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输液器从输液容器瓶口滑脱的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363发布日期:2019-07-17 06:00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防止输液器从输液容器瓶口滑脱的卡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输液器从输液容器瓶口滑脱的卡扣装置,属于医疗用品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输液时,先将输液器上的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容器(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瓶口内的橡胶瓶塞中,利用橡胶瓶塞的弹性将瓶塞穿刺器固定住,但在输液过程中经常发生因患者无意间体动或无意识体动导致瓶塞穿刺器被拔出的情况,瓶塞穿刺器掉落地面而被污染。如果患者在病房,那还能及时更换输液器,但是也造成了材料浪费,且较为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如果患者在转运路程中,则有时候无法更换输液器,只能暂停输液,等转运到目的地之后再行更换,而这又会因等待时间过久导致静脉留置针堵塞,需拔除重新扎针,既浪费材料又给病人带来二次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输液器从输液容器瓶口滑脱的卡扣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避免输液器从输液瓶或输液袋口滑脱。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防止输液器从输液容器瓶口滑脱的卡扣装置,包括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穿刺器上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侧面设有至少两个周向均布的卡钩;所述卡扣装置还包括环箍,所述环箍用于箍抱固定在输液容器的瓶口上,所述环箍具有一断口,所述环箍靠近断口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卡槽,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筋,当环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接时,所述凸筋与卡槽相互配合,使环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紧密连接并箍抱固定在输液容器的瓶口上;所述环箍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周向均布设置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钩一一对应并能相互扣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位于凸筋外侧,压紧板与第二端之间构成供第一端插入的插口,所述压紧板的远端向环箍内部弯曲,当环箍的第一端插入插口时,所述压紧板的远端抵紧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导轨,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导轨匹配的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凸筋,并且多个所述凸筋呈等间距分布,相邻凸筋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卡槽之间的距离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为带有切口的管状,所述切口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卡钩主体部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箍整体采用尼龙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箍上设有至少一个薄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箍的内表面上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垫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在瓶塞穿刺器上设置连接座和在输液容器的瓶口上附装环箍,由于连接座带有卡钩,环箍带有卡扣,并且卡钩与卡扣能够扣合连接,从而使得瓶塞穿刺器与输液容器可以连接的非常牢固,有效避免瓶塞穿刺器的脱落问题,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环箍结构设计合理,与连接座上的卡钩连接方便省力,并且后续可以很容易地分离开来,环箍消毒后还可以多次利用,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输液器与输液容器连接前的结构及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输液器与输液容器连接后的结构及应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环箍的闭合状态仰视图。

图4为图3中环箍的张开状态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瓶塞穿刺器、2-连接座、3-卡钩、4-环箍、5-断口、6-第一端、6a-卡槽、6b-导槽、7-第二端、7a-凸筋、8-卡扣、8a-切口、9-压紧板、9a-导轨、10-插口、11-薄壁部、12-防滑垫、13-输液容器、13a-环形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输液器从输液容器瓶口滑脱的卡扣装置,其包括瓶塞穿刺器1,所述瓶塞穿刺器1上固定设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上侧面设有两个周向均布的卡钩3;所述卡扣装置还包括环箍4,所述环箍4用于箍抱固定在输液容器13的瓶口上,所述环箍4具有一断口5,所述环箍4靠近断口5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6和第二端7;所述第一端6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卡槽6a,所述第二端7的外表面上设有一个凸筋7a,当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对接时,所述凸筋7a与卡槽6a相互配合,使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紧密连接并箍抱固定在输液容器13的瓶口上;所述环箍4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周向均布设置的卡扣8,所述卡扣8与所述卡钩3一一对应并能相互扣接。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环箍4箍抱固定在输液容器13的瓶口处,环箍4初始是图4所示的张开状态,通过用手按压环箍4,可以使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对接,然后通过凸筋7a与卡槽6a的配合使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紧密连接起来,从而将环箍4固定在输液容器13的瓶口上;现有输液容器【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瓶口处通常有一圈环形台阶13a,所述环箍4可以与该环形台阶13a配合限位;然后再将瓶塞穿刺器1穿刺进入输液容器13的瓶塞内,调整瓶塞穿刺器1的位置,使连接座2上的两个卡钩3对应穿入环箍4上的两个卡扣8内,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瓶塞穿刺器1从输液容器13上滑脱。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7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与其一体连接的压紧板9,所述压紧板9位于凸筋7a外侧,压紧板9与第二端7之间构成供第一端6插入的插口10,所述压紧板9的远端向环箍4内部弯曲,当环箍4的第一端6插入插口10时,所述压紧板9的远端抵紧所述第一端6的外表面。如此设置,当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对接时,所述压紧板9从外侧压紧环箍4的第一端6,可以使卡槽6a与凸筋7a结合的更紧密,保证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连接的更牢固。

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压紧板9的内表面上设有导轨9a,所述第一端6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导轨9a匹配的导槽6b。如此设置,可以使环箍4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更为准确地对接起来。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7的外表面上只有一个凸筋7a,在实际生产中,所述第二端7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多个凸筋7a,并且多个所述凸筋7a呈等间距分布,相邻凸筋7a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卡槽6a之间的距离一致。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第一端6与第二端7连接的牢固程度。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8为带有切口8a的管状,所述切口8a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卡钩3主体部的外径。如此设置,使得卡扣8在被卡钩3插入时能够弹性张开,方便卡扣8与卡钩3的连接,安装更方便。由于切口8a的开口宽度小于卡钩3主体部的外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卡钩3从卡扣8中脱出。在结束输液后,卡钩3还可以经所述切口8a取出,方便后续处理,环箍4经过消毒后还可以多次利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箍4整体优选采用尼龙塑料制成,尼龙塑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弯曲性良好,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将环箍4安装在输液容器13的瓶口上或从输液容器13的瓶口上拆下来。另外,如图3、图4所示,所述环箍4上设有一个薄壁部11,薄壁部11可以进一步提升环箍4的弯曲性能。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箍4的内表面上设置防滑垫12,这样能够提高环箍4与输液容器13瓶口固定连接时的牢固度。防滑垫12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