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的理敷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5659发布日期:2019-10-09 01:3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热的理敷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可加热的理敷包。



背景技术:

理敷包是将加入药材的袋子放在患处进行热敷或冷敷,以达到治疗或养生的目的。现有的理敷包加热部件与药包集成于一体,不便于对加热部件或药包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热的理敷包,解决现有理敷包加热效果不理想,药包、加热部件更换不便的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加热的理敷包,包括套袋、药包、加热垫、控制器;所述套袋的其中一面上设置开口,套袋的侧边设置通孔;所述的药包和加热垫可拆卸地叠加放置于套袋内;所述的加热垫内铺设有碳纤维加热丝,加热垫的外保护层为防水绝缘材料,加热垫的一端设置有带插接头的电线,电线通过通孔伸出套袋外;控制器通过插接头与加热垫连接;所述控制器上包括开关、温度调节旋钮、指示灯。

所述药包内放入药材后缝制成栅格状的囊。

所述药包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魔术贴I,加热垫通过魔术贴I与药包连接。

所述的温度调节旋钮设置九个档位。

所述套袋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带。

优先地,所述固定带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I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设置相对于套袋可拆卸的药包和加热垫,并且药包和加热垫相互独立,便于药包或加热垫的更换。

2. 药包内放入药材后缝制成栅格状的囊,避免药材聚拢到一处,使药包内的药材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理敷包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理敷包靠身体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理敷包远离身体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药包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套袋,2-药包,21-囊,22-魔术贴I,3-加热垫,4-控制器,41-开关,42-温度调节旋钮,43-指示灯,5-开口,6-通孔,7-加热丝,8-插接头,9-魔术贴II,10-固定带,11-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可加热的理敷包,包括套袋1、药包2、加热垫3、控制器4;所述套袋1的其中一面上设置开口5,套袋1的侧边设置通孔6;所述的药包2和加热垫3可拆卸地叠加放置于套袋1内;所述的加热垫3内铺设有碳纤维加热丝7,加热垫的外保护层为防水绝缘材料,加热垫3的一端设置有带插接头8的电线11,电线11通过通孔6伸出套袋外;控制器4通过插接头8与加热垫连接;所述控制器4上包括开关41、温度调节旋钮42、指示灯43。设置相对于套袋1可拆卸的药包2和加热垫3,并且药包和加热垫相互独立,便于药包2或加热垫3的更换。

所述药包2内放入药材后缝制成栅格状的囊21,避免药材聚拢到一处,使药包内的药材分布均匀。

所述药包2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魔术贴I22,加热垫3通过魔术贴I22与药包2连接,可保持加热垫3与魔术贴I22的相对位置恒定,避免加热垫与魔术贴发生相对移动后,加热垫3直接靠向人体从而导致不仅降低对药包的加热效率,而且引起人体皮肤过热的问题。

所述的温度调节旋钮42设置九个档位,可根据个人的体感温度调节适宜的温度。

在所述套袋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带10,两条固定带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卡扣连接或者是手动捆绑。

所述固定带10具有弹性;固定带10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II9,设置带魔术贴II9的具有弹性的固定带,不仅可以适应于不同人体部位对固定带10长度的要求,而且避免因固定带10过长导致线条混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加热垫3通过魔术贴I22与药包2粘贴固定,再从开口5一起放入套袋1内,加热垫3的电线11从通孔6穿出,并通过插接头8与控制器4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4的插头接通电源,打开开关41,根据皮肤感受通过温度调节旋钮42调节至合适的档位,档位从1-9呈逐渐升温的趋势;将理敷包敷于患处,设有开口5的一面与身体接触,药包2靠近身体,加热垫3位于药包2外侧不与人体接触,加热垫3内的碳纤维加热丝7发热从而给药包2加热,使药包2内药材的能量渗透到人体皮下组织,每次持续40-60分钟,可通过固定带10将理敷包固定于患处,使用结束后关闭开关。当需要更换药包或加热垫损害需要更换时,可单独或一起从开口5取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理敷包,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扭伤等症,达到去湿气,活血化瘀,祛寒止邪的功效。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