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防堵塞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4755发布日期:2020-02-11 09: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内科防堵塞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科防堵塞引流管。



背景技术:

肿瘤患者在后期很容易产生腹腔等部位的积水,肿瘤内科在进行肿瘤止水引流操作时,通常是将引流管一头伸入患者体内,一头伸入收集袋,这样操作不能控制水流大小,更换收集袋时无法停止引流或造成倒流,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引流过程中易发生堵塞,且更换工具不仅浪费时间和效率,还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并且,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395197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冲洗细管、锥形穿刺头、环状凸起、引流管和冲洗接头,所述引流管后端连接钛合金固定接头,钛合金固定接头上螺纹连接钛合金活动接头,所述引流管侧壁内侧设置有冲洗细管,冲洗细管后端连接冲洗接头,引流管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状凸起,引流管外壁和环状凸起上都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所述一种肿瘤内科防堵塞引流管,采用冲洗细管的设置。但是现有的内科防堵塞引流管还存在着无法分段拆卸清洗,单独置放时穿刺头容易受灰尘影响和不具备管内导引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内科防堵塞引流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内科防堵塞引流管,以解决现有的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存在着无法分段拆卸清洗,单独置放时穿刺头容易受灰尘影响和不具备管内导引功能的问题。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引流穿刺头,引流管,锁紧螺母,导流管,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排放管,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钛合金固定接头,钛合金活动接头,环状凸起,引流孔,深度线,第一防滑套和第二防滑套,所述的引流穿刺头右端螺纹连接在引流管的左端;所述的引流管横向右端通过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导流管的内部左端;所述的引流管和锁紧螺母之间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导流管横向右端通过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安装在排放管的左端;所述的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套接在引流穿刺头的外部;所述的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安装在排放管的内部右端;所述的钛合金固定接头一端螺纹连接钛合金活动接头的左端,另一端连接在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的右端;所述的环状凸起分别一体化设置在引流管的左部外壁;所述的引流孔分别开设在环状凸起的外表面以及引流管的左部外表面;所述的深度线从左到右依次刻画在引流管的正表面下侧;所述的第一防滑套套接在导流管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防滑套套接在排放管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包括主螺纹管,主密封圈,拆卸管,辅螺纹管,辅密封圈和手持柄,所述的主螺纹管横向右端通过主密封圈密封螺纹连接在拆卸管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辅螺纹管横向左端通过辅密封圈密封螺纹连接在拆卸管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手持柄分别一体化设置在拆卸管的上下两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包括排放帽,导液管,保护罩本体,防护块,防护片和防伤片,所述的排放帽螺纹连接在导液管的左端;所述的导液管横向贯穿保护罩本体的内部左壁中间位置并螺纹连接在防护块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片横向螺钉连接在保护罩本体的内部上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伤片横向螺钉连接在保护罩本体的内部下壁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包括手持杆,连接柱,连接管,伸缩调节杆,清理板和清理毛,所述的手持杆纵向螺纹连接在连接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横向右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柱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调节杆横向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内部左侧,另一端螺钉连接在清理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毛胶接在清理板的外壁四周。

优选的,所述的主螺纹管螺纹连接在导流管的内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辅螺纹管螺纹连接在排放管的内部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主密封圈和辅密封圈分别采用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块胶接在保护罩本体的内部左壁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块具体采用半球状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片和防伤片分别采用弧形橡胶片。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罩本体具体采用左部封口的锥形pvc塑料罩。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罩本体的右端和引流管的左端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引流穿刺头的左端和导液管的右端正对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板具体采用圆形橡胶板。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毛具体采用尼龙软毛。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调节杆具体采用三级不锈钢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一端螺纹连接排放管的内部右侧,另一端螺纹连接钛合金固定接头的内部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板的直径比引流管的直径小两毫米至四毫米。

