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544发布日期:2019-12-17 21:3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过滤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医用治疗常用的器械,尤其在注射、输药配液等方面不可或缺。但临床上打开玻璃安瓿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玻璃碎屑落入安瓿瓶内;在针管刺破西林瓶或大输液瓶胶塞过程中,也会产生胶屑微粒,同时使瓶中产生不溶性杂质和外来异物。如果直接用注射器抽取安瓿瓶的药液注入西林瓶,这些玻璃碎屑、胶屑微粒、杂质等将被注入人体,长期积累会引发静脉炎、静脉栓塞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过滤注射器,设置有两个腔室,一个腔室只能抽液,不能排液,药液经过这个腔室然后经过滤器过滤玻璃碎屑、胶屑微粒、杂质等异物,另一个腔室只能排液不能进液,过滤好的药液从此腔室排出,两个腔室互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抽取药液时过滤玻璃碎屑、胶屑微粒、杂质等异物,防止异物进入人体、减少人体安全隐患的过滤注射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注射器,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注射部分、缸体和柱塞,所述注射部分包括与所述缸体连接的过滤器和与所述过滤器连接的注射针;

所述注射针包括抽液腔和排液腔,所述抽液腔和所述排液腔上分别设置有抽液口和排液口;所述抽液腔与所述过滤器的下部接头连接,所述下部接头中活动设置有单向抽液件;所述排液腔通过连接管或过滤器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排液腔内设置有单向排液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液腔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注射针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排液腔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抽液件包括单向抽液小球,所述单向抽液小球设置在所述下部接头中;所述下部接头设置有漏斗形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抽液小球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排液件包括单向排液小球,所述单向排液小球设置在所述排液腔中;所述抽液腔包括圆台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上部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排液小球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缸体和所述排液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包括抽液过滤器和排液过滤器,所述下部接头上设置有单向进液通道一和单向出液通道一,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和单向出液通道一上部分别与所述抽液过滤器和排液过滤器相通,下部分别与所述抽液腔和所述排液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抽液件包括单向抽液小球,所述单向抽液小球设置在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中;

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设置有倒漏斗形的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抽液小球的直径,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与所述抽液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排液件包括单向排液小球,所述单向排液小球设置在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中;

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设置有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排液小球的直径,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与所述排液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的上部接头中设置有单向进液通道二和单向出液通道二;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二和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二分别与所述抽液过滤器和排液过滤器相通,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二中设置有单向抽液小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针外部套设有吸入针,所述吸入针上设置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抽液口相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注射器一体设计,抽液时,药液只能通过抽液腔和过滤器过滤后进入缸体,排液腔不能吸入未过滤的药液,保证吸入缸体的药液都是经过过滤的药液;推液时,只通过排液腔将药液排出,抽液腔不能排出药液,抽液、排液路线互不干扰,保证排出的药液都是洁净的药液。

当抽吸安瓿瓶的药液时,向上抽拉柱塞,药液从抽液口进入抽液腔,然后经进液口进入过滤器过滤后进入缸体,由于向上抽拉柱塞,在吸力作用下,单向抽液小球向上运动,顺利抽液,而单向排液小球向下运动,使药液不会经排液腔进入缸体,即不经过过滤器过滤的药液不会进入缸体。当向西林瓶推送药液时,推压柱塞,药液从缸体进入排液腔,然后由排液腔上的排液口排出,在排液过程中,同理,单向抽液小球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而单向排液小球向下运动,使药液只进入排液腔,从排液口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注射部分;1缸体、2柱塞、3过滤器、3-1下部接头、3-11进液口、3-2抽液过滤器、3-3排液过滤器、3-4上部接头、4注射针、5抽液腔、5-1抽液口、6单向抽液小球、7排液腔、7-1排液口、8连接管、9单向排液小球、10吸入针、10-1吸入口、11单向进液通道一、11-1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12单向出液通道一、12-1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13凹槽、14药液流向、15单向进液通道二、15-1单向进液通道二进口、16单向出液通道二、16-1单向出液通道二进口、17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的一种过滤注射器,其包括注射部分100、缸体1和柱塞2,所述注射部分100包括与所述缸体1连接的过滤器3和与所述过滤器2连接的注射针4。

所述注射针4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抽液腔5和排液腔7,并在抽液腔5和排液腔7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抽液口5-1和排液口7-1。本实施例中,排液腔7设置在抽液腔5下部。抽液腔7的上部与过滤器3的下部接头3-1连接,而排液腔7通过连接管8与缸体1连接,形成两个互不影响的空腔。

如图2-4所示,在下部接头3-1中活动设置有单向抽液小球6。所述下部接头3-1设置有漏斗形的进液口3-11,所述进液口3-11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抽液小球6的直径,将单向抽液小球6限制在下部连接头3-1的内部空腔中。

