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629发布日期:2019-11-29 17:0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通常会出现偏瘫,而患者在出现偏瘫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从而使患者出现压疮,而患者在长时间的卧床时臀部长期受大小便的影响会出现失禁性皮炎,而降低皮肤的抵抗力,因此医护人员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同时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清洗,而降低压疮和失禁性皮炎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医疗用护理垫。护理垫透气性好,使患者使用时保持干爽,使用更加舒适,侧卧位时对腿部后背以及臀部进行支撑,从而更好的保持体位,减少压疮的发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疗用护理垫,包括支撑框;支撑框内从左向右均匀固定安装有三个调节壳;调节壳顶端均开有调节口;支撑框内均匀固定安装有支撑条;调节壳内均安装有调节装置;

左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壳内滑动安装的顶端开口的适配壳;适配壳内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割板;分割板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管;伸缩管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伸缩管内填充有环形的支撑气囊;支撑气囊顶端与密封板固定连接,底端与分割板固定连接;支撑气囊内环侧壁套接有复位拉簧;复位拉簧顶端与密封板固定连接,底端与分割板固定连接;支撑气囊后端上部接通有充气管;充气管从伸缩管后端上部穿出;充气管后端密封连接有活塞;密封板外侧面上部转动安装有连接板;调节壳内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弹性的填充囊;前部的填充囊前端与调节壳内前端固定连接,后端与适配壳前端固定连接;后部的填充囊前端与适配壳后端固定连接,后端与适配壳内后端固定连接;在分割板下方,适配壳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分别穿过适配壳的前后两端,且分别与填充囊接通;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从左向右分别安装在调节壳内;

左右两部的连接板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受压气囊;中部的连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适配气囊;受压气囊和适配气囊均接通有进气管;进气管底端均接通有进气阀;支撑框后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打气筒;打气筒左端接通有打气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护理垫的支撑框后端左部固定安装有卷收壳;卷收壳内前后两端之间转动安装有卷收杆;卷收杆外侧面前部套接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前端与卷收壳固定连接,后端与卷收杆固定连接;打气管分别穿过卷收壳左右两端,且与卷收杆缠绕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护理垫的受压气囊顶端和适配气囊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棉垫;棉垫分别与受压气囊和适配气囊形状对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患者在使用护理垫时,相临的支撑条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从而便于通风,使患者使用更加干爽透气,使用更加舒适;

2、患者在平躺时滑动适配壳使其带动伸缩管以及连接板滑动从而不对患者造成挤压,使患者平躺更加舒适,其适配壳在滑动过程中,因为填充囊通过连接管接通,从而使填充囊;

3、当患者进行侧卧位时,分别滑动左右两端的适配壳至患者则的腿部和后背部,然后使用打气筒分别对受压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然后再对支撑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对伸缩管进行拉伸,而推动受压气囊分别对患者的腿部和后背进行支撑,从而使患者的侧卧位更加舒适,而受压气囊上的棉垫使患者使用更加透气舒适;

4、当患者进行侧卧位时,滑动中间的适配壳至患者的臀部,并使用打气筒对适配气囊进行充气,然后对支撑气囊进行充气而对伸缩管进行拉伸从而使适配气囊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支撑,从而更好的保持患者的臀部体位,使用更加舒适,且“u”形适配气囊便于对患者进行臀部的清理,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使用,使用更加舒适;

