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石墨烯面部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195发布日期:2019-08-07 01:5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翻转式石墨烯面部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薄膜加热面部美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翻转式石墨烯面部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美的追求也不断升级。面部是人的第一块招牌,关系到面子的问题都是大问题,脸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非常需要保护,很多人用各种化妆品来修饰面部以及各种面部美容仪,来达到一个面部美容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CN 205127155 U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智能美容面罩,包括:面罩主体、设于面罩主体上的电路结构以及两端与所述面罩主体连接的固定带,通过所述固定带将所述美容面罩固定于人体的面部,所述面罩主体包括硅胶外壳层以及设于所述硅胶外壳层背面的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电路结构包括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电性连接的主控模块以及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池。面罩主体通过石墨烯通电的电热效应进行发热,由于石墨烯的电阻极小,发热快,加热时间短,且石墨烯的导热效应极好,加热均匀性好,不会造成温度不均现象;石墨烯发热时还会发射出红外射线,可以与人体皮肤相互作用,促进皮肤修复,达到光洁皮肤、修复皱纹等功效;采用传感器及互联技术,通过智能终端的app软件实现美容模式的控制。

上述发明采用的石墨烯发热膜设于硅胶外壳层,不能有效的匹配面部特征并且影响视线,眼部、鼻子和嘴部周围没有美容作用,面部美容不彻底,同时使用固定带将美容面罩与人体面部接触,佩戴不方便,而且需要长期压迫面部,带来不舒适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既保证夹持石墨烯薄膜强度又保证支撑主体前壳、支撑主体后壳和后壳软垫与石墨烯薄膜间间隙保持一致,外扩不爆裂的翻转式石墨烯面部美容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转式石墨烯面部美容仪,包括石墨烯薄膜、支撑主体前壳、支撑主体后壳、后壳软垫、软垫固定盖和发箍,所述石墨烯薄膜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与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之间;

所述后壳软垫包覆在所述支撑主体后壳的外侧,所述后壳软垫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支撑主体后壳的两端,所述后壳软垫的左右两端分别被夹持于两个所述软垫固定盖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两端之间;

所述发箍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或两个所述软垫固定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后壳软垫的两端均是被固定在软垫固定盖和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之间,且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两端均未固定在软垫固定盖和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之间,使得后壳软垫配合支撑主体后壳再结合支撑主体前壳对所述石墨烯薄膜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因为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两端均未固定才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外扩时,所述支撑主体后壳随着外扩产生形变而产生形变,且使得后壳软垫紧贴所述石墨烯薄膜,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与后壳软垫间不会出现爆开的情况,既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又保证支撑主体前壳和后壳软垫与石墨烯薄膜之间间隙保持一致,不至于爆开形成大的间隙,也保证外观的美观;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箍佩戴在头部,再通过阻尼转轴转动将所述支撑主体前壳、软垫固定盖、支撑主体后壳、后壳软垫和石墨烯薄膜相对于发箍旋转,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不与面部接触,能更好的实现功能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而且佩戴方便,同时舒适度更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为耐折弯柔性材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柔性的支撑主体后壳在受外力的时候,会产生弹性形变,同时对石墨烯薄膜起到拱桥形支撑作用,且在长期多次使用后,支撑主体后壳也不会变形损坏,从而导致后壳软垫与石墨烯薄膜爆裂或产生间隙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后壳软垫为弹性软质材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穿戴时,本实用新型外扩产生变形过程中,后壳软垫变形可以保证与石墨烯薄膜之间的间隙仍保持一致,不至于爆开形成大的间隙,也保证外观的美观。另外,后壳软垫对石墨烯薄膜的保护更好。

