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板及腰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7104发布日期:2019-09-13 22:4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支撑板及腰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板及腰带组件。



背景技术:

医疗上,对于骨折的急救现场,往往需要对伤员的身形加以支撑和固定,防止搬运伤员时加重伤员的损伤;其中,对于腰椎骨折的伤员,一般使用腰带对伤员的腰椎进行支撑,对于腰椎骨折的患者,在康复期往往也需要借助腰带等外部辅助装置来矫正伤员的身形,以防止腰椎骨折处移位,从而便于受伤处快速愈合。

现有技术中,用于支撑腰椎的腰带往往为宽度较大的弹力带,虽然弹力带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但是由于弹力带为柔性带,造成腰带对腰椎的支撑强度低,腰带容易变形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支撑板及腰带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腰带对于腰椎的支撑强度低,腰带容易变形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腰带组件,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腰带对于腰椎的支撑强度低,腰带容易变形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和第三支部;

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支部和所述第三支部相对所述第二支部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

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板上还包括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间位置;

所述中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弯曲,形成第二弯曲部;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和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两两相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弯曲部处处圆滑过渡;和/或,所述第二弯曲部处处圆滑过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部和所述第三支部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部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支部和所述第二支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支部和所述第二支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支部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处处圆滑过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支部上开设有镂空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端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端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带组件,包括所述的支撑板,还包括腰带;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支撑板连接于腰带上,使用者穿戴时,令第二支部与腰椎相对应,第一支部和第三支部分别与腰椎两侧的肋骨端部相对应。第一弯曲部令支撑板能够沿人体的宽度方向较好的贴合于腰部,第二弯曲部能够令支撑板沿人体的高度方向较好的贴合于腰部,因此,该支撑板能令使用者穿戴更舒适。

也就是说,通过将支撑板作用于人体的腰部,第二支部用于支撑腰椎,第一支部和第三支部用于支撑腰椎两侧的肋骨端部,到达对使用者腰部的支撑效果;另外,通过将支撑板与腰带连接,用于辅助腰带对腰部的支撑,从而能够提高腰带对使用者的腰部支撑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腰带对于腰椎的支撑强度低,腰带容易变形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带组件,包括所述的支撑板,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腰带对于腰椎的支撑强度低,腰带容易变形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支部;2-第二支部;21-镂空孔;3-第三支部;4-第一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支部1、第二支部2和第三支部3;

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支部1和所述第三支部3相对所述第二支部2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弯曲,形成第一弯曲部;

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板上还包括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间位置;

所述中间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弯曲,形成第二弯曲部;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和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两两相垂直。

使用时,将支撑板连接于腰带上,使用者穿戴时,令第二支部与腰椎相对应,第一支部和第三支部分别与腰椎两侧的肋骨端部相对应。第一弯曲部令支撑板能够沿人体的宽度方向较好的贴合于腰部,第二弯曲部能够令支撑板沿人体的高度方向较好的贴合于腰部,因此,该支撑板能令使用者穿戴更舒适。

也就是说,通过将支撑板作用于人体的腰部,第二支部用于支撑腰椎,第一支部和第三支部用于支撑腰椎两侧的肋骨端部,到达对使用者腰部的支撑效果;另外,通过将支撑板与腰带连接,用于辅助腰带对腰部的支撑,从而能够提高腰带对使用者的腰部支撑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腰带对于腰椎的支撑强度低,腰带容易变形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弯曲部处处圆滑过渡;和/或,所述第二弯曲部处处圆滑过渡。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弯曲部处处圆滑过渡;或者,所述第二弯曲部处处圆滑过渡;或者,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处处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处处圆滑过渡。从而令支撑板支撑使用者的腰部更舒适,且能够提高支撑板对于腰部的支撑效果和贴合效果,令支撑板对腰部的支撑更有效。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支部1和所述第三支部3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部2的两侧。

以令支撑板作用于腰部时,便于第二支部与人体的腰椎相对应,以令支撑板与腰椎的支撑有效。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

所述第一支部1和所述第二支部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4连接;所述第三支部3和所述第二支部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5连接。

实现了第一支部1和第三支部3分别与第二支部2的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部连接,第二连接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部连接。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5均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间位置。

以便于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应于使用者腰部的中间位置时,支撑板的第二弯曲部与腰部曲线相匹配,从而支撑板的使用更舒适。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支部2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6。

凹槽与腰椎上下两侧的骨头相匹配,能够托住腰椎上下两侧的骨头,并防止第二支部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使用者腰椎上下两侧的骨头形成伤害。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凹槽6处处圆滑过渡。

进一步防止第二支部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对使用者腰椎上下两侧的骨头形成伤害。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二支部2上开设有镂空孔21。

镂空孔21用于容纳腰椎部位的肌肉,令第二支部不会压迫腰椎,使用更健康、安全。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端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端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也就是说,沿支撑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板的投影呈梯形。

使用时,将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也就是说,穿戴时,第一端靠近脊椎,第二端靠近臀骨,更贴合于人体的曲线,进一步提高穿戴的舒适性,增强支撑效果。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生产,且材料为尼龙、ABS等,较软的材质能够针对个人背部之不同形状而制作专属个人之腰椎支撑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腰带组件,所述腰带组件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支撑板,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支撑板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支撑板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腰带组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节约篇幅,该实施例的改进特征同样体现在图1-图5中,因此,结合图1-图5对该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腰带组件,包括所述的支撑板,还包括腰带(图中未显示);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腰带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通过腰带将支撑板固定于人体的腰部,也就是说,通过腰带和支撑板共同作用于腰部,实现对腰部的支撑作用,且支撑板能够提高腰带对腰部的支撑效果。

可选地,腰带上设置有连接袋,支撑板插设于连接袋上,实现了与腰带的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腰带组件具有实施例一所述支撑板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