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撑托把手的肘关节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7181发布日期:2019-11-19 20:3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撑托把手的肘关节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撑托把手的肘关节矫正器。



背景技术:

肘关节韧带扭伤、关节松脱关节术后或骨折术后,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肘关节矫正器,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是,现有的肘关节矫正器固定不牢靠,扣件易滑动,而且穿戴者进行手臂屈伸时,仅仅通过扣件的固定位置为支点进行发力,长时间容易造成手臂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撑托把手的肘关节矫正器,使用时,可以用手掌握住撑托把手,避免扣件的滑脱,同时也增加手臂施力的支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撑托把手的肘关节矫正器,包括支架、推转钮、支架槽、撑托把手和扣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推转钮的内部,所述下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推转钮的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撑托把手,所述支架槽内侧与所述扣件连接,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架槽和所述扣件分别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支架槽内侧分别与一个所述扣件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卡槽,所述支架槽上连接有第一弹性卡子,所述第一弹性卡子在释放状态时卡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卡槽内,在拉起状态时在所述长条形通孔内滑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卡子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所述支架槽上连接的所述第一弹性卡子与所述推转钮的距离和其上连接的所述扣件与所述推转钮的距离相比较,为更近,并且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所述支架槽上连接的所述第一弹性卡子和其上连接的所述扣件的间距大于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所述第一通孔卡槽距离相应支架的末端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推转钮内设置有圆周形通孔,所述圆周形通孔上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卡槽,所述推转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卡子,所述第二弹性卡子在释放状态时卡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卡槽内,在压下状态时在所述圆周形通孔内滑动,所述推转钮上还设置有支架锁扣和锁槽,所述支架锁扣在所述锁槽内滑动,所述支架锁扣向下滑动时所述上支架固定于所述推转钮内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卡槽的间距为15°,伸直时,前侧的所述第二弹性卡子的滑动范围为0~105°,屈曲时,后侧的所述第二弹性卡子的滑动范围为0~120°,屈曲时所述0°的第二通孔卡槽位于伸直时所述105°的第二通孔卡槽后,锁止时,所述支架锁扣(12)的作用范围为0~90°,对应的范围为伸直时75°~屈曲时45°。

优选的,所述扣件还包括绑带环和绑带,所述绑带环设置于支架槽的两侧,位于所述扣件的外侧,所述绑带穿设于所述绑带环内,所述绑带整体为尼龙搭扣的绒面设计,两端相应设置有勾面。

优选的,还包括吊带环和吊带,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所述支架槽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吊带环,所述吊带穿设于所述吊带环内。

优选的,所述扣件采用可弯曲的材质,所述推转钮和所述扣件的内侧设置有pu泡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1.撑托把手提供支点,使手臂施力更均匀,避免扣件的滑脱。

2.屈伸范围调节精度高,支架可切换为固定或活动状态。

3.扣件贴合人体,防滑设计,避免移位。

4.扣件在手臂上的固定位置可调节,提高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转钮的刻度示意图。

图中,1为推转钮;2为支架槽;3为撑托把手;4为扣件;5为上支架;6为下支架;7为长条形通孔;8为第一通孔卡槽;9为第一弹性卡子;10为第二通孔卡槽;11为第二弹性卡子;12为支架锁扣;13为锁槽;14为绑带环;15为绑带;16为吊带环;17为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撑托把手的肘关节矫正器,包括支架、推转钮1、支架槽2、撑托把手3和扣件4,支架包括上支架5和下支架6,上支架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推转钮1的内部,下支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转钮1的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托把手3,支架槽2内侧与扣件4连接,上支架5和下支架6分别连接于支架槽2内。穿戴者可以以推转钮1为支点实现手臂的屈伸。撑托把手3提供一个额外的手臂支撑和发力的支点,可以避免扣件4的滑脱,为扣件4提供一个反向的支撑力,同时使手臂更容易发力,减少长时间使用的疲劳感。

支架槽2和扣件4分别设置有四个,每个支架槽2内侧分别与一个扣件4连接,支架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7,长条形通孔7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卡槽8,支架槽2上连接有第一弹性卡子9,第一弹性卡子9在释放状态时卡设于第一通孔卡槽8内,在拉起状态时在长条形通孔7内滑动,上支架5和下支架6分别通过第一弹性卡子9连接于两个支架槽2内。同一支架上的扣件4的间距可以调节,使本实用新型在不同体型的穿戴者身上都能得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支架槽2上连接的第一弹性卡子9与推转钮1的距离和其上连接的扣件4与推转钮1的距离相比较,为更近,并且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支架槽2上连接的第一弹性卡子9和其上连接的扣件4的间距大于最上侧和最下侧的第一通孔卡槽8距离相应支架的末端的距离。第一弹性卡子8和扣件4的错位设计可以加大同一支架上两个扣件4的间距,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当第一弹性卡子8卡设于最上侧和最下侧的第一通孔卡槽8时,则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整体长度的加长,加大扣件4的间距。

如图2所示,推转钮1内设置有圆周形通孔,圆周形通孔上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卡槽10,推转钮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卡子11,第二弹性卡子11在释放状态时卡设于第二通孔卡槽10内,在压下状态时在圆周形通孔内滑动,推转钮1上还设置有支架锁扣12和锁槽13,支架锁扣12在锁槽13内滑动,支架锁扣12向下滑动时上支架5固定于推转钮1内部。通过调节两侧的第二弹性卡子11所卡设的第二通孔卡槽10的间距,即可以限制穿戴本实用新型的手臂的屈伸范围,滑动支架锁扣12至锁止位置可以实现支架在某一角度的固定。

第二通孔卡槽10的间距为15°,伸直时,前侧的第二弹性卡子11的滑动范围为0~105°,屈曲时,后侧的第二弹性卡子11的滑动范围为0~120°,屈曲时0°的第二通孔卡槽10位于伸直时105°的第二通孔卡槽10后,锁止时,支架锁扣12的作用范围为0~90°,对应的范围为伸直时75°~屈曲时45°。第二通孔卡槽10的间距的精度高,可以根据康复情况实现对于手臂的屈伸范围的精确调节,加快康复进程。

扣件4还包括绑带环14和绑带15,绑带环14设置于支架槽2的两侧,位于扣件4的外侧,绑带15穿设于绑带环14内,绑带15整体为尼龙搭扣的绒面设计,两端相应设置有勾面。通过一端的尼龙搭扣将绑带15固定于一侧的绑带环14,调节绑带15使其将扣件4固定于手臂上后,将另一端黏贴于绑带15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吊带环16和吊带17,最上侧和最下侧的支架槽2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吊带环16,吊带17穿设于吊带环16内。当需要固定手臂时,增加吊带17设计可以减少肘关节周边的压力。

扣件4采用可弯曲的材质,推转钮1和扣件4的内侧设置有pu泡棉。扣件4可以紧贴手臂皮肤,结合pu泡棉的防滑设计,可以减少扣件4的移位,并且柔软透气。

本实用新型的过程原理为:穿戴本实用新型时,先通过第二弹性卡子11调节好上支架5的转动范围,并滑动支架锁扣12至锁止位置,然后根据个人的体型调整扣件4固定于手臂的位置,将扣件4弯曲贴合于手臂,并用绑带16固定,最后可以选择解除锁止状态,使手臂在设置的范围内屈伸,或者将吊带17绕过手臂,辅助手臂在某个角度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