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室引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7618发布日期:2019-12-20 20: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室引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室引流架。



背景技术:

脑室体外引流术是在头颅额部钻孔,将引流管置入侧脑室额角,脑脊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手术。脑室体外引流袋的高度,以外耳道为水平线,一般为距外耳道上方15cm,不宜过高或者过低,引流袋用以接收液体以及观察脑脊液引流情况,以便护理人员随时注意观察以保持病人颅内压的稳定,这是脑室体外引流术后的护理重点。临床上,多用胶布或绑带固定在床头或输液架上,既不利于病房管理,护理病人也不方便。且现有的脑室引流架,只能粗略的估计引流袋的高度,无法精确测量病人的水平高度及引流袋应在的高度,从而影响引流效果,影响病人的康复,而且安装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室引流架,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脑室引流架使用,不便于对距离的观察,以及对引流袋等的精确定位,对病人的检查与治疗、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使医护工作者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室引流架,脑室引流架包括主杆、卡槽、挂钩、激光瞄准器、固定架、挂钩卡扣件和激光瞄准器卡扣件,卡槽设置在主杆上,卡槽内从上到下安装有挂钩和激光瞄准器,挂钩与挂钩卡扣件固定连接,激光瞄准器与激光瞄准器卡扣件固定连接,挂钩卡扣件与激光瞄准器卡扣件均可以在卡槽内移动并在合适的位置卡住固定不动,固定架设置在主杆的背面或侧面,固定架用于将脑室引流架与病床的床头板固定。

进一步,位于卡槽两侧的主杆的两个前表面即左侧前面板的表面和右侧前面板的表面设置有角度标识与高度标识,角度标识用于指示病床的背部床面板抬起的水平夹角,高度标识用于指示病人所用引流袋的悬挂高度。

进一步,角度标识与高度标识的刻度单位均为厘米。

进一步,主杆的形状为空腔朝前开口状,主杆的背面左侧向前并卷曲向右侧延伸形成左侧前面板,主杆的背面右侧向前并卷曲向左侧延伸形成右侧前面板。

进一步,挂钩卡扣件的具体构造为包含卡扣部件一与卡扣部件二,卡扣部件一的表面宽度大于卡槽宽度,卡扣部件一的背面设置有宽度略小于卡槽宽度的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往主杆的背面方向设置有宽度大于第一突出部宽度的第二突出部,从第二突出部的边缘延伸出两条彼此分离的第一弹性条,第一弹性条的末端均设有向左侧前面板的边缘和右侧前面板的边缘突出的第一卡头,第一突出部的中段设有对称的两个凹坑,卡扣部件二的表面宽度大于卡槽宽度,卡扣部件二的背面设置有突起部,突起部位于两条第一弹性条之间,卡扣部件二向卡扣部件一延伸出两条夹持第一突出部的第二弹性条,二弹性条的末端均设有向凹坑突出的第二卡头,左侧前面板的边缘设置有锯齿形槽,右侧前面板的边缘设置有锯齿形槽,在第二突出部往主杆的背面方向设置有宽度大于卡槽宽度的第三突出部。进一步,激光瞄准器卡扣件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的构造相同。

进一步,挂钩卡扣件的具体构造为包含有宽度大于卡槽宽度的内卡件以及宽度大于卡槽宽度的外卡件,内卡件位于主杆的空腔内,内卡件与外卡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卡件设置有螺纹孔,外卡件通过一个螺钉插入内卡件的螺纹孔中,或者,外卡件设置有螺纹孔,内卡件通过一个螺钉插入外卡件的螺纹孔中。进一步,激光瞄准器卡扣件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的构造相同。

