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7612发布日期:2019-12-20 20:1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吸引器附属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医疗手术中,吸引器是最常用的手术工具之一。其作用主要为清除手术野内的血液及污物,保持手术野干净。此外,使用吸引器辅助进行“边切边吸”的方式清除病变的组织(如肿瘤)也是外科医生常用的手段。但吸引器只能清除组织,无法保留标本,手术中常常需要暂停吸引,再使用其他器械(如取瘤钳)留取术中标本送病理。术后也只能选取术中切除的较大块病变组织送检,无法获得完整病变组织。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医用吸引器两大类:

1.普通吸引器:这种吸引器由负压吸引瓶+普通吸引管组成。是目前手术中最常使用的吸引装置。缺点是,吸引管直接连接封闭的吸引瓶,吸引瓶作为收集废物使用,不能分离液体及组织。

2.血液回收吸引器:其在普通吸引器的结构上安装离心装置,起到分离可重复使用的血液的目的。用于术中血液的回收,自体输血。其缺点为造价贵且不能随时拆卸获取固体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包括盒盖、盒体、吸引管和负压瓶连接管,盒体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盖与盒体敞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盒体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与吸引管连接并连通,另一个腔室与负压瓶连接管连接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盒盖与盒体连接之后,负压瓶连接管连接负压瓶,负压瓶的负压吸力使吸引管实现清除手术内的血液、组织及污物等物质,并将吸引出的物质吸入盒体内;盒体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体与盒盖连接之后,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吸引管吸引出的物质;盒体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吸引管吸引出的物质进入一个腔室,该隔断实现将盒体内的物质进行固液分离的目的,分离出的液体通过隔断进入另一个腔室然后经负压瓶连接管排出,固体留在原腔室内;当需要获取固体组织时,只需要将盒体与盒盖分离,便可方便直接的获取固体组织,本吸引器附件可直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与负压瓶之间,在获取固体组织时方便直接,安装和拆卸也方便简单,获取固体组织时无需更换正在使用的吸引装置,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吸引器均可兼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盒盖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位于一个腔室的一侧,出口位于另一个腔室的一侧;入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吸引管,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负压瓶连接管,且负压瓶连接管的一端从出口伸入至另一个腔室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入口和出口设置在盒盖上,且通过入口与出口分别连接吸引管和负压瓶连接管,方便拆卸和安装盒体,拆卸盒体时不会对吸引管和负压瓶连接管产生影响,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通过负压瓶连接管的一端从另一个腔室的上部伸入至下部,使得负压瓶连接管伸入盒内,可及时将分离出的液体经负压瓶连接管排出,以避免液体淤积影响取出盒内标本。

进一步,入口呈喇叭状,入口的小口端靠近盒体,且入口的小口端的直径小于吸引管的直径,入口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吸引管的直径;吸引管从入口的大口端插入入口的小口端,吸引管与入口的小口端过盈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呈喇叭状的入口,便于吸引管与入口的连接,方便安装,且入口的小口端的直径小于吸引管的直径可以保证吸引管挤入入口的小口端后与入口的小口端过盈配合,满足密封性要求。

进一步,入口呈直筒状,且入口的直径大于吸引管的直径;吸引管紧密套设在入口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筒状的入口且入口的直径大于吸引管的直径,吸引管套设在入口的外围时,可以满足密封性要求。

进一步,负压瓶连接管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负压瓶连接管从出口插入至盒体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负压瓶连接管的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当负压瓶连接管插入出口时可以保证满足密封性的要求。

进一步,盒盖与盒体螺纹连接,且在盒盖内侧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盒盖与盒体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拧入和拧出,可以实现方便的安装和拆卸盒体,而在盒盖内侧设置密封圈可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性。

进一步,隔断为筛网隔断,筛网隔断的网眼直径为吸引管直径的1/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筛网隔断网眼的大小可以根据使用吸引管或吸引头的直径分不同的型号,网眼太大则固体物质存留不住,网眼太小则易堵塞:网眼大小设计为为吸引头直径1/3。这样可以使进入吸引器的液体都通过网眼进入出口侧的腔室内,同时大于吸引头直径1/3的固体物质将无法通过而存留于入口侧腔室内。

进一步,还包括恒温加热器,恒温加热器上设有凹槽,盒体置于凹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于需要保存活性的组织样品,通过设置恒温加热器,并将盒体置于恒温加热器中,在使用吸附器进行吸附时,可以保证吸附出的组织经固液分离留存在盒体中的同时还能保证组织活性,提高对送检组织检测的精确性。

