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781发布日期:2019-08-09 21:2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体位诊查床。



背景技术:

医用诊查床是用来供患者做相关检查时所使用的医疗床。不同患者的患病部位不同,医护人员检查时需要患者的患病部位处于方便检查的位置。现如今市面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医用诊查床,但是市面上的医用诊查床功能单一,而且当一些危重的患者要进行诊查时,往往需要在诊查床上搀扶患者多次起身以更换检查姿态,或者需要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非俯卧的姿态,使得患者保持身体某一姿态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这样也增加患者的痛苦,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麻烦。特别是在对患者进行急救诊查时,患者心博骤停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会造成患者脑部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体位诊查床,可调节实现多种多功能,适应性佳,实用性高,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体位诊查床,包括底座和床体,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一纵梁固定连接,两个横梁之间铰接有床体,所述床体包括背部支撑架、臀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所述臀部支撑架的左端通过第一纵梁铰接背部支撑架、右端铰接腿部支撑架;

所述腿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腿部纵梁,所述腿部纵梁与第一纵梁之间设置有腿部直线驱动器,所述腿部直线驱动器的伸长端通过第一连接座与腿部纵梁铰接、支撑端设置在第一纵梁上;

所述背部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背部纵梁,所述背部纵梁与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背部直线驱动器,所述背部直线驱动器的伸长端通过第二连接座与背部纵梁铰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位于腿部支撑架的下方,两个所述L形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上固定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竖截面呈凸字形,滑座的左端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座为U形结构,第一连接座固定设置在腿部纵梁上,第一连接座的一侧与腿部直线驱动器的伸长端铰接,第一连接座的两端头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座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背部直线驱动器的支撑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纵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长U形座和宽U形座,长U形座的一端和宽U形座固定连接,宽U形座固定设置在背部纵梁上,长U形座的另一端铰接背部直线驱动器的伸长端。

进一步地,所述臀部支撑架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中空的矩形结构,所述腿部支撑架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形结构,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两端的内侧,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销钉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部直线驱动器和腿部直线驱动器均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按钮和控制手柄,背部直线驱动器和腿部直线驱动器的控制按钮均挂设在床体一侧,背部直线驱动器和腿部直线驱动器的控制手柄均设置在背部支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床体由背部支撑架、臀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铰接而成,可变形组成符合人体诊查需要的卧姿、坐姿、仰卧姿、左倾斜、右倾斜的形态,使病患在作身体检查时无须移动换位,减少病患的痛苦,为医务工作提供便利,适应性强,实用性佳;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分别设有背部直线驱动器和腿部直线驱动器,通过操作控制按钮控制床体的形态,省时省力,简单方便,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病患呈卧姿状态时,通过控制手柄可快速释放背部直线驱动器和腿部直线驱动器,使床体呈水平状态。

2.本实用新型的滑座的竖截面呈凸字形,当腿部直线驱动器未伸长时,连接杆与滑座相接触,滑座对腿部支撑架提供支撑,在腿部直线驱动器逐渐伸长时,连接杆与滑座沿滑座滑动,当腿部直线驱动器伸长至腿部支撑架的尾端呈向上倾斜的状态时,U形结构的第一连接件被矩形结构的第二连接件阻挡使腿部支撑架不能继续向上倾斜,对其伸长进行限位,当腿部直线驱动器回缩至滑座上时,滑座左端的挡板阻止其继续回缩,对其回缩进行限位,即对腿部支撑架的旋转角度进行了限位,防止病患误操作,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第一连接座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体位诊查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1为底座,2为床体,3为背部支撑架,301为背部纵梁,302为第二连接座,4为臀部支撑架,5为腿部支撑架,501为腿部纵梁,502为第一连接座,503为连接杆,6为横梁,7为背部直线驱动器,8为腿部直线驱动器,9为第一纵梁,10为L形板,11为第二纵梁,12为滑座,1201为挡板,13为第一连接件,14为第二连接件,15为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多体位诊查床,包括底座1和床体2,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横梁6,两个所述横梁6的一端通过第一纵梁9固定连接,两个横梁6之间铰接有床体2,所述床体2包括背部支撑架3、臀部支撑架4和腿部支撑架5,所述臀部支撑架4的左端通过第一纵梁9铰接背部支撑架3、右端铰接腿部支撑架5;

