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521发布日期:2019-09-20 21:4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



背景技术:

截石位是一种常用的手术体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臀部靠近床边,放到支腿架上,能最大限度显露会阴,是前列腺、膀胱、直肠、肛管手术及妇科检查的常用体位。如时间过长或体位不当,可导致局部皮肤压伤等并发症。

截石位手术中必须保持手术部位的无菌环境,传统的截石位手术无菌措施是在患者的双腿套上腿套,患者身上铺盖无菌单。传统方法的缺陷在于:腿套与无菌单是分离的,腿套与无菌单相邻的位置容易暴露;无菌单直接盖在患者身上,无菌单容易移动,在冲洗尿道过程中,冲洗液容易污染无菌单;不能方便地收集手术中切割产生的组织标本。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上述缺陷,专利号为CN 2042190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截石位一体化手术无菌巾,腿套和无菌巾(单)一体化设计,解决了无菌巾移动所导致的无菌巾污染问题。另外,该专利还解决了手术过程中被切除的组织标本的收集问题,即用漏网承接标本样品,漏网的上端与上部导管螺纹连接,漏网的下端与下部导管螺纹连接。但是上述专利的漏网连接在上部导管和下部导管之间,当需要取下漏网时,必须拧开螺纹,收集标本麻烦,且拆下漏网后,连接位置残留的冲洗液会滴落,污染手术室地面,如果螺纹过紧,强力拧开的话,可能造成冲洗液飞溅到医生和护士的身上。此外,该专利也没有公开标本收集装置与无菌巾的具体连接方式。

传统手术裤单及上述专利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技术问题,比如在尿道内倒入软质的导管时,由于管路复杂且导管质地柔软,需要医生双手操作,即其中一只手支撑体外的导管,另一只手向尿道内推送导管,手术裤单的手术口大小有限,双手操作难易展开。又比如,在手术时,接水管、光源线、摄像头线等需要经过大腿根部连接到医生手持的器械上,散乱的管线影响了医生灵活操作手术器械。又比如,在一些手术中,裤单只需要覆盖到患者的腹部,在另一些手术中,要求裤单覆盖到患者的胸部上方,而传统的手术裤单只能盖到患者的腹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包括裤单主体、连接于裤单主体两侧的腿套以及与裤单主体连接的裤单延伸体,裤单主体上设有手术口,手术口的左侧或右侧设有小孔,小孔中设有无菌指套,裤单延伸体的末端设有板条,裤单延伸体卷绕在板条外后通过尼龙扣连接到裤单主体上,腿套上设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到腿套上,另一端通过尼龙扣与腿套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小孔用于插入医生的手指,在向患者体内推送软质的导管时,医生的一只手的手指插入到小孔中的无菌指套,用手指支撑导管,另外一只手从手术口处推送导管,极大地方便了导入导管的操作。裤单延伸体可以延伸到患者的胸部,对患者的上体进行无菌保护。本实施方式具有延长功能,对于只需要覆盖到患者腹部的手术,可以将裤单延伸体绕在板条上,并用尼龙扣与裤单主体扣紧。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带用于绑定手术器械的管线,固定带的自由端与腿套通过尼龙扣连接,管线被固定带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裤单主体的背面设有带有胶层的粘贴块,粘贴块设置在手术口的上方。粘贴块粘贴于患者的腹部,防止裤单滑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孔的边缘设有底圈,沿着底圈的内环边缘设有环形槽,无菌指套的开口端铺设在环形槽的底壁和侧壁,用环形塞塞入环形槽内,利用环形塞与侧壁之间的挤压力将无菌指套固定。无菌指套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为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塞的内径小于小孔的直径。便于可以将环形塞扣出,取下无菌指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手术口的边缘设置支撑圈。支撑圈可以撑开手术口,防止手术口变形,尤其是在冲洗过程中,如果手术口变形,容易导致冲洗液沾到手术口,造成手术部位的污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集液盆,集液盆设置在手术口的下边缘,集液盆呈倒置的半锥形,集液盆的内底部设有过滤网兜,集液盆的外底部连接导管。过滤网兜设置在集液盆的内底部,直接从集液盆中取出过滤网兜即可,而不需要进行拧螺纹的操作,既方便又卫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网兜的开口端设有外沿,集液盆的底部设有通道,通道的边缘设有凸沿,过滤网兜设置在通道中,且凸沿支承外沿。过滤网兜自由地放置在通道处,不需要任何机械连接,方便取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液盆的上边缘设有截面呈T形的导轨,手术口的下方设有固定条,固定条上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槽,导轨设置在滑槽中。手术完成后将集液盆从裤单上拆下,然后再从集液盆中取出过滤网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挡帘,挡帘设置在裤单主体的正面,用于覆盖手术口,挡帘上翻后可用尼龙扣与裤单主体连接。挡帘的作用是在未进行手术时,放下挡帘,尽可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裤单延伸体卷绕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底圈和环形塞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无菌指套的固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集液盆、过滤网兜及导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过滤网兜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的集液盆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截石位一体化手术裤单,包括裤单主体1、连接于裤单主体1两侧的腿套2以及与裤单主体1连接的裤单延伸体3,裤单主体1上设有手术口4,手术口4的左侧或右侧设有小孔5,小孔5中设有无菌指套6,裤单延伸体3的末端设有板条7,裤单延伸体3卷绕在板条7外后通过尼龙扣连接到裤单主体1上,腿套2上设有固定带8,固定带8的一端固定到腿套2上,另一端通过尼龙扣与腿套2连接。