进一步,挂钩卡扣件的具体构造为包含有相互配合的上盖件与下盖件以及弯弓形弹片,下盖件位于主杆的空腔内,上盖件包含上盖板、推板和插板,上盖板位于主杆的空腔之外,插板与推板平行地设置在上盖板的背面,插板的末端有勾状突出部,推板的垂直长度小于插板的垂直长度,下盖件包含下盖板、左挡片、右挡片、挂片部、前挡片、插板通孔,下盖板的表面设置左挡片、右挡片、挂片部以及前挡片,左挡片与挂片部之间有空隙,右挡片与挂片部之间有空隙,挂片部位于左挡片与右挡片之间,插板通孔位于挂片部与前挡片之间,插板通孔用于上盖件的插板穿过,插板末端的勾状突出部用于当插板穿过插板通孔后相对地固定住上盖件与下盖件,弯弓形弹片安装在下盖件上,弯弓形弹片包括左端部、右端部与上顶部,左端部和右端部均为形状向上开口的凹形,左端部延伸并穿过左挡片与挂片部之间的空隙到上项部,上顶部跨过挂片部并穿过右挡片与挂片部之间的空隙延伸至右端部,前后推动上盖件时,插板在插板通孔中可前后滑移,向前推动上盖件时,上盖件的推板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向后推动上盖件时,上盖件的推板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的右端部。在左侧前面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相配合的左锯齿形槽,或者,在右侧前面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相配合的右锯齿形槽,进一步,激光瞄准器卡扣件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的构造相同。当插板穿过插板通孔时,左挡片、右挡片及前挡片支撑前上盖板,以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弯弓形弹片的空腔。且上盖件与下盖件组合后的两侧可供左侧前面板与右侧前面板沿侧边穿过。

进一步,脑室引流架上安装有水平仪。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精确测量病人的水平高度及引流袋应在的高度,保证引流效果,促进病人的康复,而且安装简便,能方便医护工作者对病人进行的医疗护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卡扣部件一的背面有第一突出部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结合了第二突出部、第一弹性条及第三突出部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卡扣部件二的背面有突起部及第二弹性条的示意图;

图5是图一中将卡扣部件一与卡扣部件二结合后且第一卡头卡入锯齿形槽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主杆含有锯齿形槽的部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至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上盖件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后视图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投影图示意图;

图11是图8的右视图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下盖析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示意图;

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15是图12的右视图示意图;

图16是下盖件装上弯弓形弹片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杆,2-卡槽,3-挂钩,4-激光瞄准器,5-固定架,6-挂钩卡扣件,601-内卡件,602-外卡件,61-卡扣部件一,610-卡扣部件一的表面,611-第一突出部,612-第二突出部,613-第一弹性条,6131-第一卡头,614-凹坑,615-第三突出部,62-卡扣部件二,620-卡扣部件二的表面,621-突起部,622-第二弹性条,6221-第二卡头631-上盖件,6311-上盖板,6312-推板,6313-插板,6314-勾状突出部,632-下盖件,6321-下盖板,6322-左挡片,6323-右挡片,6324-挂片部,6325-前挡片,6326-插板通孔,7-激光瞄准器卡扣件,8-左侧前面板,81-左锯齿形槽,9-右侧前面板,91-右锯齿形槽,10-角度标识,11-高度标识,12-弯弓形弹片,121-左端部,122-右端部,123-上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该脑室引流架包括主杆1、卡槽2、挂钩3、激光瞄准器4、固定架5、挂钩卡扣件6和激光瞄准器卡扣件7,卡槽2设置在主杆1上,卡槽2内从上到下安装有挂钩3和激光瞄准器4,挂钩3与挂钩卡扣件6固定连接,激光瞄准器4与激光瞄准器卡扣件7固定连接,挂钩卡扣件6与激光瞄准器卡扣件7均可以在卡槽2内移动并在合适的位置卡住固定不动,固定架5设置在主杆1的背面或侧面,固定架用于将脑室引流架与病床的床头板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脑室引流架主杆中央设有卡槽,卡槽内镶嵌活动式的激光瞄准器和移动式的挂钩,激光瞄准器可随床头角度的大小改变而进行升降,移动式的挂钩主要用于挂脑室引流袋。主杆总长度可以为60cm左右,利用激光瞄准器在卡槽里上下移动,找到外耳道的位置后,在激光瞄准器以上15厘米左右的位置确定引流袋的高度,还可不断地根据病人体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引流袋的高度,使引流袋与外耳道水平的高度适中处于同一水平,避免引流袋的位置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引流不畅,有利于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