所述腿部支撑架5上固定设置有腿部纵梁501,所述腿部纵梁501与第一纵梁9之间设置有腿部直线驱动器8,所述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伸长端通过第一连接座502与腿部纵梁501铰接、支撑端设置在第一纵梁9上;

所述背部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有背部纵梁301,所述背部纵梁301与两个横梁6之间设置有背部直线驱动器7,所述背部直线驱动器7的伸长端通过第二连接座302与背部纵梁301铰接。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两个所述横梁6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L形板10,所述L形板10位于腿部支撑架5的下方,两个所述L形板10之间设置有第二纵梁11,所述第二纵梁11上固定设置有滑座12,所述滑座12的竖截面呈凸字形,滑座12的左端设置有挡板1201。所述背部直线驱动器7的支撑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纵梁11上。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座502为U形结构,第一连接座502固定设置在腿部纵梁501上,第一连接座502的一侧与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伸长端铰接,第一连接座502的两端头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03,所述连接杆503与滑座12相接触。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座302包括长U形座和宽U形座,长U形座的一端和宽U形座固定连接,宽U形座固定设置在背部纵梁301上,长U形座的另一端铰接背部直线驱动器7的伸长端。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臀部支撑架4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为中空的矩形结构,所述腿部支撑架5一端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连接件14,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为U形结构,第一连接件13位于第二连接件14两端的内侧,第一连接件13与第一连接件13之间通过销钉铰接。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所述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均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按钮和控制手柄15,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控制按钮均挂设在床体2一侧,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控制手柄15均设置在背部支撑架3上。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为东莞堤摩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疗等级电动推杆。

使用前,本实用新型的床体2处于水平状态,即适合卧姿的状态为初始状态。使用时,可通过分别操作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控制按钮控制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伸长或缩短以达到适合水平卧姿、坐姿、左倾斜、右倾斜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由适合水平卧姿向适合坐姿的状态调节时,背部直线驱动器7伸长,在背部直线驱动器7的伸长端的推动下,第二连接座302一端绕背部直线驱动器7旋转、另一端推动背部纵梁301向上运动,背部支撑架3绕第一纵梁9向上旋转,使背部支撑架3呈向上倾斜的状态;腿部直线驱动器8缩短,在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伸长端的拉动下,第一连接座502一端旋转、另一端向下运动,连接杆503沿滑座12上表面向左运动,腿部纵梁501向下运动,腿部支撑架5绕与臀部支撑架4铰接点向左下方旋转,由于滑座12的左端设置有挡板1201,对第一连接座502进行限位,限制腿部支撑架5向下旋转的角度,在腿部支撑架5向下旋转时,臀部支撑架4与腿部支撑架5的一端在腿部支撑架5的带动下被提高,此时整个床体2呈适合坐姿的状态。

当需要适合坐姿的状态向适合水平卧姿调节时,背部直线驱动器7缩短,背部支撑架3绕第一纵梁9向下旋转,使背部支撑架3呈水平的状态;腿部直线驱动器8伸长,第一连接座502上的连接杆503沿滑座12上表面向右运动,腿部纵梁501向上运动,腿部支撑架5向上旋转至呈水平状态,臀部支撑架4的一端在腿部支撑架5的带动下下降至水平状态,此时整个床体2呈适合水平卧姿的状态。在需要对病患做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操作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控制手柄15,快速释放背部直线驱动器7和腿部直线驱动器8使床体2达到适合水平卧姿的状态,节省时间。

当需要适合水平卧姿的状态向左倾斜调节时,背部直线驱动器7缩短,背部支撑架3绕第一纵梁9向下旋转,使背部支撑架3呈向下倾斜的状态;腿部直线驱动器8伸长,腿部支撑架5向上旋转运动,第二连接件14与第一连接件13相对向上旋转,当第二连接件14的内侧的上端面与第一连接件13的上端面接触时,便不可再继续旋转,即腿部支撑架5不能继续向上倾斜,以达到对腿部支撑架5限位的作用,防止误操作腿部直线驱动器8的控制按钮。此时的床体2达到左倾斜的状态。

当需要适合水平卧姿的状态向右倾斜调节时,操作控制按钮使背部直线驱动器7伸长、腿部直线驱动器8缩短即可,操作简单,实用方便,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