在排液腔7中设置有单向排液小球9,排液腔7为圆台形的内腔,连接管8与排液腔7的顶部连接,其上部直径小于单向排液小球9的直径,下部大于单向排液小球9,使单向排液小球9可在其内活动,但小球向上运动可堵住排液腔7上部阻断药液进入连接管8。在排液腔7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液口7-1,排液口7-1的最大开口要比单向排液小球9的直径小,防止单向排液小球9跑出排液腔7。

当抽吸安瓿瓶的药液时,向上抽拉柱塞2,药液从抽液口5-1进入抽液腔5,然后经进液口3-11进入过滤器3过滤后进入缸体1,由于向上抽拉柱塞2,在吸力作用下,单向抽液小球6向上运动,将进液口3-11打开,而单向排液小球9将排液腔7的上部堵死,药液不会经排液腔7进入缸体,即不经过过滤器3过滤的药液不会进入缸体。当向西林瓶推送药液时,推压柱塞2,药液从缸体1经连接管8进入排液腔7,然后由排液腔7上的排液口7-1排出,在排液过程中,单向抽液小球6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将进液口3-11堵死,而单向排液小球9向下运动,使连接管8里的药液进入排液腔7,将排液腔7中的药液从排液口7-1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注射针4更好的刺破西林瓶的胶塞瓶盖,注射针4的针头采用实心设计,增大了其强度,并在注射针4的侧部设计了向内凹陷的凹槽13,将连接管8陷于凹槽中,在刺破胶塞瓶盖时减小了连接管8带来的阻力,更方便抽液、排液。

为了避免吸入针10在使用时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中在注射针4的外部还设置了吸入针10,吸入针10上设置有吸入口10-1,吸入口10-1与抽液口5-1相对应,方便吸液。使用时,在安瓿瓶吸完药液后,将吸入针10脱下,再向西林瓶中注射液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注射器连接管8和缸体1为一体设计,连接管8热熔固定在缸体1上。本实施例中,为方便使用、便于过滤注射器使用后缸体1和注射针4的分类处理、回收,连接管8采用胶质软管,并在连接管8接近缸体1处压设有易断口,在使用完过滤注射器后,从易断口处扯断连接管8,将注射部分100从缸体1上取,并将两部分分别放到不同的回收箱或垃圾桶,方便后续处理。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过滤器3上设置了通孔,连接管8穿过所述通孔,分别与缸体1和排液腔7连接。由于连接管8穿过过滤器3,使整个过滤注射器在使用时避免了连接管8钩挂的现象,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如图7-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注射器原理与实施例1的原理相同,其包括注射部分100、缸体1和柱塞2,所述注射部分100包括与所述缸体1连接的过滤器3和与所述过滤器3连接的注射针4。所述注射针4包括抽液腔5和排液腔7,所述抽液腔5和所述排液腔7上分别设置有抽液口5-1和排液口7-1。

所述过滤器3的中间设置有隔膜17,使其分为抽液过滤器3-2和排液过滤器3-3,所述下部接头3-1上设置有单向进液通道一11和单向出液通道一12,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11和单向出液通道一12上部分别与所述抽液过滤器3-2和排液过滤器3-3相通,下部分别与所述抽液腔5和所述排液腔7相通。

所述单向抽液小球6设置在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11中,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11设置有倒漏斗形的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11-1,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11-1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抽液小球6的直径,所述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11-1与所述抽液腔5相通。所述单向排液小球9设置在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12中,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12设置有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12-1,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12-1的直径小于所述单向排液小球9的直径,所述单向出液通道一进口12-1与所述排液腔7相通。

如图7-10所示,在排液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将药液排出,避免排液时部分药液进入抽液过滤器3-2,浪费药液,在过滤器的上部接头3-4中设置了单向进液通道二15和单向出液通道二16,单向进液通道二15与抽液腔5连接,单向出液通道二16与排液腔7连接,两个腔中都活动设置有小球。与单向进液通道一11和单向出液通道一12的结构相同,单向进液通道二15和单向出液通道二16也都分别设置有单向进液通道二进口15-1和单向出液通道二进口16-1,单向进液通道二进口15-1和单向出液通道二进口16-1,单向进液通道二进口15-1和单向出液通道二进口16-1也都为漏斗形、直径小于小球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但吸液时,药液从抽液口5-1进入抽液腔5,然后经单向进液通道一进口11-1进入单向进液通道一11,从单向进液通道一11经过单向进液通道二15,再进入抽液过滤器3-2过滤后进入缸体1,此过程中,在吸力作用下,单向排液小球9将单向出液通道一、二堵死,药液无法从排液腔7进入缸体1。排液时,同理,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单向进液通道一、二被堵死,单向出液通道一12打开,缸体1内的药液经过排液过滤器后通过单向出液通道一12进入排液腔7,然后由排液口7-1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