进一步,位于卡槽2两侧的主杆1的两个前表面即左侧前面板8的表面和右侧前面板9的表面设置有角度标识10与高度标识11,角度标识10用于指示病床的背部床面板抬起的水平夹角,高度标识11用于指示病人所用引流袋的悬挂高度。

由于病人的上半身抬起高度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那么,在主杆的左侧可设置10°-40°角度标识,方便观察床头角度,主杆的右侧为厘米单位的高度标识。主杆背部设有固定架,可将脑室引流架固定在床头,也可以将固定架设计在主杆的侧边位置。主杆上设有这样的标尺,可直观地更精确地显示床头角度及准确定位外耳道水平的位置。可根据病人体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引流袋的高度,使引流袋与外耳道水平的高度适中处于同一水平,避免引流袋的位置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引流不畅,有利于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角度标识10与高度标识11的刻度单位均为厘米。

进一步,主杆1的形状为空腔朝前开口状,主杆1的背面左侧向前并卷曲向右侧延伸形成左侧前面板8,主杆1的背面右侧向前并卷曲向左侧延伸形成右侧前面板9。

进一步,挂钩卡扣件6的具体构造为包含卡扣部件一61与卡扣部件二62,卡扣部件一61的表面610宽度大于卡槽2宽度,卡扣部件一61的背面设置有宽度略小于卡槽2宽度的第一突出部611,第一突出部611往主杆1的背面方向设置有宽度大于第一突出部611宽度的第二突出部612,从第二突出部612的边缘延伸出两条彼此分离的第一弹性条613,第一弹性条613的末端均设有向左侧前面板8的边缘和右侧前面板9的边缘突出的第一卡头6131,第一突出部611的中段设有对称的两个凹坑614,卡扣部件二62的表面620宽度大于卡槽2宽度,卡扣部件二62的背面设置有突起部621,突起部621位于两条第一弹性条613之间,卡扣部件二62向卡扣部件一61延伸出两条夹持第一突出部611的第二弹性条622,二弹性条622的末端均设有向凹坑614突出的第二卡头6221,左侧前面板8的边缘设置有左锯齿形槽81,右侧前面板9的边缘设置有右锯齿形槽91,在第二突出部612往主杆1的背面方向设置有宽度大于卡槽2宽度的第三突出部615。

进一步,激光瞄准器卡扣件7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6的构造相同。

以上的激光瞄准器卡扣件7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6的构造中,卡扣部件二与卡扣部件一的配合效果好,当卡扣部件二与卡扣部件一是合在一起时,可以将它们方便顺滑地地卡槽中进行推移,推移到护理人员所需要的位置时,将卡扣部件二向下拉,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由于宽度差,使得卡扣部件二的第二弹性条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间的凹陷处滑动,卡扣部件二的第二卡头就会卡在两个凸坑中,而卡扣部件二的突起部也跟随着卡扣部件向下滑移,由于突起部是在卡扣部件一的两条第一弹性条之间,突起部滑动到第一弹性条的端部时,突起部将两边的第一弹性条撑向两边,第一弹性条的第一卡头卡在左锯齿槽和右锯齿槽中,第一弹性条不能发生弹性变形,而第三突出部使得激光瞄准器卡扣件以及挂钩卡扣件不会从卡槽中向外脱落。

以上这样设置,使得在激光瞄准器卡扣件以及挂钩卡扣件上的激光瞄准器和引流袋就能被牢固地固定,而不会发生滑移。十分方便护理人员将挂钩与激光瞄准器在卡槽中进行移动和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挂钩卡扣件6的具体构造为包含有宽度大于卡槽2宽度的内卡件601以及宽度大于卡槽2宽度的外卡件602,内卡件601位于主杆1的空腔内,内卡件601与外卡件6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卡件601设置有螺纹孔,外卡件602通过一个螺钉插入内卡件601的螺纹孔中,或者,外卡件602设置有螺纹孔,内卡件601通过一个螺钉插入外卡件602的螺纹孔中。

