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987发布日期:2019-08-16 22:20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了静脉与药液之间的通道,用于静脉输液。其中输液流量的大小由安放在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来进行手工调节,目前现有技术中,用得最多的是一种直线导轨滚轮式的流量调节器,采用滚轮压迫输液器软管产生的截面积变化来实现输液速度的调节。

现有流量调节器调节流量的大小首先靠医院人员或者陪护人员通过手工来完成,调节流量的大小靠我们的肉眼观察滴管中的液体的滴速来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另一方面,现在的流量调节器的流量调节系数精度低,流量不能经过精密计算。最后,现有的流量调节器,医护人员不好操作,这种直线导滚轮式流量调节器,只要稍微滚动一点点,就引起输液速度较大的波动。这样就不能根据药液的情况来调节流量的速度,造成输液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不利于病人健康,甚至有些药物输得过快,对病人造成生命危险,发生医疗事故。

申请号为20132017631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用多功能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的滚轮两侧设有直径不同的两个筒状保护腔,直径大的保护腔为插入针保护腔,直径小的保护腔为静脉输注针保护腔;该实用新型在保证原有调节输液流量的功能基础上,两个保护腔可以分别作为插入针和静脉输注针的保护套,输液完成可以将插入针和静脉输注针插入各自的保护腔,以免扎伤人体,也避免了单独的保护套被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该实用新型也仅凭肉眼直观进行调节流量,不能实现精密调节流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通过旋转精密调节轮,实现对药液流量的精密调节,避免了通过肉眼直观判断的流量的缺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包括圆柱形外壳,所述圆柱形外壳上部设有开关状态标志,所述圆柱形外壳下部连接有输液软管支撑板,圆柱形外壳内设有空心桶,输液软管支撑板内设有轨道,轨道下部设有软管固定通道,软管固定通道一侧设有进入通道,轨道上部和空心桶相互连通,轴桶螺纹连接在圆柱形外壳内,轴桶上部设有精密调节轮,精密调节轮上设有流量刻度标志,轴桶下部设有调节柱,调节柱的下端延伸进入轨道内,输液软管穿过软管固定通道进行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轴桶和空心桶同同心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桶设有外螺纹,空心桶设有和轴桶相互匹配的内螺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精密调节轮的外径大于轴桶的外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柱下部设有弧形压头,弧形压头能够压入软管固定通道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入通道呈开口状设置在输液软管支撑板的一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精密调节轮为圆柱形,精密调节轮设有齿轮状外圈。增大与医务操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方便调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软管固定通道贯穿输液软管支撑板,轨道垂直设置在输液软管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并和软管固定通道相互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圆柱形外壳和输液软管支撑板为一体式设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圆柱形外壳上部设有开关状态标志,所述圆柱形外壳下部连接有输液软管支撑板,圆柱形外壳内设有空心桶,输液软管支撑板内设有轨道,轨道下部设有软管固定通道,软管固定通道一侧设有进入通道,轨道上部和空心桶相互连通,轴桶螺纹连接在圆柱形外壳内,轴桶上部设有精密调节轮,精密调节轮上设有流量刻度标志,轴桶下部设有调节柱,调节柱的下端延伸进入轨道内,输液软管穿过软管固定通道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精密调节轮,由于圆柱形外壳和内部的轴桶螺纹连接,因此,能够间接带动调节柱下压软管固定通道内的输液软管,进而实现流量的调节和控制,能够从精密调节轮上的流量刻度标志进行直观判断,实现对药液流量的精密调节,避免了通过肉眼直观判断的流量的缺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一俯视图;

图6是图2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阐述。实施例只对本实用新型具有示例性的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出的任何非实质性的修改,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包括圆柱形外壳3,所述圆柱形外壳3下部连接有输液软管支撑板7,圆柱形外壳3和输液软管支撑板7可以为一体式设置。圆柱形外壳3内设有空心桶31,空心桶31和圆柱形外壳3同心设置。

输液软管支撑板7内设有轨道71,轨道71竖直设置。轨道71下部设有软管固定通道6,软管固定通道6水平设置。软管固定通道6一侧设有进入通道5,进入通道5从软管固定通道6一侧延伸至输液软管支撑板7外部,从而方便输液软管能够通过进入通道5进入软管固定通道6内进行固定。

轨道71上部和空心桶31相互连通,轴桶2设置在空心桶31内并与圆柱形外壳3螺纹连接,轴桶2上部固定连接有精密调节轮1,具体的,圆柱形外壳3上部设有开关状态标志。精密调节轮1上设有流量刻度标志,如图1所示。

轴桶2下部设有调节柱4,调节柱4的下端延伸进入轨道71内,输液软管穿过软管固定通道6进行固定。使用时通过旋转精密调节轮1,由于轴桶2与圆柱形外壳3螺纹配合,从而实现轴桶2能够在圆柱形外壳3内的位置上升或者下降,进而间接带动轴桶2下部的调节柱4一端在轨道71内上升或者下降,实现调节柱4和输液软管之间接触面积的增大或者缩小,两者接触面积增大时(即输液软管截面积变小时),输液软管内部的药液由于受到调节柱4的压迫,药液流量会变小,反之,两者接触面积减小时,输液软管内部的药液由于受到调节柱4的压迫变小,药液流量会变大,由于输液软管的内径不变,因此,具体药液的流量速度可以直观的从精密调节轮1上的流量刻度标志直观显示,圆柱形外壳3上部的开状态指针指到的刻度就是输液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调节器,调节精度高,有效调节大,不会造成药液的二次污染,安装也很简单方便,安装在输液软管上不需要粘接,不需要密封,直接通过进入通道5进入软管固定通道6内进行固定即可,方便使用,由于轴桶2与圆柱形外壳3螺纹配合,因此调节好后,调节柱4不会在非人为的控制下,位置发生上下变动,因此,药液流速稳定,避免了药液流量不稳定引起的医疗事故,不存在安全隐患。

实施例 2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所述轴桶2和空心桶同31同心设置。

实施例 3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轴桶2设有外螺纹,空心桶31设有和轴桶2相互匹配的内螺纹。

实施例 4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精密调节轮1的外径大于轴桶2的外径,从而防止精密调节轮1旋入空心桶31内后,不方便操作。

实施例 5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调节柱4下部设有弧形压头41,弧形压头41在下压到软管固定通道6内时,弧形压头41下部能够和软管固定通道6完全匹配,从而实现对输液软管内药液的完全阻隔与控制。

实施例 6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进入通道5呈开口状设置在输液软管支撑板7的一侧,方便安装使用。

实施例 7

一种输液器用流量调节器,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所述软管固定通道6贯穿输液软管支撑板7,轨道71垂直设置在输液软管支撑板7的中心位置并和软管固定通道6相互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