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041发布日期:2019-09-12 10:0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颈肩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肩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忙碌着,少有时间用于体育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数每况愈下,其中,大量坐于电脑前的上班族、久坐驾驶室的司机等人群的情况尤为严重,由于需要长时间伏案作业或紧盯电脑,导致颈部、肩部的肌肉劳损严重,气血不畅,易引发肩炎、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

现有技术中的按摩仪通常只对颈部进行按摩,不能对肩部进行按摩,按摩部位不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按摩仪通常只对颈部进行按摩,不能对肩部进行按摩,按摩部位不全面。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肩部按摩仪,包括颈部按摩机构,其包括颈部按摩头和颈部支架,所述颈部按摩头通过颈部连接件安装在颈部支架上,还包括:肩部按摩机构,其包括肩部按摩头和颈部支架,所述肩部按摩头通过肩部连接件安装于肩部支架上,颈部按摩头和肩部按摩头背离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对人体起按摩作用的电极片,所述颈部支架与肩部支架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连接。

技术效果:本方案的按摩仪可以利用颈部按摩头上的电极片对颈部按摩,利用肩部按摩头的电极片对肩部按摩,利用电极片的脉冲对人体容易出现疾病部位实现较全面的按摩,此外,颈部支架与肩部支架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使颈部支架与肩部支架连接为一体,一方面可以提高使用的方便程度,另一方面可实现肩部支架的前后伸缩,使肩部按摩头更紧密的贴合肩部,从而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与颈部支架卡接的颈部连接块,以及与肩部支架连接的肩部连接块,所述颈部连接块和部连接块之间设有柔性部,所述柔性部的两端分别与颈部连接块和肩部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颈部支架上开设有供颈部连接块嵌入的卡孔,所述颈部连接块位于颈部支架内部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卡边,所述卡边的面积大于卡孔的面积。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肩部连接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肩部支架内壁上设有穿设在固定孔内的固定杆。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上均开设有供肩部连接件和颈部连接件穿入的连接孔,所述颈部连接件和肩部连接件均包括位于连接孔内的弹性部,所述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在连接孔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连接孔内部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挡边,所述电极片与压板背离弹性部的一侧连接。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电极片和压板之间设有加热片。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支架包括本体和夹持部,所述本体和夹持部之间通过软接部连接。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本体靠近夹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夹持部上设有穿过软接部并向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穿设连接杆连接。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连接杆上穿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本体抵触,另一端延伸至软接部内部,并与所述软接部内壁抵触。

前所述的一种颈肩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上均设有两个按摩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件一端通过设置在颈部连接块上的卡边与颈部支架卡接,另一端通过固定杆与肩部支架连接,实现柔性连接件与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的稳定连接;

(2)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弹性座内的压缩弹簧被压板压设在对应的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上,便于按摩头调整方向,从而使按摩头更加贴合人体,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加热片,使得按摩头在按摩的同时具有加热功效,一方面提高了按摩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体感觉比较舒适;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软接部,可以实现夹持部的开口活动大小,从而适用各种体型的人群,用起来较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用于体现颈部支架和肩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用于体现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用于体现颈部连接块和肩部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用于体现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用于体现软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颈部支架;11、本体;12、夹持部;111、颈部按摩头;112、卡孔;14、连接孔;2、肩部支架;21、肩部按摩头;22、固定杆;3、柔性连接件;31、颈部连接块;311、卡边;32、肩部连接块;321、固定孔;33、柔性部;4、弹性部;5、压板;51、挡边;6、加热片;7、软接部;71、第一连接部;72、第二连接部;73、连接杆;8、扭簧;9、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颈肩部按摩仪,如图1所示,包括对颈部进行按摩的颈部按摩机构,其包括颈部按摩头111和颈部支架1,颈部按摩头111通过颈部连接件安装在颈部支架1上,还包括对肩部进行按摩的肩部按摩机构,其包括肩部按摩头21和颈部支架1,肩部按摩头21通过肩部连接件安装于肩部支架2上,颈部支架1和肩部之间上均设有两个按摩头,结合图2看,颈部按摩头111和肩部按摩头21背离颈部支架1和肩部支架2的一侧设有用于对人体起按摩作用的电极片9,电极片9利用脉冲实现对人体的按摩,本装置可同时实现对颈部和肩部的按摩,按摩部位较全面。

如图2和3所示,颈部支架1与肩部支架2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3,柔性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颈部支架1和肩部支架2连接,即通过柔性连接件3将颈部支架1和肩部支架2连为一体,使用方便,柔性连接件3包括与颈部支架1卡接的颈部连接块31,以及与肩部支架2连接的肩部连接块32,颈部连接块31和部连接块之间设有柔性部33,柔性部33的两端分别与颈部连接块31和肩部连接块32连接。

如图3所示,其中,颈部支架1上开设有供颈部连接块31嵌入的卡孔112,颈部连接块31位于颈部支架1内部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卡边311,卡边311的面积大于卡孔112的面积,即颈部连接块31穿过卡孔112利用卡边311卡接在颈部支架1上,实现与颈部支架1支架的连接。

如图3所示,肩部连接块32上开设有固定孔321,肩部支架2内壁上设有穿设在固定孔321内的固定杆22,即肩部连接块32通过固定连接与肩部支架2连接,实现柔性连接件3与肩部支架2的连接。

本方案中,柔性连接件3为柔性体,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柔性连接件3可以自动调整肩部支架2的位置,使肩部支架2贴合在肩部,从而对肩部的按摩效果较佳。

本方案的按摩仪可以利用颈部按摩头111上的电极片9对颈部按摩,利用肩部按摩头21的电极片9对肩部按摩,利用电极片9的脉冲对人体容易出现疾病部位实现较全面的按摩,此外,颈部支架1与肩部支架2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3连接为一体,可实现肩部支架2的前后伸缩,使肩部按摩头21更紧密的贴合肩部,从而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实施例2:一种颈肩部按摩仪,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颈部支架1和肩部支架2上开设有供肩部连接件和颈部连接件穿入的连接孔14,颈部连接件和肩部连接件均包括位于连接孔14内的弹性部4,弹性部4可以由硅胶体制成,颈部支架1和肩部支架2在连接孔14处压板5,压板5位于连接孔14内部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挡边51,电极片9与压板5背离弹性部4的一侧连接,弹性部4被压板5压设在对应的颈部支架1和肩部支架2上,按摩头可以利用弹性部4的弹性调整方向,从而使按摩头更加贴合人体,达到较好的按摩效果。

电极片9和压板5之间设有加热片6,使得按摩头在按摩的同时具有加热功效。

本方案可以实现按摩头贴合方向的自动调整,使其更加贴合人体,此外,按摩头具有加热功效,可以协助消散淤血,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实施例3:一种颈肩部按摩仪,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颈部支架1包括本体11和夹持部12,本体11和夹持部12之间通过软接部7连接,软接部7为柔性体,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可以扩大夹持部12开口活动的范围。

本体11靠近夹持部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71,夹持部12上设有穿过软接部7并向第一连接部71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72,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通过穿设连接杆73连接,即夹持部12和本体11之间通过在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之间穿设连接杆73实现连接,利用两者中间的软接部7实现夹持部12开口活动的范围的调节,连接杆73上穿设有扭簧8,扭簧8一端与本体11抵触,另一端延伸至软接部7内部,并与软接部7内壁抵触。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