进一步,入口和出口的材质为硬塑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入口和出口的材质使用硬塑料,可以实现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吸引管和负压瓶连接管时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引器附件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引器附件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盒盖,11、入口,12、出口,2、盒体,3、吸引管,4、负压瓶连接管,5、隔断,6、恒温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包括盒盖1、盒体2、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盒体2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盖1与盒体2敞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盒体2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5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与吸引管3连接并连通,另一个腔室与负压瓶连接管4连接并连通。其中,本吸引器附件通过负压瓶连接管4与负压瓶连接。

优选的,盒盖1与盒体2螺纹连接,且在盒盖1内侧设有密封圈,盒盖1与盒体2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拧入和拧出,可以实现方便的安装和拆卸盒体2,而在盒盖1内侧设置密封圈可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性。盒盖1与盒体2连接之后,负压瓶连接管4连接负压瓶,负压瓶的负压吸力使吸引管3实现清除手术内的血液、组织及污物等物质,并将吸引出的物质吸入盒体2内;盒体2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体2与盒盖1连接之后,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吸引管3吸引出的物质;盒体2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5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吸引管3吸引出的物质进入一个腔室,该隔断5实现将盒体2内的物质进行固液分离的目的,分离出的液体通过隔断5进入另一个腔室然后经负压瓶连接管4排出,固体留在原腔室内;当需要获取固体组织时,只需要将盒体2与盒盖1分离,便可方便直接的获取固体组织,本吸引器附件可直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3与负压瓶之间,在获取固体组织时方便直接,安装和拆卸也方便简单,获取固体组织时无需更换正在使用的吸引装置,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吸引器均可兼容。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盒盖1上设有入口11和出口12,入口11位于一个腔室的一侧,出口12位于另一个腔室的一侧;入口11处可拆卸连接有吸引管3,出口12处可拆卸连接有负压瓶连接管4,且负压瓶连接管4的一端从出口12伸入至另一个腔室的下部。

入口11和出口12设置在盒盖1上,且通过入口11与出口12分别连接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方便拆卸和安装盒体2,拆卸盒体2时不会对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产生影响,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通过负压瓶连接管4的一端从另一个腔室的上部伸入至下部,使得负压瓶连接管4伸入盒内,可及时将分离出的液体经负压瓶连接管4排出,以避免液体淤积影响取出盒内标本。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入口11呈喇叭状,入口11的小口端靠近盒体2,且入口11的小口端的直径小于吸引管3的直径,入口11的大口端的直径大于吸引管3的直径;吸引管3从入口11的大口端插入入口11的小口端,吸引管3与入口11的小口端过盈配合。

呈喇叭状的入口11,便于吸引管3与入口11的连接,方便安装,且入口11的小口端的直径小于吸引管3的直径可以保证吸引管3挤入入口11的小口端后与入口11的小口端过盈配合,满足密封性要求,且可以避免接口处管腔狭窄导致阻塞。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负压瓶连接管4的直径大于出口12的直径;负压瓶连接管4从出口12插入至盒体2的下部。

通过设置负压瓶连接管4的直径大于出口12的直径,当负压瓶连接管4插入出口12时可以保证满足密封性的要求。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隔断5为筛网隔断5,筛网隔断5网眼的大小可以根据使用吸引管3或吸引头的直径分不同的型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筛网隔断5的网眼直径为吸引管3直径的1/3。网眼太大则固体物质存留不住,网眼太小则易堵塞:网眼大小设计为为吸引头直径1/3。这样可以使进入吸引器的液体都通过网眼进入出口12一侧的腔室内,同时大于吸引头直径1/3的固体物质将无法通过而存留于入口11一侧腔室内。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入口11和出口12的材质为硬塑料。

通过入口11和出口12的材质使用硬塑料,可以实现入口11和出口12分别连接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时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盒盖和盒体均为圆筒状,盒盖的半径为4cm,盒体的高度为6cm,盒体的半径为3.5cm,入口和出口外径为7mm,内径为5mm,入口和出口高出盒盖的高度为2cm,负压瓶连接管伸入盒体的长度为5cm,网眼的直径为2mm/3mm/4mm。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吸引器附件可直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3与负压瓶之间,在获取固体组织时方便直接,安装和拆卸也方便简单,获取固体组织时无需更换正在使用的吸引装置,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吸引器均可兼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包括盒盖1、盒体2、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盒体2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盖1与盒体2敞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盒体2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5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与吸引管3连接并连通,另一个腔室与负压瓶连接管4连接并连通。其中,本吸引器附件通过负压瓶连接管4与负压瓶连接。