板条7为塑料薄片。裤单延伸体3上形成若干个折痕,折痕将裤单延伸体3划分成若干个宽度略大于板条7的折叠区26,从裤单主体1端开始数,第二个折叠区26的背面设有尼龙扣的绒面27,而在裤袋主体1的正面适当位置设有尼龙扣的钩面28。裤单延伸体3沿着折痕卷绕在板条7上,绒面27与钩面28扣接。

本实施方式的小孔5用于插入医生的手指,在向患者体内推送软质的导管时,医生的一只手的手指插入到小孔5中的无菌指套6,用手指支撑导管,另外一只手从手术口4处推送导管,极大地方便了导入导管的操作。本实施方式的手术裤单具有延长功能,对于只需要覆盖到患者腹部的手术,可以将裤单延伸体3绕在板条7上,并用尼龙扣与裤单主体1扣紧。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带8用于绑定手术器械的管线,固定带8的自由端与腿套2通过尼龙扣连接,管线被固定带8限位。优选地,固定带8设置在裤腿的根部位置。

如图1所示,裤单主体1的背面设有带有胶层的粘贴块25,粘贴块25设置在手术口4的上方。粘贴块25粘在患者身上,防止手术裤单滑落。

如图3和图4所示,小孔5的边缘设有底圈9,沿着底圈9的内环边缘设有环形槽10,无菌指套6的开口端铺设在环形槽10的底壁11和侧壁12,用环形塞13塞入环形槽10内,利用环形塞13与侧壁12之间的挤压力将无菌指套6固定。无菌指套6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为可拆卸连接。

环形塞13的内径小于小孔5的直径。可以将环形塞13扣出,便于取下无菌指套6。

如图1所示,沿着手术口4的边缘设置支撑圈14。支撑圈14可以为具有一定刚性的纸或塑料,粘贴到手术口4的边缘。支撑圈14可以撑开手术口4,防止手术口4变形,尤其是在冲洗过程中,如果手术口4变形,容易导致冲洗液沾到手术口4,造成手术部位的污染。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术裤单还包括集液盆15,集液盆15设置在手术口4的下边缘,集液盆15呈倒置的半锥形,集液盆15的内底部设有过滤网兜16,集液盆15的外底部连接导管17。过滤网兜16设置在集液盆15的内底部,直接从集液盆15中取出过滤网兜16即可,而不需要进行拧螺纹的操作,既方便又卫生。

如图6所示,过滤网兜16的开口端设有外沿18,集液盆15的底部设有通道19,通道19的边缘设有凸沿20,过滤网兜16设置在通道19中,且凸沿20支承外沿18。过滤网兜16自由地放置在通道19处,不需要任何机械连接,方便取出。

如图7所示,集液盆15的上边缘设有截面呈T形的导轨21,手术口4的下方设有固定条22,固定条22上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槽23,导轨21设置在滑槽23中。固定条22设置在裤单主体1的正面,且位于手术口4的正下方。本实施方式的集液盆15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直接将导轨21从滑槽23中抽出即可拆下集液盆15。手术完成后将集液盆15从裤单上拆下,然后再从集液盆15中取出过滤网兜16。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术裤单还包括挡帘24,挡帘24设置在裤单主体1的正面,用于覆盖手术口4,挡帘24上翻后可用尼龙扣与裤单主体1连接。挡帘24的作用是在未进行手术时,放下挡帘24,尽可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