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起式移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812发布日期:2019-10-13 01:1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起式移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起式移位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残障人士的生活保障越发关注,其中对于行动不便人士的转移是关注的一个焦点。残疾人或下肢受限的病人越来越多的使用上了移位机,移位机由此成了护理人员护理残疾下肢受限等病人时必用的转运工具。移位机主要是适应行动不便残疾人等下肢受限病人的护理需求,已成为未来残疾人用具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可以大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降低护理风险。

现有技术中,用于下肢行动不便人士的移位机大体可分为吊式和抱式两种形式。能在室内、床、座椅和轮椅等设施之间安全舒适转运。

虽然这两种类型的移位机都可以实现行动不便者的位置转移,但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全程参与帮助转移,而且转移过程容易磕碰,使用时对外部环境依赖性较大,不能单独完成转移等一些列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起式移位机,能够使下肢行动不便的人员独立的进行位置的转移,减小了对他人的依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背起式移位机,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支撑靠胸,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支撑板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俯仰装置,所述俯仰装置带动所述支撑杆绕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转动,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走行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走行装置和所述俯仰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俯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通过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底座铰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支撑杆铰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改变所述第一驱动件伸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俯仰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走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底座铰接的第一端,以及与连杆的一端铰接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底座一侧铰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驱动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辅助轮。

可选地,所述走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回转机构的最低点与所述辅助轮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连接臂下落,所述驱动轮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回转机构的最低点,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辅助轮配合行走;所述连接臂抬起,所述驱动轮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回转机构的最低点,所述回转机构与地面接触实现底座转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驱动轮包括有多个,所述驱动轮包括轮子和与所述轮子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轮子转动。

可选地,所述背起式移位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保护罩,所述支撑杆下端和所述俯仰装置处于所述保护罩内。

可选地,在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避障装置,所述避障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腿撑。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靠胸上还设置有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起式移位机,通过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支撑靠胸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俯仰装置,使被转移人员在坐姿状态时,支撑靠胸贴附在被转移人员的胸前位置,然后被转移人员抱紧支撑靠胸后,支撑杆在俯仰装置的作用下抬起,模拟人员被背起时的动作,使被转移人员离开座位。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走行装置,以及与走行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使背起式移位机移动到需要的位置。通过与俯仰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可灵活的控制支撑靠胸的偏转角度,方便人员被背起或放下。方便了下肢行动不便人员的位置移动,不需要额外的护理人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起式移位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起式移位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起式移位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标:100-背起式移位机;110-支撑组件;112-支撑杆;114-支撑靠胸;116-支撑板;118-腿撑;119-防护板;120-底座;130-走行装置;132-第二驱动件;134-连杆;135-回转机构;1353-驱动电机;1357-转轴;136-连接臂;137-驱动轮;138-第三驱动件;139-辅助轮;140-俯仰装置;142-第一驱动件;144-第一支撑座;146-弹簧;150-保护罩;160-避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起式移位机100,包括支撑组件110,支撑组件110包括支撑杆112,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12上端的支撑靠胸114,支撑杆112的下端通过支撑板116与底座120铰接,底座120上还设置有俯仰装置140,俯仰装置140带动支撑杆112绕支撑杆112的下端转动,在底座120上还设置有走行装置130,以及分别与走行装置130和俯仰装置140电连接的控制器(图1中未画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支撑杆11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即可。示例的,如图1所示,支撑杆112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在被转移人员处于坐姿状态时,支撑杆112上端的支撑靠胸114转动到人员前胸时,可以更好的与胸口贴合,增加被转移人员的舒适程度。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支撑杆112上端的偏转方向,使结构更加紧凑。

第二,支撑杆112的下端通过支撑板116与底座120铰接,具体的,支撑板116与底座120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6上设置有销轴,在支撑杆112的下端设置有通孔,设置在支撑板116上的销轴穿过通孔,使支撑杆112可以绕销轴转动。

第三,设置在底座120上的俯仰装置140与支撑杆112连接,对支撑组件110起到支撑限制的作用,防止支撑组件110随意的偏转,也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第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控制器与走行装置130和俯仰装置140之间的连接形式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控制器与走行装置130和俯仰装置140之间即可以采用有线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只要能满足控制背起式移位机100的功能即可。另外,如图2所示,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和电气控制组件,控制面板与电气控制组件之间可采用无线连接,也可采用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起式移位机100,通过设置在支撑杆112上端的支撑靠胸114以及设置在底座120上的俯仰装置140,使被转移人员在坐姿状态时,支撑靠胸114贴附在被转移人员的胸前位置,然后被转移人员抱紧支撑靠胸114后,支撑杆112在俯仰装置140的作用下抬起,模拟人员被背起时的动作,使被转移人员离开座位。通过设置在底座120上的走行装置130,以及与走行装置130电连接的控制器,使背起式移位机100移动到需要的位置。通过与俯仰装置140电连接的控制器,可灵活的控制支撑靠胸114的偏转角度,方便人员被背起或放下。方便了下肢行动不便人员的位置移动,不需要额外的护理人员。