优选的,所述的深度线具体采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所述的深度线的左端为零起始段。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防滑套和第二防滑套分别采用圆柱形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螺纹管,主密封圈,拆卸管,辅螺纹管,辅密封圈和手持柄的设置,有利于快速拆卸或者安装导流管和排放管,同时可起到良好的密封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护罩本体和防护块的设置,有利于对引流穿刺头起到良好的防尘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片和防伤片的设置,有利于对引流穿刺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损伤引流穿刺头。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持杆,连接柱,连接管,伸缩调节杆,清理板和清理毛的设置,有利于辅助清理各级管路内部的杂质以及废液,保证清理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排放帽和导液管的设置,有利于及时排除引流穿刺头内部流出的液体。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引流管,锁紧螺母和导流管的设置,有利于拆卸或者对接,便于清洗操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防滑套和第二防滑套的设置,有利于扶握管路,避免打滑影响操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深度线的设置,有利于掌握穿刺深度,便于引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引流穿刺头;2、引流管;3、锁紧螺母;4、导流管;5、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51、主螺纹管;52、主密封圈;53、拆卸管;54、辅螺纹管;55、辅密封圈;56、手持柄;6、排放管;7、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71、排放帽;72、导液管;73、保护罩本体;74、防护块;75、防护片;76、防伤片;8、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81、手持杆;82、连接柱;83、连接管;84、伸缩调节杆;85、清理板;86、清理毛;9、钛合金固定接头;10、钛合金活动接头;11、环状凸起;12、引流孔;13、深度线;14、第一防滑套;15、第二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内科防堵塞引流管,包括引流穿刺头1,引流管2,锁紧螺母3,导流管4,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5,排放管6,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7,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8,钛合金固定接头9,钛合金活动接头10,环状凸起11,引流孔12,深度线13,第一防滑套14和第二防滑套15,所述的引流穿刺头1右端螺纹连接在引流管2的左端;所述的引流管2横向右端通过锁紧螺母3螺纹连接在导流管4的内部左端;所述的引流管2和锁紧螺母3之间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导流管4横向右端通过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5安装在排放管6的左端;所述的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7套接在引流穿刺头1的外部;所述的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8安装在排放管6的内部右端;所述的钛合金固定接头9一端螺纹连接钛合金活动接头10的左端,另一端连接在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8的右端;所述的环状凸起11分别一体化设置在引流管2的左部外壁;所述的引流孔12分别开设在环状凸起11的外表面以及引流管2的左部外表面;所述的深度线13从左到右依次刻画在引流管2的正表面下侧;所述的第一防滑套14套接在导流管4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防滑套15套接在排放管6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溢流对接头5包括主螺纹管51,主密封圈52,拆卸管53,辅螺纹管54,辅密封圈55和手持柄56,所述的主螺纹管51横向右端通过主密封圈52密封螺纹连接在拆卸管53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辅螺纹管54横向左端通过辅密封圈55密封螺纹连接在拆卸管53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手持柄56分别一体化设置在拆卸管53的上下两部中间位置,使用时,需将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8取下,再将钛合金固定接头9和排放管6进行螺纹连接,将钛合金活动接头10的引流器进行连接即可,拆卸清洗时,通过手持手持柄56旋转拆卸管53,此时主螺纹管51和辅螺纹管54分别与导流管4和排放管6进行分离,以便更好的进行清洗导流管4和排放管6,便于操作,便于拆卸和安装,保证使用率。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防尘导液保护罩结构7包括排放帽71,导液管72,保护罩本体73,防护块74,防护片75和防伤片76,所述的排放帽71螺纹连接在导液管72的左端;所述的导液管72横向贯穿保护罩本体73的内部左壁中间位置并螺纹连接在防护块7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片75横向螺钉连接在保护罩本体73的内部上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伤片76横向螺钉连接在保护罩本体73的内部下壁中间位置,通过将保护罩本体73套接在引流穿刺头1外部,即可通过防护片75和防伤片76进行防护工作,以保证引流穿刺头1的储存安全性,避免损伤引流穿刺头1,同时通过打开排放帽71,引流穿刺头1内部的废液即可通过导液管72导出,以便更好的进行清理工作,保证储存干燥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管内清理辅助伸缩刷结构8包括手持杆81,连接柱82,连接管83,伸缩调节杆84,清理板85和清理毛86,所述的手持杆81纵向螺纹连接在连接柱8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83横向右端螺纹连接在连接柱82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调节杆84横向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管83的内部左侧,另一端螺钉连接在清理板85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毛86胶接在清理板85的外壁四周,为了增加管内清理功能,可在使用结束后,通过手持手持杆81,伸缩调节伸缩调节杆84的长度,通过清理板85外壁的清理毛86对各级管路内壁进行清洗工作,以便更好的进行清洗清理各级管路,增加清理功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螺纹管51螺纹连接在导流管4的内部右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辅螺纹管54螺纹连接在排放管6的内部左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密封圈52和辅密封圈55分别采用橡胶密封圈。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块74胶接在保护罩本体73的内部左壁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块74具体采用半球状橡胶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片75和防伤片76分别采用弧形橡胶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护罩本体73具体采用左部封口的锥形pvc塑料罩。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护罩本体73的右端和引流管2的左端螺纹连接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引流穿刺头1的左端和导液管72的右端正对配合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板85具体采用圆形橡胶板。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毛86具体采用尼龙软毛。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调节杆84具体采用三级不锈钢伸缩杆。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柱82一端螺纹连接排放管6的内部右侧,另一端螺纹连接钛合金固定接头9的内部左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板85的直径比引流管2的直径小两毫米至四毫米。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深度线13具体采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所述的深度线13的左端为零起始段。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防滑套14和第二防滑套15分别采用圆柱形橡胶套。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拆卸清洗时,通过手持手持柄56旋转拆卸管53,此时主螺纹管51和辅螺纹管54分别与导流管4和排放管6进行分离,以便更好的进行清洗导流管4和排放管6,便于操作,便于拆卸和安装,保证使用率,通过将保护罩本体73套接在引流穿刺头1外部,即可通过防护片75和防伤片76进行防护工作,以保证引流穿刺头1的储存安全性,避免损伤引流穿刺头1,同时通过打开排放帽71,引流穿刺头1内部的废液即可通过导液管72导出,以便更好的进行清理工作,保证储存干燥性,为了增加管内清理功能,可在使用结束后,通过手持手持杆81,伸缩调节伸缩调节杆84的长度,通过清理板85外壁的清理毛86对各级管路内壁进行清洗工作,以便更好的进行清洗清理各级管路,增加清理功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