天性下肢畸形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尤其大龄髋关节脱位更为严重,三联截骨术是一种将髋臼周围髂骨、坐骨及耻骨进行截骨后改变髋臼方向进而改变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的手术方式,耻骨截骨术是其中一重要环节。然而髋关节耻骨暴露困难,周围神经血管丰富,加之儿童耻骨本身具有角度,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在畸形狭小的耻骨内需按照严格角度截骨不易,角度不正确很容易会导致耻骨截骨位置过高或过低,或方向不对,进而会影响髋关节的旋转,影响手术效果,甚至会造成股骨头坏死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因此,在耻骨截骨术中,避免采用传统经验治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多,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再脱位等治疗风险是耻骨截骨手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耻骨截骨的导航装置,包括导航板,连接件和导航管,所述导航板与导航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为弧形设置,所述导航板包括固定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表面设置与髂骨接触面相吻合,所述导航管设置为数个,并在每个所述导航管的内部均设有中空的穿透孔,所述固定部与接触部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的导航装置,将导航板1上的接触部12贴合固定在在髂骨上,与导航版1固定连接的导航管3内设中空的穿透孔31,将钢针穿过所述穿透孔钉入到耻骨内。当钢针置入后,截骨位置确定,即可将导航装去除,可根据截骨面进行精确截骨。所述导航管3优选设置为两个,且每个所述导航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为弧形设置,所述固定部11与接触部12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增加稳定性能,增加截骨手术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航装置,其有益效果为结构设置科学合理,准确定位耻骨截骨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耻骨截骨术中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耻骨截骨术中导航装置的模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耻骨截骨术中的导航装置使用效果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后视图;

其中,1-导航板,2-连接件,3-导航管,11-固定部,12-接触部,31-穿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结合附图1-附图2,用于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耻骨截骨的导航装置,包括导航板1,连接件2和导航管3,所述导航板1与导航管3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2为弧形设置,所述导航板1包括固定部11和接触部12,所述接触部12表面设置与耻骨接触面相吻合,所述导航管3设置为数个,且每个所述导航管3之间固定连接。并在每个所述导航管3的内部均设有中空的穿透孔31,所述固定部11与接触部12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使用原理:参照附图3-附图5,将导航板上的接触部的表面与髂骨贴合;将钢针分别从导航管上的穿透孔钉入耻骨,并将导航装置去除;确定耻骨截骨的位置与方向,对耻骨进行截骨。

将导航板1上的接触部12贴合固定在在髂骨上,与导航版1固定连接的导航管3内设中空的穿透孔31,将钢针穿过所述穿透孔钉入到耻骨内。当钢针置入后,截骨位置确定,即可将导航装置去除,可根据截骨面进行精确截骨。所述导航管3优选设置为两个,且每个所述导航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为弧形设置,所述固定部11与接触部12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增加稳定性能,增加截骨手术安全性。

用于上述髋关节脱位三联截骨术耻骨截骨的导航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原始数据采集:对患者髋关节耻骨进行CT 扫描,采集原始CT 数据,并以DICOM格式存储;

建立三维模型:在重建软件Mimics 中通过对髋关节耻骨扫描数据进行读取分析,构建出髋关节及耻骨的三维模型;

导航管导针确定:在耻骨上模拟最佳截骨面,进一步确立克氏针的最佳入点及角度,在Mimics软件的MedCAD模块中,用等同克氏针直径的圆柱体代替克氏针,观察克氏针在耻骨内的轨迹;缓慢移动、旋转克氏针的局部坐标系,分别在3D界面、轴面、矢状面观察克氏针在耻骨内的位置关系,确保两枚克氏针确定的平面为之前需要的截骨面,将模型数据以STL格式保存;

制作导航模板:在Mimics软件中打开保存的数据,转动三维结构,从各个角度观察钉道是否合适,并根据剖面和三维结构观察结果对钉道做适当微调以完成导向模板进针套管的设计。提取髂骨顶面、内侧面骨性标记,并将其做反向增厚5mm处理后,建立与之形态一致的基板,同时导入钉道数据,将两者组合重建成导航模板;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后,贯通导板钉道,并对边界进行修整,完成导板的设计制作;

3D打印:在Magic17.0软件中,修理模型中的错误,完成后导出模型数据,将数据以STL格式导入3D打印机,使用医用PLA材料打印出导航模板。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