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气囊结构的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751发布日期:2019-09-25 00:0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气囊结构的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气囊结构的注射针。



背景技术:

出血、窒息以及张力性气胸是战场三大可逆性死亡原因,其中出血是影响战斗减员数量的最重要因素,必要而确切的止血对于延长伤病员生命及保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止血装置是野战环境下常用的一种急救装置,在野战医疗抢救和救援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现有野战急救技术中所使用的止血装置大多只利用一种状态的止血材料,例如通过纯液体或纯粉剂材料进行止血,止血变通性较小,对于一些条件的伤情无法做到及时而确切的止血。粉剂由于流动性较差,对于较窄的弹孔伤以及深部出血难以做到完全填塞,且多为白色粉末,使用后难以判断深部止血效果;凝胶制剂对于广泛的体表出血难以快速涂布,延长出血时间,影响伤员救治。由于战场条件下,一名伤员伤情复杂多样,单一材料的止血装置难以处理所有问题,因此,对于不同的伤情往往要用到多种止血材料,这导致在战场环境下处理时十分繁琐,会造成伤员出血量的增加,延长出血时间,对于伤病员的抢救增加一定难度。

申请号为“201120423090.7”、授权公告号为“CN 202314714 U”、名称为“一种自带粉剂和水剂的一次性注射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管和推杆,针头上设有针帽,针帽内设有粉剂,推杆的顶端设有橡胶活塞,针管内橡胶活塞与针头之间的空出间隙部分为储水剂管,储水剂管内设有水剂,推杆与针管的末端接触设有密封条。在需要使用时,打开密封条,将推杆向后拉动抽取针帽中的粉剂,当粉剂与储水剂管内的水剂混合均匀后,向前推动推杆进行注射。但在针筒内及针头端处于真空状态时,通过向后拉动推杆抽取针帽中的粉剂实际操作难度大,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在野战及户外条件下可便携使用,用于出血伤员救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开放型伤口,特别适用于对体表多处出血以及深而窄的弹孔内出血和深部出血进行止血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气囊结构的注射针,包括针筒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内设有容纳腔和通道,该容纳腔和通道相连通,所述容纳腔内放置止血注射剂,其中:

所述容纳腔呈椭球体,该容纳腔横向设置在活塞杆内的头部处并使得活塞杆在与椭球体左侧上方对应处形成头端面开口;

所述通道由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组成,这两根通道设置在活塞杆内的尾部处并使得活塞杆形成两个尾端面开口,每个尾端面开口均设有充放气装置;

所述第一通道的头端设有第一气囊,该第一气囊充气状态下封堵在所述活塞杆的头端面开口上,使容纳腔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第二通道的头端设有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充气状态下填充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右侧上方;

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右侧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气囊的尾端连接在所述容纳腔腔体内的右侧上方形成一圈粘结面;

所述第二气囊的尾端连接在所述容纳腔腔体内的右侧下方形成一圈粘结面。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剂为粉剂状、凝胶状、液体状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针筒的头部安装帽体、软管、针头或者喷头。

更进一步,所述的软管的涂覆口设置在其侧壁上,所述涂覆口为长条状开口。

更进一步,所述的软管的涂覆口为若干布设在其侧壁上的开孔。

所述充气放气装置可以是如同气管插管时所使用的充放气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市售产品。

制作时,第二气囊为不充气状态,第一气囊为充气状态,封堵在所述活塞杆的头端面开口上,使得所述容纳使得容纳腔为密封结构。容纳腔内放置止血注射剂,设置在腔体内的注射剂可以是用于止血的粉剂,例如用于止血的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加壳聚糖,也可以是溶剂,例如透明质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易于制作生产,可使用范围广。使用时,抽拉活塞杆,将外注射剂吸入针筒内,然后通过一个充气放气装置先对第一气囊进行放气,容纳腔内的注射剂与针筒内的外注射剂混合,此时通过另一个充气放气装置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排出针筒内多余空气,最后推动活塞杆进而进行注射。该方式可将容纳腔内的空间完全进行利用,不会对注射剂造成浪费。也可以单独使用活塞杆,例如用于深而窄的伤口以及肉眼不易观察的内部出血时,将活塞杆伸至伤口,通过上述对活塞杆的操作方式,将容纳腔内的注射剂落入伤口;用于浅表处伤口时,同样可使用此方法将注射剂涂覆于伤口处或者以色列绷带敷料处,对伤口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

100-针筒 200-活塞杆 300-容纳腔

401-第一通道 402-第二通道 501-第一气囊

502-第二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具有气囊结构的注射针,包括针筒100和活塞杆200,所述活塞杆200内设有容纳腔300和通道,该容纳腔300和通道相连通,其中:

所述容纳腔300呈椭球体,该容纳腔300横向设置在活塞杆200内的头部处并使得活塞杆200在与椭球体左侧上方对应处形成头端面开口;

所述通道由第一通道401及第二通道402组成,这两根通道设置在活塞杆200内的尾部处并使得活塞杆200形成两个尾端面开口,每个尾端面开口均设有充放气装置;

所述第一通道401的头端设有第一气囊501,该第一气囊501充气状态下封堵在所述活塞杆200的头端面开口上,所述第二通道402的头端设有第二气囊502,该第二气囊501充气状态下填充所述容纳腔300;

所述容纳腔300为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内设有注射剂。

所述的第一通道40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300的右侧上方;

所述第二通道40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300的右侧下方。

所述的第一气囊501的尾端连接在所述容纳腔300腔体内的右侧上方形成一圈粘结面;

所述第二气囊502的尾端连接在所述容纳腔300腔体内的右侧下方形成一圈粘结面。

所述的注射剂为粉剂状、凝胶状、液体状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针筒200的头部安装帽体、软管、针头或者喷头。

所述的软管的涂覆口设置在其侧壁上,所述涂覆口为长条状开口。

所述的软管的涂覆口为若干布设在其侧壁上的开孔。所述软管可在大面积伤口操作时进行使用,涂覆面积广,速度快。

如图1所示,制作时,第二气囊为不充气状态,第一气囊为充气状态,封堵在所述活塞杆的头端面开口上,使得所述容纳使得容纳腔为密封结构。容纳腔内放置止血注射剂,设置在腔体内的注射剂可以是用于止血的粉剂,例如用于止血的介孔二氧化硅泡沫加壳聚糖,也可以是溶剂,例如透明质酸。

如图3-5所示,使用时,抽拉活塞杆,将外注射剂吸入针筒内,然后通过一个充气放气装置先对第一气囊进行放气,容纳腔内的注射剂与针筒内的外注射剂混合,此时通过另一个充气放气装置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排出针筒内多余空气,最后推动活塞杆进而进行注射。该方式可将容纳腔内的空间完全进行利用,不会对注射剂造成浪费。也可以单独使用活塞杆,例如用于深而窄的伤口以及肉眼不易观察的内部出血时,将活塞杆伸至伤口,通过上述对活塞杆的操作方式,将容纳腔内的注射剂落入伤口;用于浅表处伤口时,同样可使用此方法将注射剂涂覆于伤口处或者以色列绷带敷料处,对伤口进行处理。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