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食助推器新型推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5617发布日期:2019-09-25 00:14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流食助推器新型推进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食助推器推进装置,属流食助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流食助推器新型推进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插鼻饲管的病人增多,临床护理面临较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在食物较稠时流食推进困难。因此就出现了流食推进类的辅助设备,其主要实现方式有两种,即手动式和电动式。

手动式主要原理是利用杠杆或螺杆等其他机械结构,达到省力的目的,离不开手工操作,而且机械结构容易损坏,使用起来并不太方便。

电动式主要原理是用电机外加机械结构,用控制电路实现自动化推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具体使用时由于电机以及气缸等动力件直接作用于食物缸上,因此使用体验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食助推器新型推进机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流食助推器的推进形式,流食推进更加温和,可有效提高使用效果感受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食助推器新型推进机构,包括设置有推进凹陷的固定底壳,所述固定凹陷内设置有旋转推进机构;所述旋转推进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至固定底壳的固定顶壳;所述固定顶壳及固定底壳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旋转推进机构的两侧通过固定侧板定位,所述固定顶壳及固定底壳的两端在固定侧板上开有通孔,所述转推进机构及推进凹陷之间还设置有食物推进软管,所述食物推进软管的两端分别由固定侧板两端的通孔伸出。

进一步,所述固定侧板包括固定面板及固定背板,所述固定面板包括挡板Ⅰ,所述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将固定底壳包括在内的左延伸部Ⅰ及右延伸部Ⅰ;所述固定背板包括中部开有通孔的挡板Ⅱ,所述挡板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将固定底壳包括在内的左延伸部Ⅱ及右延伸部Ⅱ;所述左延伸部Ⅰ及左延伸部Ⅱ上分别设置有豁口,在固定面板及固定背板围合将左延伸部Ⅰ及左延伸部Ⅱ卡接固定时,左延伸部Ⅰ及左延伸部Ⅱ上的豁口组成通孔供食物推进软管穿过;所述右延伸部Ⅰ及右延伸部Ⅱ上也分别设置有豁口,在固定面板及固定背板围合将右延伸部Ⅰ及右延伸部Ⅱ卡接固定时,右延伸部Ⅰ及右延伸部Ⅱ上的豁口组成通孔供食物推进软管穿过;所述固定面板内部旋转推进机构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装置Ⅰ,所述固定背板内部旋转推进机构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装置Ⅱ,在定位装置Ⅱ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

进一步,所述旋转推进机构包括推进转子Ⅰ及推进转子Ⅱ,推进转子Ⅰ及推进转子Ⅱ为正多边形结构,所述在推进转子Ⅰ正多边形的每个角皆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推进转子Ⅱ在正多边形的每个角皆设置有固定柱卡接装置,通过将固定柱置入固定住卡接装置进而将推进转子Ⅰ及推进转子Ⅱ固定;所述推进转子Ⅰ朝向固定面板一侧设置有轴承座Ⅰ,所述轴承座Ⅰ上设置有轴承Ⅰ,所述轴承Ⅰ通过嵌入至定位装置Ⅰ进而定位固定;所述推进转子Ⅱ朝向固定背板一侧设置有轴承座Ⅱ,所述轴承座Ⅱ上设置有轴承Ⅱ,所述轴承Ⅱ通过嵌入至定位装置Ⅱ进而定位固定;所述固定柱卡接装置的外部套装有旋转挤压件,通过旋转挤压件对食物推进软管进行挤压进而使食物流动;所述推进转子Ⅱ中部设置有传动筒,所述传动筒内部通过置入电机轴连接器连接有动力电机。

进一步,所述旋转挤压件为滚针轴承,可有效地减小活动摩擦力,保证设备平稳运行。

进一步,所述传动筒的内侧键槽,所述电机轴连接器的外侧设置有键,所述传动筒及电机轴连接器通过键连接;所述电机轴连接器穿过定位装置Ⅱ中心位置的通孔进而连接至动力电机。

进一步,所述旋转推进机构旋转时,旋转挤压件紧贴推进凹陷旋转运动,可有效地保证食物推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推进机构旋转进而挤压食物推进软管,从而使食物在软管中流动,通过旋转挤压,可使流食推进更加缓和,有效地避免了食物缸卡塞而导致的喂食中断,有效地提高了进食效率,同时使用者舒适度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侧板结构图。

