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6333发布日期:2019-08-27 20:1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不易脱出、防止出血、可以长时间留置、防止脱管、带有支撑功能、有效引流、提高压迫止血效果的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做完痔疮或肛裂手术后,患者肛门部需要填塞部分敷料,且患者当天需要卧床休息,常伴有肠胀气;术后予以口服通便药物,大便通常为稀便及水样便,因排泄物刺激性大,导致肛管周围皮肤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出现湿疹及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一般会在肛门内放置少量纱布用于止血和放置肛门引流管用于肠道的通气和污物的引流。手术后在肛门内放置少量纱布的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存在肛门坠胀、疼痛、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当创面分泌物多时需要随时更换纱布,因所用纱布操作量较大,更换纱布的时间较长,不仅会引起创口疼痛,使患者难以忍受,而且很容易污染创面,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

存在以下几方面缺点:1、易脱出:没有有效的锁定装置固定引流管,使得引流管易向内和向外滑动,极易脱出;2、易损伤肠道:由于自制的引流管一般为自行剪裁,因此切面粗糙,棱角峰利,稍用力过大,极易损伤肠道,造成不必要的感染;3、不易护理:自制的引流管的直径不一,且长短根据医生经验用剪刀裁,在肛门中不易固定,一般不会长时间留置,为了使引流管能够留置较长时间,会在引流管外缠绕纱布以防止脱出,造成置管和取出时都很麻烦,而且易污损;4、没有收纳装置,自制的引流管上没有设置与收纳装置连接的接口,流出的污物易污染被褥。5、功能性单一,自制的引流管只能用于肠道的通气和污物的引流,对肛门部手术没有任何治疗性作用。

申请号201410331301.2,授权公告号CN104147681B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肛肠部引流管,包括内设有主引流通道管的管体,主引流通道管设有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管体内还设有球囊注水通道管,管体的前端外壁依次设有防脱弹性球囊和锁定扣,防脱弹性球囊的外壁上套装有止血敷料层,止血敷料层通过锁定扣固定在管体上,管体的前段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椭圆形引流孔,主引流通道管的引流出口连接有引流袋,球囊注水通道管的注水端设置有密封注水阀。该方案通过防脱弹性球囊密封,效果不佳。

需要一种一种不易脱出、防止出血、可以长时间留置、防止脱管、带有支撑功能、有效引流、提高压迫止血效果的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脱出、防止出血、可以长时间留置、防止脱管、带有支撑功能、有效引流、提高压迫止血效果的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

一种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包括:

引流管主体,所述引流管主体的一端设置引流头,另一端设置连接接头,侧面设置气囊,内部设置推杆,所述引流头上设置开口槽,所述气囊连接打气筒,所述推杆通过支撑连接杆连接到引流管主体的内壁,所述连接接头连接引流袋,所述气囊上设置放气接头;

所述支撑连接杆在引流管主体纵向数量为三组以上,所述支撑连接杆的第二连杆通过第三铰链连接到推杆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铰链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引流管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二铰链的外侧设置转动凸起,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卡紧凸起,所述卡紧凸起和转动凸起配合卡紧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夹角固定,所述转动凸起上设置卡紧坡,所述卡紧坡朝向卡紧凸起的内侧。

所述开口槽的形状为椭圆形。

所述气囊为环形,内侧固定在引流管主体的外壁,截面为工字型,中部设置内凹槽。

所述推杆为圆柱杆,轴心和引流管主体的中心重合。

所述支撑连接杆分别在气囊的两端设置一层,每层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四组。

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引流管主体内径的四分之一。

所述支撑板为弧形,紧贴固定在引流管主体的内壁。

所述推杆向上推动后,卡紧凸起和转动凸起卡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角度固定,再将推杆向下推动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顶紧支撑板。

所述卡紧凸起对准卡紧坡的中部,所述转动凸起转动后,卡紧凸起沿着卡紧坡向上运动,并在卡紧坡的端部卡紧。

所述气囊和连接接头之间,引流管主体的侧面设置注水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引流管主体的一端设置引流头,另一端设置连接接头,侧面设置气囊,内部设置推杆,引流头上设置开口槽,气囊连接打气筒,推杆通过支撑连接杆连接到引流管主体的内壁,连接接头连接引流袋,气囊上设置放气接头;支撑连接杆在引流管主体纵向数量为三组以上,支撑连接杆的第二连杆通过第三铰链连接到推杆的侧面,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铰链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到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引流管主体的内壁,第二铰链的外侧设置转动凸起,第二连杆设置卡紧凸起,卡紧凸起和转动凸起配合卡紧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夹角固定,转动凸起上设置卡紧坡,卡紧坡朝向卡紧凸起的内侧。

