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急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475发布日期:2019-08-09 21:1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急救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急救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生在外出就诊以及随救护车到现场时都需要携带急救箱。急救箱内往往都含有手术工具,手术工具需要经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而外出携带的急救箱中却无法采取更有效的消毒方式。而且在日常急诊救治过程中,为了实施第一时间抢救,挽救宝贵生命,需要尽快为病人进行输氧,但是现有的医疗急救箱中并没有氧气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急救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急救箱,包括第一急救箱箱体和第二急救箱箱体,所述第一急救箱箱体上部设置有拉手,所述第一急救箱箱体前后侧均设置有吊环件,所述吊环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急救箱箱体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外侧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转动设置有吊环,所述第二急救箱箱体前后部的左侧位置均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前端连接有子扣,所述第二急救箱箱体前后部的右侧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设置有母扣,所述第一急救箱箱体包括第一箱盖和第一箱身,所述第一箱盖和第一箱身的一边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箱盖的其余三边通过拉链与第一箱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箱盖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箱盖内部设有电池,所述第一箱盖底部设有若干紫外线灯,第一箱盖侧面设有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紫外线灯和开关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箱身内设置有若干分别用以容置注射器、橡胶手套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注射器、橡胶手套的外轮廓相吻合,所述第二急救箱箱体包括第二箱盖和第二箱身,所述第二箱盖和第二箱身的一边相连,所述第二箱盖的其余三边通过拉链与第二箱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箱身内侧底部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上嵌设有氧气罐,所述第二箱身左侧下部铰接有密封门,所述第二箱身内侧中间位置均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上部搁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部设有若干支撑架,所述第二箱身右侧铰接有侧门,所述侧门内侧上下部均设有若干扣位块,所述第二箱身右侧上下部均设有若干扣位槽,所述扣位槽和扣位块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箱身和侧门之间形成工具腔,所述工具腔内转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部和第二箱身上部分别设有磁性相反的磁铁,所述支撑板右侧下部连接有限位条,所述工具腔下部设有两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转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部设有气动杆,所述气动杆上部连接有支撑条。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门位于氧气罐的出气口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和隔板之间设有减震垫。

作为优选,所述工具腔左侧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气缸的拴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并转化,电能进入电池内储存,用于供应紫外线灯发出紫外光,对第一箱身内放置的注射器和橡胶手套进行消毒,更好地用于急救使用;2、打开橡胶手套,将支撑板翻下,解除拴带对气缸的束缚,气缸控制气动杆伸长,将支撑条顶在支撑板和限位条的夹角处,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使支撑板保持水平,医护人员可以将医疗设备放置在支撑板上进行使用,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处理;3、第一急救箱箱体和第二急救箱箱体可单独使用,也可将子扣穿过吊环后插入母扣内,从而将第二急救箱箱体吊在第一急救箱箱体下部一起使用,功能一体化,携带方便;4、海绵垫上嵌设氧气罐,方便氧气罐的存放,并且减少氧气罐的晃动,在氧气罐的出气口端设置的密封门,方便进行输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吊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急救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第一急救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第二急救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急救箱箱体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急救箱箱体;2、第二急救箱箱体;3、拉链;4、拉手;5、吊环件;6、吊绳;7、子扣;8、连接绳;9、母扣;10、第一箱盖;11、第一箱身;12、太阳能电池板;13、电池;14、紫外线灯;15、合页;16、注射器;17、橡胶手套;18、第二箱盖;19、第二箱身;20、海绵垫;21、氧气罐;22、密封门;23、支撑块;24、隔板;25、减震垫;26、支撑架;27、侧门;28、支撑板;29、限位条;30、磁铁;31、支撑台;32、气缸;33、气动杆;34、支撑条;35、拴带;36、扣位槽;37、扣位块;38、固定片;39、支撑柱;40、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急救箱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多功能急救箱,包括第一急救箱箱体1和第二急救箱箱体2,第一急救箱箱体1上部设置有拉手4,第一急救箱箱体1前后侧均设置有吊环件5,吊环件5包括固定在第一急救箱箱体1上的固定片38,固定片38外侧连接有支撑柱39,支撑柱39上转动设置有吊环40,第二急救箱箱体2前后部的左侧位置均设置有吊绳6,吊绳6前端连接有子扣7,第二急救箱箱体2前后部的右侧位置均设置有连接绳8,连接绳8上均设置有母扣9,第一急救箱箱体1包括第一箱盖10和第一箱身11,第一箱盖10和第一箱身11的一边通过合页15连接,第一箱盖10的其余三边通过拉链3与第一箱身11活动连接,第一箱盖10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2,第一箱盖10内部设有电池13,第一箱盖10底部设有若干紫外线灯14,太阳能电池板12、电池13和紫外线灯14之间电性连接,第一箱身11内设置有设置有若干分别用以容置注射器16、橡胶手套17的凹槽,凹槽与注射器16、橡胶手套17的外轮廓相吻合,第二急救箱箱体2包括第二箱盖18和第二箱身19,第二箱盖18和第二箱身19的一边相连,第二箱盖18的其余三边通过拉链3与第二箱身19活动连接,第二箱身19内侧底部设有海绵垫20,海绵垫20上嵌设有氧气罐21,第二箱身19左侧下部铰接有密封门22,第二箱身19内侧中间位置均连接有支撑块23,两个支撑块23上部搁置有隔板24,隔板24上部设有若干支撑架26,第二箱身19右侧铰接有侧门27,侧门27内侧上下部均设有若干扣位块37,第二箱身19右侧上下部均设有若干扣位槽36,扣位槽36和扣位块37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箱身19和侧门27之间形成工具腔,工具腔内转动设置有支撑板28,支撑板28上部和第二箱身19上部设有一组磁性相反的磁铁30,支撑板28右侧下部连接有限位条29,工具腔下部设有两个支撑台31,支撑台31上转动设置有气缸32,气缸32内部设有气动杆33,气动杆33上部连接有支撑条34。作为优选,密封门22位于氧气罐21的出气口方向。作为优选,支撑架26和隔板24之间设有减震垫25。作为优选,工具腔左侧下部设有用于固定气缸32的拴带3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2吸收太阳能并转化,电能进入电池13内储存,用于供应紫外线灯14发出紫外光,对第一箱身11内放置的注射器16和橡胶手套17进行消毒,更好地用于急救使用。

打开橡胶手套17,将支撑板28翻下,解除拴带35对气缸32的束缚,气缸32控制气动杆33伸长,将支撑条34顶在支撑板28和限位条29的夹角处,对支撑板28进行支撑,使支撑板28保持水平,医护人员可以将医疗设备放置在支撑板28上进行使用,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处理。

第一急救箱箱体1和第二急救箱箱体2可单独使用,也可将子扣7穿过吊环40后插入母扣9内,从而将第二急救箱箱体2吊在第一急救箱箱体1下部一起使用,功能一体化,携带方便。

海绵垫20上嵌设氧气罐21,方便氧气罐21的存放,并且减少氧气罐21的晃动,在氧气罐21的出气口端设置的密封门22,方便进行输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