图中:1、食物推进软管,2、旋转推进机构,21、轴承Ⅰ,22、推进转子Ⅰ,23、旋转挤压件,24、推进转子Ⅱ,25、轴承Ⅱ,26、轴承座Ⅰ,27、固定柱,28、固定柱卡接装置,29、传动筒,3、固定底壳,31、推进凹陷,4、固定顶壳,5、固定侧板,51、固定面板,52、固定背板,53、左延伸部Ⅰ54、右延伸部Ⅰ,55、左延伸部Ⅱ,56、右延伸部Ⅱ,57、定位装置Ⅱ,58、通孔,59、豁口,6、电机轴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流食助推器新型推进机构,包括设置有推进凹陷31的固定底壳3,所述推进凹陷31内设置有旋转推进机构2;所述旋转推进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至固定底壳3的固定顶壳4;所述固定顶壳4及固定底壳3的两侧还设置有固定侧板5,所述旋转推进机构2的两侧通过固定侧板5定位,所述固定侧板5的两端开有软管通过孔,所述转推进机构2及推进凹陷31之间还设置有食物推进软管1,所述食物推进软管1的两端分别由固定侧板5两端的软管通过孔伸出。

进一步,所述固定侧板5包括固定面板51及固定背板52,所述固定面板51包括挡板Ⅰ,所述挡板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将固定底壳3包裹在内的左延伸部Ⅰ53及右延伸部Ⅰ54;所述固定背板52包括中部开有通孔的挡板Ⅱ,所述挡板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将固定底壳3包裹在内的左延伸部Ⅱ55及右延伸部Ⅱ56;所述左延伸部Ⅰ53及左延伸部Ⅱ55上分别设置有豁口59,在固定面板51及固定背板52围合将左延伸部Ⅰ53及左延伸部Ⅱ55卡接固定时,左延伸部Ⅰ53及左延伸部Ⅱ55上的豁口59组成软管通过孔供食物推进软管1穿过;所述右延伸部Ⅰ54及右延伸部Ⅱ56上也分别设置有豁口59,在固定面板51及固定背板52围合将右延伸部Ⅰ54及右延伸部Ⅱ56卡接固定时,右延伸部Ⅰ54及右延伸部Ⅱ56上的豁口59组成软管通过孔供食物推进软管穿过;所述固定面板51内部旋转推进机构2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装置Ⅰ,所述固定背板52内部旋转推进机构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装置Ⅱ57,在定位装置Ⅱ57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58。

进一步,所述旋转推进机构2包括推进转子Ⅰ22及推进转子Ⅱ24,推进转子Ⅰ22及推进转子Ⅱ24为正多边形结构(本实施例为正三边形),所述在推进转子Ⅰ22正多边形的每个角皆设置有固定柱27,所述推进转子Ⅱ24在正多边形的每个角皆设置有固定柱卡接装置28,通过将固定柱27置入固定柱卡接装置28进而将推进转子Ⅰ22及推进转子Ⅱ24固定;所述推进转子Ⅰ22朝向固定面板51一侧设置有轴承座Ⅰ26,所述轴承座Ⅰ26上设置有轴承Ⅰ21,所述轴承Ⅰ21通过嵌入至定位装置Ⅰ进而定位固定;所述推进转子Ⅱ24朝向固定背板52一侧设置有轴承座Ⅱ,所述轴承座Ⅱ上设置有轴承Ⅱ25,所述轴承Ⅱ25通过嵌入至定位装置Ⅱ57进而定位固定;所述固定柱卡接装置28的外部套装有旋转挤压件23,通过旋转挤压件23对食物推进软管1进行挤压进而使食物流动;所述推进转子Ⅱ24的中部设置有传动筒29,所述传动筒29内部通过置入电机轴连接器6连接有动力电机。

进一步,所述旋转挤压件23为滚针轴承,可有效地减小活动摩擦力,保证设备平稳运行。

进一步,所述传动筒29的内侧设有键槽,所述电机轴连接器6的外侧设置有键,所述传动筒29及电机轴连接器6通过键连接;所述电机轴连接器6穿过定位装置Ⅱ57中心位置的通孔58进而连接至动力电机。

进一步,所述旋转推进机构2旋转时,旋转挤压件23可紧贴推进凹陷31旋转运动,可有效地保证食物推进的效果。

使用时,将食物推进软管1置入旋转推进机构2与推进凹陷31之间,并且一端连接至食物盒,另一端连接至胃管,通过电机轴连接器6连接旋转推进机构2与动力电机,连接好后,启动动力电机,通过调整动力电机的旋转方向保证食物从食物盒流向胃管;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推进机构2旋转,使旋转挤压件挤压食物推进软管1,进而保证食物在食物推进软管1内流动,并最终流向胃管一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推进机构旋转进而挤压食物推进软管,从而使食物在软管中流动,通过旋转挤压,可使流食推进更加缓和,有效地避免了食物缸卡塞而导致的喂食中断,有效地提高了进食效率,同时使用者舒适度更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