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9569发布日期:2020-04-24 21:3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理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



背景技术:

熏灸是利用艾条燃烧后产生的艾烟对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法。熏灸治疗经常需要使用熏灸盒,将艾条固定在熏灸盒内,再将熏灸盒固定在病患部位进行熏灸,不仅使用安全,且操作方便。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熏灸盒体积通常较小,在使用时只能对某个穴位进行逐个熏灸,而在对腹部、背部、腿部以及脚掌等穴位较多的地方进行熏灸治疗时,治疗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熏灸盒在对多穴位进行熏灸时,熏灸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根据治疗部位的穴位排布,调节底座上方熏灸盒单体的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一次多穴位的熏灸,缩短治疗时间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包括底座和熏灸盒单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长条形的透气槽,且所述透气槽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布设,沿所述透气槽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滑槽,且所述滑槽横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熏灸盒单体;

所述熏灸盒单体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底部设置有凸楞,且所述凸楞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纵向贯穿的插孔,且若干所述插孔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所述插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限位杆,用于对所述熏灸盒单体进行位置限定;

所述熏灸盒单体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网板,所述网板上方设置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上设置有夹持片,所述熏灸盒单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熏灸盒单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绑带;

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用于将所述底座固定在肢体上。

采用上述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所述熏灸盒单体能够单独使用,在对肢体局部的单个穴位进行熏灸时,通过绑带将所述熏灸盒单体固定在肢体上,使所述熏灸盒单体将待熏灸的穴位完全罩住,即可进行熏灸治疗,在对肢体上穴位比较集中的部位进行熏灸时,可将多个所述熏灸盒单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根据穴位之间的间距,调节相邻两个所述熏灸盒单体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后,将所述限位杆插接在所述熏灸盒单体两侧的所述插孔内,完成对所述熏灸盒单体的位置固定,调整好所述熏灸盒单体在肢体上的位置后,通过所述固定带将所述底座固定在肢体上即可进行熏灸。

作为优选,所述凸楞的横断面为向外伸出的半圆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为螺栓,且头部安装有螺母,用于防止其从所述底座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熏灸盒单体的中心设置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熏灸盒单体的顶盖上,所述调节杆上安装有挡环,且所述挡环位于所述顶盖上方,用于对所述调节杆进行位置限定,所述调节杆底部通过螺纹与所述网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为螺杆,且该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球形头,所述挡环为与该螺杆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熏灸盒单体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熏灸盒单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槽。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单个穴位的熏灸,而且能够实现多个并列穴位的熏灸,从而缩短肢体局部多穴位熏灸的治疗时间;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熏灸盒单体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101、插孔;102、透气槽;103、滑槽;104、固定带;2、熏灸盒单体;201、顶盖;202、调节杆;203、挡环;204、网板;205、夹持片;206、进气孔;207、凸楞;208、插接座;209、弧形槽;210、绑带;3、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肢体熏灸盒,包括底座1和熏灸盒单体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长条形的透气槽102,且所述透气槽102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布设,沿所述透气槽10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03,且所述滑槽103横向贯穿所述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熏灸盒单体2;

所述熏灸盒单体2相对的两个外侧壁底部设置有凸楞207,且所述凸楞207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03内,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纵向贯穿的插孔101,且若干所述插孔101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所述插孔101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限位杆3,用于对所述熏灸盒单体2进行位置限定;

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网板204,所述网板204上方设置有插接座208,所述插接座208上设置有夹持片205,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206,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绑带210;

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104,用于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肢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凸楞207的横断面为向外伸出的半圆形凸起,如此设置,便于熏灸盒单体2安装在底座1上后,对熏灸盒单体2进行竖直方向限位,同时避免凸楞207过于尖锐,导致熏灸盒单体2在单独使用时,划伤使用者。

所述限位杆3为螺栓,且头部安装有螺母,用于防止其从所述底座1上脱落。

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中心设置有调节杆202,且所述调节杆202滑动安装在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顶盖201上,所述调节杆202上安装有挡环203,且所述挡环203位于所述顶盖201上方,用于对所述调节杆202进行位置限定,所述调节杆202底部通过螺纹与所述网板204相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调节杆202将网板204固定在熏灸盒单体2内腔中,同时在对熏灸盒单体2进行清洗时,通过将调节杆202向熏灸盒单体2的底部开口处滑移,将网板204顶出熏灸盒单体2,然后通过旋转网板204,将网板204从调节杆202上拆除,从而便于对网板204进行清洗,同时调节杆202也可从顶盖201上拉出,便于对熏灸盒单体2内部进行清洗。

所述调节杆202为螺杆,且该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球形头,球形头避免调节杆202顶部过于尖锐,使熏灸盒在使用时划伤使用者,所述挡环203为与该螺杆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调节杆202的长度大于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高度,如此设置,便于使调节杆202能够将网板204顶出熏灸盒单体2,从而方便将网板204从调节杆202上拆卸下来。

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槽209,如此设置,便于熏灸盒单体2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弧形槽209更好的贴合在四肢上,从而提高熏灸盒单体2使用时的舒适度。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熏灸盒单体2能够单独使用,在对肢体局部的单个穴位进行熏灸时,通过绑带210将所述熏灸盒单体2固定在肢体上,使所述熏灸盒单体2将待熏灸的穴位完全罩住,即可进行熏灸治疗,在对肢体上穴位比较集中的部位进行熏灸时,可将多个所述熏灸盒单体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并根据穴位之间的间距,调节相邻两个所述熏灸盒单体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后,将所述限位杆3插接在所述熏灸盒单体2两侧的所述插孔101内,完成对所述熏灸盒单体2的位置固定,调整好所述熏灸盒单体2在肢体上的位置后,通过所述固定带104将所述底座1固定在肢体上即可进行熏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