5、卷收壳内的卷收杆对打气管进行缠绕收纳,从而使打气管的收纳更加合理,防止打气管打结,以及暴露在外界而造成损坏,使用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框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收壳内部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2、调节壳;3、调节口;4、支撑条;5、适配壳;6、分割板;7、伸缩管;8、密封板;9、支撑气囊;10、复位拉簧;11、充气管;12、活塞;13、连接板;14、填充囊;15、连接管;16、受压气囊;17、适配气囊;18、进气管;19、进气阀;20、打气筒;21、打气管;22、卷收壳;23、卷收杆;24、复位扭簧;25、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医疗用护理垫,包括支撑框1;支撑框1内从左向右均匀固定安装有三个调节壳2;调节壳2顶端均开有调节口3;支撑框1内均匀固定安装有支撑条4;调节壳2内均安装有调节装置;左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壳2内滑动安装的顶端开口的适配壳5;适配壳5内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割板6;分割板6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管7;伸缩管7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板8;伸缩管7内填充有环形的支撑气囊9;支撑气囊9顶端与密封板8固定连接,底端与分割板6固定连接;支撑气囊9内环侧壁套接有复位拉簧10;复位拉簧10顶端与密封板8固定连接,底端与分割板6固定连接;支撑气囊9后端上部接通有充气管11;充气管11从伸缩管7后端上部穿出;充气管11后端密封连接有活塞12;密封板8外侧面上部转动安装有连接板13;调节壳2内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弹性的填充囊14;前部的填充囊14前端与调节壳2内前端固定连接,后端与适配壳5前端固定连接;后部的填充囊14前端与适配壳5后端固定连接,后端与适配壳5内后端固定连接;在分割板6下方,适配壳5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分别穿过适配壳5的前后两端,且分别与填充囊14接通;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从左向右分别安装在调节壳2内;左右两部的连接板13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受压气囊16;中部的连接板13顶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适配气囊17;受压气囊16和适配气囊17均接通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底端均接通有进气阀19;支撑框1后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打气筒20;打气筒20左端接通有打气管21;支撑框1后端左部固定安装有卷收壳22;卷收壳22内前后两端之间转动安装有卷收杆23;卷收杆23外侧面前部套接有复位扭簧24;复位扭簧24前端与卷收壳22固定连接,后端与卷收杆23固定连接;打气管21分别穿过卷收壳22左右两端,且与卷收杆23缠绕配合;受压气囊16顶端和适配气囊1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棉垫25;棉垫25分别与受压气囊16和适配气囊17形状对应配合。

在将护理垫放置在病床上供患者使用时,护理垫上相临的支撑条4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从而提高了护理垫的透气性,从而使通风效果更佳,患者使用时更加干爽,使用更加舒适;

而当患者处在平躺位时,滑动适配壳5使其带动伸缩管7以及连接板13沿调节壳2滑动,而远离患者的肢体,避免对患者造成挤压,而使患者出现压疮的发生,而当适配壳5在滑动时,会分别对前后两端的填充囊14造成拉伸和挤压,而填充囊14通过连接管15接通,所以其中一个填充囊14被挤压时,另一个拉伸的填充囊14被充气膨胀从而对调节壳2内的空间进行填充,从而避免患者在平躺位时出现大空隙而造成使用不舒适;

当患者进行侧卧位时,分别滑动左右两部的适配壳5至患者的腿部和后背部,然后将打气管21从卷收壳22中抽出,而借用打气筒20分别对受压气囊16进行充气,使其完全膨胀后对其密封,然后使用打气管21对支撑气囊9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对伸缩管7进行拉伸,从而调整受压气囊16的高度,使受压气囊16分别对患者的腿部和后背进行支撑,且受压气囊16固定在连接板13上,而连接板13转动连接在在伸缩管7上的密封板8上,所以在受压气囊16到达合适位置后与患者的肢体接触更加贴合,从而使支撑更加舒适,且受压气囊16上的棉垫25对患者进行支撑时更加舒适透气;

而当受压气囊16分别对患者的腿部和后背进行支撑后,滑动中部的适配壳5至患者的臀部,然后使用打气管21对适配气囊17进行接通并使打气筒20对其充气,从而使适配气囊17充气膨胀而呈“u”形状,然后使打气筒20通过打气管21对伸缩管7内的支撑管进行充气而进行拉伸,从而使适配气囊17与患者的臀部接触,且适配气囊17上的棉垫25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透气,并进行支撑,从而使患者的臀部更好的保持体位,分散臀部受力面积,改善臀部压红,减少压疮的发生,且使患者使用更加舒适,且“u”形的适配气囊17时患者的臀部清洗更加方便,从而使患者的臀部保持清洁,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皮肤抵抗力,使用更加安全舒适;

当患者需要重新进行平躺位时,分别通过进气阀19对受压气囊16和适配气囊17进行排气,通过活塞12对支撑气囊9进行排气,而支撑气囊9排气后复位拉簧10不受约束而将伸缩管7进行收缩,从而收纳至适配壳5内,然后重新滑动适配壳5远离患者的肢体,使患者重新进行平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的受压气囊16、适配气囊17、支撑气囊9、填充囊14均为传统的弹性充气性气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