进一步,激光瞄准器卡扣件7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6的构造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有实施例1的优点外,激光瞄准器卡扣件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的构造比较简单,也能达到实施例一中的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8至16所示,挂钩卡扣件6的具体构造为包含有相互配合的上盖件631与下盖件632以及弯弓形弹片12,所述下盖件632位于所述主杆1的空腔内,所述上盖件631包含上盖板6311、推板6312和插板6313,所述上盖板6311位于所述主杆1的空腔之外,所述插板6313与所述推板6312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上盖板6311的背面,插板6313的末端有勾状突出部6314,推板6312的垂直长度小于插板6313的垂直长度,下盖件632包含下盖板6321、左挡片6322、右挡片6323、挂片部6324、前挡片6325、插板通孔6326,下盖板的表面设置左挡片6322、右挡片6323、挂片部6324以及前挡片6325,左挡片6322与挂片部6324之间有空隙,右挡片6323与挂片部6324之间有空隙,挂片部6324位于左挡片6322与右挡片6323之间,插板通孔6326位于挂片部6324与前挡片6325之间,插板通孔6326用于上盖件631的插板6313穿过,插板6313末端的勾状突出部6314用于当插板6313穿过插板通孔6326后相对地固定住上盖件631与下盖件632,弯弓形弹片12安装在下盖件632上,弯弓形弹片12包括左端部121、右端部122与上顶部123,左端部121和右端部122均为形状向上开口的凹形,左端部121延伸并穿过左挡片6322与挂片部6324之间的空隙到上项部123,上顶部123跨过挂片部6324并穿过右挡片6323与挂片部6324之间的空隙延伸至右端部122,前后推动上盖件631时,插板6313在插板通孔6326中可前后滑移,向前推动上盖件631时,上盖件631的推板6312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12的左端部121,向后推动上盖件631时,上盖件631的推板6312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12的右端部122。在左侧前面板8的边缘设置有与弯弓形弹片12的左端部121和右端部122相配合的左锯齿形槽81,或者,在右侧前面板9的边缘设置有与弯弓形弹片12的左端部121和右端部122相配合的右锯齿形槽91。锯齿形槽设计于右还是左侧前面板,这个取决于左端部与右端部朝向右侧还是左侧前面板。进一步,激光瞄准器卡扣件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的构造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有实施例1的优点外,激光瞄准器卡扣件的构造与挂钩卡扣件的构造比较简单,也能达到实施例一中的效果。而且只需要在在左侧前面板的边缘或者右侧前面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相配合的锯齿形槽,不需要在左侧前面板和右侧前面板同时设置锯齿形槽。向前推动上盖件时,上盖件的推板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左端部向内缩进,本来是契合在锯齿形槽内的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并从锯齿形槽中滑脱入上盖件与下盖件之间构成的空腔中,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也由于推动的力量而不得不向前移动,这些弯弓形弹片的“移动与滑脱”原因在于其有一定的弹性变量,会发生一定的形变。由于插板穿过插板通孔,这种推动的力量亦使得上盖件带动着下盖件一并向前运动,在需要停止的位置停下时,不再推动时,推板回归,不再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的左端部,左端部与右端部均契合入相应的锯齿形槽中,以固定住上盖件与下盖件不再滑动,当向后推动上盖件时,上盖件的推板碰触推压弯弓形弹片的右端部,过程与向前推动上盖件相同。

以上的“前、后、左、右”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两两配合的部件里也是成对出现的,并非是对整个技术的绝对的约束。

进一步,以上实施例中,脑室引流架上安装有水平仪。水平仪可以确保主杆与地面精确地垂直。更有利于保证计算出来的高度和距离的精确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脑室引流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