引流管主体的引流头置入患处,引流头上的开口槽进行引流。通过打气筒对气囊,气囊充气后膨胀,支撑患者肛门。推动推杆向上运动,带动支撑连接杆向上运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原先活动可动,第二连杆相对第一连杆转动,卡紧凸起顺着卡紧坡,将卡紧凸起和转动凸起配合卡紧,第二连杆一端设置第三铰链,便于转动,第一连杆一端设置第一铰链便于转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铰链连接,便于相对转动。推杆向上运动后,再向下拉动,此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锁紧,支撑引流管主体的内壁,进而对充气后的气囊进行压迫,完成支撑,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到支撑板,支撑板增加对引流管主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力度。引流管主体的另一端设置连接接头,连接接头连接引流袋,从而对患处进行引流。当需要取出时,通过放气接头对气囊进行放气,推动推杆向上运动,带动支撑连接杆向上转动,从而松开支撑,接触肛门处的压迫力,再将引流管主体和引流头部分取出,完成操作。气囊处通过推杆和支撑连接杆的配合,增加了支撑力,辅助压迫创面,增加气密性。本实用新型不易脱出、防止出血、可以长时间留置、防止脱管、带有支撑功能、有效引流、提高压迫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连接杆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连接杆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主体,2、引流头,3、开口槽,4、气囊,5、打气筒,6、推杆,7、支撑连接杆,8、连接接头,9、注水开关阀,10、引流袋,11、放气接头,12、支撑板,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3、第一铰链,74、第二铰链,75、第三铰链,76、卡紧凸起,77、转动凸起,78、卡紧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有支撑功能的肛肠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主体1,引流管主体1的一端设置引流头2,另一端设置连接接头8,侧面设置气囊4,内部设置推杆6,引流头2上设置开口槽3,气囊4连接打气筒5,推杆6通过支撑连接杆7连接到引流管主体1的内壁,连接接头8连接引流袋10,气囊4上设置放气接头11;支撑连接杆7在引流管主体1纵向数量为三组以上,支撑连接杆7的第二连杆72通过第三铰链75连接到推杆6的侧面,第二连杆72通过第二铰链74连接第一连杆71,第一连杆71通过第一铰链73连接到支撑板12,支撑板12固定在引流管主体1的内壁,第二铰链74的外侧设置转动凸起77,第二连杆72设置卡紧凸起76,卡紧凸起76和转动凸起77配合卡紧后,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夹角固定,转动凸起77上设置卡紧坡78,卡紧坡78朝向卡紧凸起76的内侧。

开口槽3的形状为椭圆形。气囊4为环形,内侧固定在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截面为工字型,中部设置内凹槽。推杆6为圆柱杆,轴心和引流管主体1的中心重合。支撑连接杆7分别在气囊4的两端设置一层,每层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四组。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引流管主体1内径的四分之一。支撑板12为弧形,紧贴固定在引流管主体1的内壁。

推杆6向上推动后,卡紧凸起76和转动凸起77卡紧,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角度固定,再将推杆6向下推动后,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顶紧支撑板12。卡紧凸起76对准卡紧坡78的中部,转动凸起77转动后,卡紧凸起76沿着卡紧坡78向上运动,并在卡紧坡78的端部卡紧。气囊4和连接接头8之间,引流管主体1的侧面设置注水开关阀9。

引流管主体1的引流头2置入患处,引流头2上的开口槽3进行引流。通过打气筒5对气囊4,气囊4充气后膨胀,支撑患者肛门。推动推杆6向上运动,带动支撑连接杆7向上运动,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原先活动可动,第二连杆72相对第一连杆71转动,卡紧凸起76顺着卡紧坡78,将卡紧凸起76和转动凸起77配合卡紧,第二连杆72一端设置第三铰链75,便于转动,第一连杆71一端设置第一铰链73便于转动,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通过第二铰链74连接,便于相对转动。推杆6向上运动后,再向下拉动,此时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锁紧,支撑引流管主体1的内壁,进而对充气后的气囊4进行压迫,完成支撑,第一连杆71通过第一铰链73连接到支撑板12,支撑板12增加对引流管主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力度。引流管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连接接头8,连接接头8连接引流袋10,从而对患处进行引流。

当需要取出时,通过放气接头11对气囊4进行放气,推动推杆6向上运动,带动支撑连接杆7向上转动,从而松开支撑,接触肛门处的压迫力,再将引流管主体1和引流头2部分取出,完成操作。气囊4处通过推杆6和支撑连接杆7的配合,增加了支撑力,辅助压迫创面,增加气密性。

开口槽3的形状为椭圆形,方便肛肠内的导流。气囊4为环形,内侧固定在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截面为工字型,中部设置内凹槽,方便夹紧在患者的肛门处。推杆6为圆柱杆,轴心和引流管主体1的中心重合,使推杆6推动过程中,对支撑连接杆7作用力均匀,方便支撑。支撑连接杆7分别在气囊4的两端设置一层,每层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四组,对气囊4的作用力均匀,方便密封和压迫患处。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的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引流管主体1内径的四分之一,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夹角固定后,为支撑提供作用力。支撑板12为弧形,紧贴固定在引流管主体1的内壁,气囊4的作用力均匀。

推杆6向上推动后,卡紧凸起76和转动凸起77卡紧,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角度固定,再将推杆6向下推动后,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顶紧支撑板12。卡紧凸起76对准卡紧坡78的中部,转动凸起77转动后,卡紧凸起76沿着卡紧坡78向上运动,并在卡紧坡78的端部卡紧。气囊4和连接接头8之间,引流管主体1的侧面设置注水开关阀9,可通过注水开关阀9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清洗或者注液治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