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9474发布日期:2020-02-07 22:5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及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



背景技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新技术,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该手术仅用金属和塑料置换了关节表面,要想恢复关节功能,还要重视和加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面对手术创伤以及功能锻炼带来的疼痛,患者能否按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极其重要。患者对使用膝关节功能锻炼机的被动运动和持续活动往往存在恐惧心理,cpm也存在缺点,如患者脱机后的屈曲角度不能达到使用机器练习时的角度,对伸肌肌力的作用不明显。我国目前常用的康复锻炼方法是不借助辅助器具,而是由医生帮助患者完成被动屈膝活动以及由护士督促患者床上练习,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改善术后功能康复的锻炼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不足而提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包括第一u型管、第二u型管、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承重板,所述第一u型管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卡齿,所述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管两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u型管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铰接,所述第二u型管的底边卡在所述第一u型管两侧所对应的所述卡齿内,所述承重板与所述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一管嵌套设置,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杆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杆在所述第一管内伸缩运动,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第二伸缩管的结构与第一伸缩管相同。

优选地,所述多个卡齿呈波浪形。

优选地,所述铰接采用活动螺钉螺母构成。

优选地,所述卡齿具有6个,所述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的夹角对应有6档,分别为30°、40°、50°、60°、70°、80°。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孔具有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患肢小腿自体质量或患肢踝部加缚小负荷沙袋,形成术后膝关节持续缓慢的无痛性或可耐受痛的屈曲牵拉,既可防治局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还可刺激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供血供氧;并且利用牵拉成组织理论,促进术后组织再生和重建。另外,还可根据患膝屈曲度的不断恢复,及时调节支撑卡槽以调整角度,开始患膝也同步恢复,这就使患者直观地看到被动、持续、缓慢牵拉下的积极康复成效,进一步加大了自主康复锻炼的能动性。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角度时调整承重板的高度。同时本新型的支架取材便利、制作简单、操作容易,便于调节角度,可节省医护劳动力,患者痛苦减少,恐惧减轻,术后患膝康复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的第一伸缩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支架,包括第一u型管1、第二u型管2、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承重板6,所述第一u型管1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卡齿3,所述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管1两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u型管2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铰接,所述第二u型管2的底边卡在所述第一u型管1两侧所对应的所述卡齿3内,所述承重板6与所述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固定连接。通过第二u型管2的底边卡在不同的卡齿3内,能够调整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以及承重板6的倾斜角度,满足患者不同的活动范围;采用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以及承重板6固定连接,承重板6与第一伸缩管4、第二伸缩管5形成至少4个固定点(对应于承重板6的四端),从而形成了稳固的承重支架,支架能力增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管4包括第一管10和第一杆9,所述第一杆9与所述第一管10嵌套设置,所述第一管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杆9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1,所述第一杆9在所述第一管10内伸缩运动,并通过第一螺栓12和第一螺母13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11固定。第二伸缩管5的结构与第一伸缩管4相同。上述伸缩结构,能够调节承重板6在不同的角度时的高度,例如,当第二u型管2的底边卡在靠近第一u型管1底边的卡齿3上时,第一u型管1和第二u型管2的夹角最小,此时承重板6的高度较低,通过伸缩结构,能够调整承重板6的高度,再如,当第二u型管2的底边卡在远离第一u型管1底边的卡齿3上时,第一u型管1和第二u型管2的夹角最大,此时承重板6的高度较高,通过伸缩结构,能够调整承重板6的高度,满足第一u型管1和第二u型管2不同夹角时承重板6的高度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卡齿3呈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采用活动螺钉螺母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卡齿3具有6个,所述第一u型管1和第二u型管2的夹角对应有6档,分别为30°、40°、50°、60°、70°、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11具有6个。

患者在手术后支架功能锻炼,患者取45°半卧位,支架平放床上,患肢胭窝放于支架承重矩形框横梁海绵垫上,进行恢复性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酌情增大夹角,加放绑腿沙袋,由轻到重。

本实用新型利用患肢小腿自体质量或患肢踝部加缚小负荷沙袋,形成术后膝关节持续缓慢的无痛性或可耐受痛的屈曲牵拉,既可防治局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还可刺激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供血供氧;并且利用牵拉成组织理论,促进术后组织再生和重建。另外,还可根据患膝屈曲度的不断恢复,及时调节支撑卡槽以调整角度,开始患膝也同步恢复,这就使患者直观地看到被动、持续、缓慢牵拉下的积极康复成效,进一步加大了自主康复锻炼的能动性。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角度时调整承重板的高度。同时本新型的支架取材便利、制作简单、操作容易,便于调节角度,可节省医护劳动力,患者痛苦减少,恐惧减轻,术后患膝康复快。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