如图1所示,俯仰装置140包括第一驱动件142,第一驱动件142包括通过第一支撑座144与底座120铰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支撑杆112铰接的第二端,第一驱动件142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改变第一驱动件142伸缩状态。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件142包括第一支撑座144,第一支撑座144与底座120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座144上设置有销轴,第一驱动件142的第一端通过销轴转动,使第一驱动件142的第一端与底座120铰接,第一驱动件142的第二端通过设置在支撑杆112上的耳板与支撑杆112铰接。在第一驱动件142伸缩的时候,可以带动支撑组件110偏转,同时,也避免了第一驱动件142伸缩时卡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驱动件142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第一驱动件142可以采用电动推杆,也可以采用液压推杆,在伸缩时静音效果较好,伸缩也更加可靠稳定,使用户体验更佳。

如图2所示,俯仰装置140还包括弹簧146,弹簧146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142的第一支撑座1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112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第一支撑座144上开设有一通孔,在支撑杆112上设有另外一个带孔的耳板,弹簧146可采用拉伸弹簧,并挂接在两孔之间。在通过俯仰装置140使支撑组件110实现偏转时,可以平衡力矩,更好的起到减振的效果,使运行的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2所示,走行装置130包括第二驱动件132,第二驱动件132包括与底座120铰接的第一端,以及与连杆134的一端铰接的第二端,连杆134的另一端与连接臂136固定连接,连接臂136与底座120一侧铰接,第二驱动件132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改变第二驱动件132伸缩状态,以使连接臂136抬起或下落,在连接臂136上设置有驱动轮137,在底座120的另一侧设置有辅助轮139。

具体的,在底座120的两侧各有一个连接臂136,在连接臂136之间设置有摆臂(图2中未画出),摆臂使两连接臂136之间固定连接,连杆134通过摆臂与两连接臂136固定连接,两连接臂136通过摆臂与底座120一侧铰接。第二驱动件132的连接形式与第一驱动件142的连接形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同样的,第二驱动件132也可采用电动推杆或液压推杆。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辅助轮139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辅助轮139可采用万向轮,使背起式移位机100移动的过程更加流畅,减少了卡阻等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走行装置130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20上的回转机构135,回转机构135与控制器(图2中未画出)电连接,回转机构135的最低点与辅助轮139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连接臂136下落,驱动轮137的最低点低于回转机构135的最低点,驱动轮137与辅助轮139配合行走;连接臂136抬起,驱动轮137的最低点高于回转机构135的最低点,回转机构135与地面接触实现底座120转动方向。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需要原地改变背起式移位机100的移动方向时,可通过第二驱动件132的伸长,使连接臂136抬起,进而回转机构135与底面接触。回转机构1353包括驱动电机1353,以及和驱动电机1353传动连接的转轴1357,转轴1357与底座120固定连接。连接臂136抬起后,驱动电机1353起动,带动转轴1357旋转,进而使背起式移位机100在回转机构135的作用下,改变原始的朝向,可在空间较小的区域实现背起式移位机100的灵活移动,方便使用操控。

在需要继续往前移动时,通过第二驱动件132的缩回,使连接臂136落下,回转机构135的最低点脱离底面,使背起式移位机100正常的移动。

如图2所示,驱动轮137包括有多个,示例的,驱动轮137为两个,驱动轮137包括轮子和与轮子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件138(图2中未画出),第三驱动件138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驱动轮子转动。

具体的,第三驱动件138可采用减速电机,不同第三驱动件138的输出轴分别与轮子的轴心固定连接,每个第三驱动件138对驱动轮137单独控制,在直线移动时,两第三驱动件138等速的转动,在需要改变方向时,通过两第三驱动件138的差速转动实现转向的功能。

如图2所示,背起式移位机100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20上的保护罩150,支撑杆112下端和俯仰装置140处于保护罩150内。

具体的,保护罩150通过螺栓与底座120固定连接,支撑杆112在俯仰装置140的作用下偏转时,可以保护人员,减小了被夹伤的可能。另外保护罩150可以保护在其内部的零部件,可以起到机械防护、防尘和防水等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保护罩150上设置有避障装置160,避障装置160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一来,在背起式移位机100靠近障碍物时,自动停止移动,减小了人员受伤的可能。

如图4所示,支撑杆112上还设置有腿撑118。在使用人员使用背起式移位机100时身体的姿态更加符合被背起时的姿势,腿部也有一个较好的借力点,减小了使用人员使用时的不适感。

如图4所示,在支撑靠胸114上还设置有防护板119。当使用人员前胸贴在支撑靠胸114上时,胳膊可以架在防护板119处,防止使用人员侧滑或侧翻,使使用过程安全防护等级更高,更好的保护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也可以在支撑靠胸114和防护板119上设置一层松软的保护层,使前胸趴伏在支撑靠胸114上时更加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