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0048发布日期:2019-09-06 20:1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或美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影响,偶尔会出现发烧等疾病,这时人们开始会使用物理降温方式,使用冷毛巾冷敷额头进行降温处理;或者人们在走路、跑步等做其它剧烈运动时,偶尔会出现肌肉痉挛、崴脚造成关节肿胀等问题,对于肌肉痉挛人们会使用热毛巾对肌肉痉挛处进行热敷,能够缓解肌肉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对于崴脚造成关节肿胀人们会使用冷毛巾冷敷关节肿胀处,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还有如今许多爱美人士,常常会使用冷敷贴或热敷贴对面部进行冷敷或热敷美容处理,用于放松面部肌肉,缓解疲劳,紧致毛孔,使肌肤富有光泽弹性,延缓衰老;上述中使用冷毛巾、热毛巾、冷敷贴或热敷贴虽能够达到使用目的,但是还存在如下问题:冷毛巾、热毛巾或其它冷敷热敷装置都需要使用热源热水或冷源冷水或冰块介质,不仅需要专用容器承装携带,而且使用中需要不断更换,以免热水变凉,冷水变热,以保证使用需求,具有使用操作繁琐、携带不便,单一性强,无法自由转换冷热,无法保证热源或冷源持续的供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敷热敷装置具有操作繁琐、携带不便,单一性强,无法自由转换冷热,无法保证热源或冷源持续的供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包括若干单元体,每个单元体上均设置有滑轨和滑块,单元体与单元体的紧密配合连接是通过单元体滑轨与另一单元体的滑块装配相连;

单元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单元体A、单元体B和单元体C,单元体A、单元体B和单元体C之间通过凸台与卡槽的紧密配合相连;

单元体内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金属体Ⅰ和金属体Ⅱ,金属体Ⅰ与金属体Ⅱ之间设置有绝缘体、N型半导体、金属体Ⅲ和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设置在绝缘体的中心处且贯穿绝缘体,N型半导体顶端与金属体Ⅰ底端固设相连,N型半导体底端与金属体Ⅱ顶端固设相连;绝缘体下方固设有金属体Ⅲ,金属体Ⅲ下方固设有P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顶端与金属体Ⅲ底端固设相连,P型半导体底端与金属体Ⅱ顶端固设相连,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组成热电偶。

绝缘体为中心开孔的二级阶梯轴状的绝缘体,绝缘体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体。

金属体Ⅲ为中心开孔的圆柱体状的金属体Ⅲ,金属体Ⅲ的内径尺寸等于绝缘体的小端轴径尺寸,金属体Ⅲ的外径尺寸等于绝缘体的大端轴径尺寸。

N型半导体为圆柱体状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为中心处开孔的圆柱体状结构的P型半导体。

金属体Ⅰ与绝缘体之间通过螺丝锁紧相连。

单元体为管状或柱状结构的单元体。

金属体Ⅰ和金属体Ⅲ外壁上均设置有接电极,两接电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接入到电源上。

单元体B上的滑轨顶端为闭口结构,顶端为开口结构,单元体A和单元体C上的滑轨顶端与底端均为开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是通过利用珀尔帖效应原理,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制冷或加热每一个单元体,若干个单元体于横向通过滑轨滑块连接在一起,用手或脸等部位沿单元体的轴向轻压,使单元体相对滑动,该装置的端部就会按照人体表面轮廓形成一个与人体表面完全一致的接触面,通过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方向,可以使单元体与人体表面的接触端升温或降温,达到热敷或冷敷的目的;

2、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自由进行冷热转换,使用方便;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单元体A、单元体B和单元体C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单元体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3的A-A剖视图;

附图5为单元体组合俯视图。

图中:1、单元体,2、滑轨,3、滑块,4、单元体A,5、单元体B,6、单元体C,7、金属体Ⅰ,8、金属体Ⅱ,9、绝缘体,10、N型半导体,11、金属体Ⅲ,12、P型半导体,13、电源,14、接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以按人体轮廓形状自由变换的制冷及加热装置,包括16个管状结构的单元体1,每个单元体1上均设置有滑轨2和滑块3,单元体1与单元体1的紧密配合连接是通过单元体1滑轨2与另一单元体1的滑块3装配相连;单元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单元体A4、单元体B5和单元体C6,单元体A4、单元体B5和单元体C6之间通过凸台与卡槽的紧密配合相连;单元体B5上的滑轨2顶端为闭口结构,顶端为开口结构,单元体A4和单元体C6上的滑轨2顶端与底端均为开口结构;单元体1内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金属体Ⅰ7和金属体Ⅱ8,金属体Ⅰ7与金属体Ⅱ8之间设置有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体9、圆柱体结构的N型半导体10、金属体Ⅲ11和中心处开孔的圆柱体状结构的P型半导体12,绝缘体9为中心开孔的二级阶梯轴状结构绝缘体9,N型半导体10设置在绝缘体9的中心开孔处且贯穿绝缘体9,N型半导体10顶端与金属体Ⅰ7底端固设相连,N型半导体10底端与金属体Ⅱ8顶端固设相连;绝缘体9下方固设有中心开孔的圆柱体状的金属体Ⅲ11,金属体Ⅲ11的内径尺寸等于绝缘体9的小端轴径尺寸,金属体Ⅲ11的外径尺寸等于绝缘体9的大端轴径尺寸,金属体Ⅲ11下方固设有P型半导体12,P型半导体12顶端与金属体Ⅲ11底端固设相连,P型半导体底端与金属体Ⅱ顶端固设相连,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组成热电偶;金属体Ⅰ7与绝缘体9之间通过螺丝锁紧相连;金属体Ⅰ7和金属体Ⅲ11外壁上均设置有接电极14,两接电极14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并接入到电源13上。

该装置通过利用珀尔帖效应原理,在外加电源13的驱动下,制冷或加热每一个单元体1,16个单元体1于横向通过滑轨2滑块3连接在一起,用手或脸等部位沿单元体1的轴向轻压,使单元体1相对滑动,该装置的端部就会按照人体表面轮廓形成一个与人体表面完全一致的接触面,通过改变电源13的正负极方向,可以使单元体1与人体表面的接触端升温或降温,达到热敷或冷敷的目的。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1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