优选的,盒盖1与盒体2螺纹连接,且在盒盖1内侧设有密封圈,盒盖1与盒体2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拧入和拧出,可以实现方便的安装和拆卸盒体2,而在盒盖1内侧设置密封圈可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性。盒盖1与盒体2连接之后,负压瓶连接管4连接负压瓶,负压瓶的负压吸力使吸引管3实现清除手术内的血液、组织及污物等物质,并将吸引出的物质吸入盒体2内;盒体2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体2与盒盖1连接之后,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吸引管3吸引出的物质;盒体2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5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吸引管3吸引出的物质进入一个腔室,该隔断5实现将盒体2内的物质进行固液分离的目的,分离出的液体通过隔断5进入另一个腔室然后经负压瓶连接管4排出,固体留在原腔室内;当需要获取固体组织时,只需要将盒体2与盒盖1分离,便可方便直接的获取固体组织,本吸引器附件可直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3与负压瓶之间,在获取固体组织时方便直接,安装和拆卸也方便简单,获取固体组织时无需更换正在使用的吸引装置,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吸引器均可兼容。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盒盖1上设有入口11和出口12,入口11位于一个腔室的一侧,出口12位于另一个腔室的一侧;入口11处可拆卸连接有吸引管3,出口12处可拆卸连接有负压瓶连接管4,且负压瓶连接管4的一端从出口12伸入至另一个腔室的下部。

入口11和出口12设置在盒盖1上,且通过入口11与出口12分别连接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方便拆卸和安装盒体2,拆卸盒体2时不会对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产生影响,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通过负压瓶连接管4的一端从另一个腔室的上部伸入至下部,使得负压瓶连接管4伸入盒内,可及时将分离出的液体经负压瓶连接管4排出,以避免液体淤积影响取出盒内标本。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入口11呈直筒状,且入口11的直径大于吸引管3的直径;吸引管3紧密套设在入口11上。

直筒状的入口11且入口11的直径大于吸引管3的直径,吸引管3套设在入口11的外围时,可以满足密封性要求。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负压瓶连接管4的直径大于出口12的直径;负压瓶连接管4从出口12插入至盒体2的下部。

通过设置负压瓶连接管4的直径大于出口12的直径,当负压瓶连接管4插入出口12时可以保证满足密封性的要求。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隔断5为筛网隔断5,筛网隔断5网眼的大小可以根据使用吸引管3或吸引头的直径分不同的型号,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筛网隔断5的网眼直径为吸引管3直径的1/3。网眼太大则固体物质存留不住,网眼太小则易堵塞:网眼大小设计为为吸引头直径1/3。这样可以使进入吸引器的液体都通过网眼进入出口12侧的腔室内,同时大于吸引头直径1/3的固体物质将无法通过而存留于入口11侧腔室内。

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入口11和出口12的材质为硬塑料。

通过入口11和出口12的材质使用硬塑料,可以实现入口11和出口12分别连接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时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盒盖和盒体均为圆筒状,盒盖的半径为4cm,盒体的高度为6cm,盒体的半径为3.5cm,入口和出口外径为7mm,内径为5mm,入口和出口高出盒盖的高度为2cm,负压瓶连接管伸入盒体的长度为5cm,网眼的直径为2mm/3mm/4mm。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吸引器附件可直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3与负压瓶之间,在获取固体组织时方便直接,安装和拆卸也方便简单,获取固体组织时无需更换正在使用的吸引装置,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吸引器均可兼容。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恒温加热器6,恒温加热器6上设有凹槽,盒体2置于凹槽内。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具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全部有益效果,且对于需要保存活性的组织样品,通过设置恒温加热器6,并将盒体2置于恒温加热器6中,在使用吸附器进行吸附时,可以保证吸附出的组织经固液分离留存在盒体2中的同时还能保证组织活性,提高对送检组织检测的精确性。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吸引器附件,包括盒盖1、盒体2、吸引管3和负压瓶连接管4,盒体2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盖1与盒体2敞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盒体2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5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与吸引管3连接并连通,另一个腔室与负压瓶连接管4连接并连通。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盒盖1与盒体2连接之后,负压瓶连接管4连接负压瓶,负压瓶的负压吸力使吸引管3实现清除手术内的血液、组织及污物等物质,并将吸引出的物质吸入盒体2内;盒体2为一端敞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盒体2与盒盖1连接之后,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吸引管3吸引出的物质;盒体2的内腔被一用于固液分离的隔断5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吸引管3吸引出的物质进入一个腔室,该隔断5实现将盒体2内的物质进行固液分离的目的,分离出的液体通过隔断5进入另一个腔室然后经负压瓶连接管4排出,固体留在原腔室内;当需要获取固体组织时,只需要将盒体2与盒盖1分离,便可方便直接的获取固体组织,本吸引器附件可直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3与负压瓶之间,在获取固体组织时方便直接,安装和拆卸也方便简单,获取固体组织时无需更换正在使用的吸引装置,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手术操作进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吸引器均可兼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