进一步,还包括发箍弹性固定装置,发箍的两端与所述发箍弹性固定装置两端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弹性固定装置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佩戴在头部更加稳固,且能适应不同头部尺寸的人群。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输入端口;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均设有与石墨烯薄膜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源输入端口可以方便在使用的时候插入连接进行充电且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用于容纳电源输入端口的罩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端的罩体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电源输入端口的作用,还保证了外形的美观。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薄膜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支撑主体前壳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石墨烯薄膜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上设有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上的定位结构相匹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支撑主体后壳的固定结构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孔和定位结构的固定方式,对石墨烯薄膜夹持的稳定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主体前壳,2、石墨烯薄膜,3、支撑主体后壳,4、后壳软垫,5、电源输入端口,6、软垫固定盖,7、阻尼转轴,8、发箍,9、发箍弹性固定装置,10、定位结构,11、定位孔,12、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例中,一种翻转式石墨烯面部美容仪,包括石墨烯薄膜2、支撑主体前壳1、支撑主体后壳3、后壳软垫4、软垫固定盖6和发箍8,所述石墨烯薄膜2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与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之间。

所述后壳软垫4包覆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的外侧,所述后壳软垫4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的两端,所述后壳软垫4的左右两端分别被夹持于两个所述软垫固定盖6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两端之间,所述后壳软垫4的上下两侧在包裹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的上下两侧后向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与所述石墨烯薄膜2之间延伸。

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为定型的拱形状结构,且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为塑料材质,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功能。

所述石墨烯薄膜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1,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石墨烯薄膜2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10,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上设有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上的定位结构10相匹配的固定结构,所述定位结构10穿过所述定位孔11与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的固定结构连接。

所述固定结构是用于定位结构10一端伸入固定的固定槽,也就是,定位结构10穿过石墨烯薄膜2上的定位孔11继而伸入所述固定槽内固定,简而言之,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固定槽为卡槽连接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与所述发箍8通过阻尼转轴7连接,也可以是所述软垫固定盖6与发箍8通过阻尼转轴7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箍8固定在头部,通过阻尼转轴7旋转调整石墨烯薄膜2在面部前方对应的使用位置,方便操作使用,且舒适度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后壳3为耐折弯柔性材料,可以为PP(聚丙烯)或尼龙,还可以为满足耐折弯的其它柔性材料。

所述后壳软垫4为弹性软质材料,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者医用硅胶类的弹性材料,还可以为满足弹性的其他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输入端口5;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石墨烯薄膜2电连接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口5。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源输入端口5输入电流,改变电压电流的大小,控制石墨烯薄膜2的发热量,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发热量,达到美容的效果。

所述电源输入端口5采用DC插座或USB插座,DC插座和USB插座均可以方便在使用的时候插入连接进行充电且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前壳1两端向外凸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源输入端口5的罩体12,两端的罩体12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电源输入端口5的作用,还保证了外形的美观。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发箍弹性固定装置9,所述发箍8的两端与发箍弹性固定装置9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发箍弹性固定装置9可以调节长度,可以为弹性的带子,也可以是弹性绳。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使用发箍弹性固定装置9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佩戴在头部更加稳固,且能适应不同头部尺寸的人群。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箍8和发箍弹性固定装置9固定在头顶,通过阻尼转轴7的旋转,把石墨烯薄膜2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后壳软垫的两端均是被固定在软垫固定盖和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之间,且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两端均未固定在软垫固定盖和支撑主体前壳的两端之间,使得后壳软垫配合支撑主体后壳再结合支撑主体前壳对所述石墨烯薄膜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因为所述支撑主体后壳两端均未固定才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外扩时,所述支撑主体后壳随着外扩产生形变而产生形变,且使得后壳软垫紧贴所述石墨烯薄膜,从而使得石墨烯薄膜与后壳软垫间不会出现爆开的情况,既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又保证支撑主体前壳和后壳软垫与石墨烯薄膜之间间隙保持一致,不至于爆开形成大的间隙,也保证外观的美观;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箍佩戴在头部,再通过阻尼转轴转动将所述支撑主体前壳、软垫固定盖、支撑主体后壳、后壳软垫和石墨烯薄膜相对于发箍旋转,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不与面部接触,能更好的实现功能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而且佩戴方便,同时舒适度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