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及其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909发布日期:2020-03-17 14:5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及其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及其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于拉拉裤、环腰尿裤的弹性腰围中,其通过氨纶丝的弹性可进行拉伸或收缩而与用户相互贴合,但现有技术中,弹性腰围内复合氨纶丝后,弹性腰围的表面凹凸不平、折皱较大,影响与用户的贴合度以及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包括包裹层、设置于包裹层内的氨纶丝,其中:所述包裹层包括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所述氨纶丝包括设置于第一区间内的第一氨纶丝、设置于第二区间内的第二氨纶丝、设置于第三区间内的第三氨纶丝。

其中:所述第一氨纶丝的分布间距为2-4mm,所述第一氨纶丝的粗细为400-600d,第一区间的应力为5n。

其中:所述第二氨纶丝的分布间距为2-6mm,所述第二氨纶丝的粗细为150-290d,所述第二区间的应力为3n。

其中:所述第三氨纶丝的分布间距为2-4mm,所述第三氨纶丝的粗细为150-290d,所述第三区间的应力为5n。

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复合结构,包括包裹层、设置于包裹层内的氨纶丝,其中:所述包裹层包括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所述氨纶丝包括设置于第一区间内的第一氨纶丝、设置于第二区间内的第二氨纶丝、设置于第三区间内的第三氨纶丝,所述包裹层贴合设置用于护肚脐的热风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第一区间设置位贴合于腰部,第一氨纶丝设置较粗、应力较大,使穿戴时不容易掉落,第二区间设置位贴合于臀部,第二氨纶丝设置较细、应力较小,使穿戴时更贴身,第三区间设置位贴合于腿部,第三氨纶丝设置较粗、应力较大,防止卫生用品左右扭动。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均布置间距较小的氨纶丝,同时各区间分布均匀的弹性的氨纶丝,使弹性腰围平面较为平整,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避免现有技术中表面较皱而影响用户穿戴的舒适感。在穿戴时热风无纺布贴合于肚脐处,使用户使用舒适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腰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装置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丝开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理线辊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生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布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布板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理线辊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传输光辊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丝开卷设备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裹层贴合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包括包裹层1、设置于包裹层1内的氨纶丝2,所述包裹层1包括第一区间11、第二区间12、第三区间13,所述氨纶丝2包括设置于第一区间11内的第一氨纶丝21、设置于第二区间12内的第二氨纶丝22、设置于第三区间13内的第三氨纶丝23。其中包裹层1为超柔无纺布。

所述第一氨纶丝21的分布间距为2-4mm,所述第一氨纶丝21的粗细为400-600d,第一区间11的应力为5n,所述第二氨纶丝22的分布间距为2-6mm,所述第二氨纶丝22的粗细为150-290d,所述第二区间12的应力为3n,所述第三氨纶丝23的分布间距为2-4mm,所述第三氨纶丝23的粗细为150-290d,所述第三区间13的应力为5n。其中第一氨纶丝21多条平行设置于第一区间11内,所述第二氨纶丝22多条平行设置于第二区间12内,所述第三氨纶丝23多条平行设置于第三区间13内,第二区间12设置于第一区间11与第三区间13之间,所述包裹层1由翻折而成的上下两层组成,该弹性腰围适用于环腰尿裤以及拉拉裤上。

所述包裹层1贴合设置用于护肚脐的热风无纺布8。在穿戴时热风无纺布贴合于肚脐处,使用户使用舒适度更高。

使用时第一区间11设置位贴合于腰部,第一氨纶丝21设置较粗、应力较大,使穿戴时不容易掉落,第二区间12设置位贴合于臀部,第二氨纶丝22设置较细、应力较小,使穿戴时更贴身,第三区间13设置位贴合于腿部,第三氨纶丝23设置较粗、应力较大,防止卫生用品左右扭动。第一区间11、第二区间12、第三区间13均布置间距较小的氨纶丝2,同时各区间分布均匀的弹性的氨纶丝2,使弹性腰围平面较为平整,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避免现有技术中表面较皱而影响用户穿戴的舒适感。

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制造设备,包括传输氨纶丝2的多丝开卷设备3、传输包裹层1的传输设备、喷涂设备5、设置于喷涂设备5一侧并用于使包裹层1翻折包裹氨纶丝2的折布板6、设置于折布板6一侧并压合包裹层1与氨纶丝2的压合辊组7,所述多丝开卷设备3包括多个传输氨纶丝2的伺服电机31、设置于伺服电机31一侧的速度传感器32、导线辊33,所述喷涂设备5包括对氨纶丝2进行喷胶的第一喷枪51、对包裹层1进行喷胶的第二喷枪52。所述速度传感器32的型号为ts44/1000erw/ip,所述第一喷枪51、第二喷枪52均为螺旋喷枪,所述折布板6为“厂”字形,所述折布板6包括折布板平面61、固定设置于折布板平面61一侧的折布板斜面62、固定设置于折布板斜面62上的三角形块体63,其中三角形块体63与斜面之间有间隙,其中三角形块体63上设置多个块体通孔631,所述三角形块体63向包裹层1移动方向截面长度逐步增大。

所述伺服电机31一侧活动连接便于导线的活动导轮34,其中活动导轮34嵌合设置便于拆装的滚珠35,所述活动导轮34与伺服电机31之间设置导轮36,所述多丝开卷设备3还包括多个放置氨纶丝2的夹头37,所述夹头37与伺服电机31相对应设置。伺服电机31上设置按键、显示屏,所述多个伺服电机31不同水平面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其中多个夹头37不同水平面固定设置于机架内并与伺服电机31相对应设置。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透明玻璃隔板,其中隔板上固定设置供氨纶丝2穿过到达活动导轮的第一通孔39,所述机架下方固定设置控制箱。其中伺服电机31与速度传感器32电连接并与控制箱电连接。多丝开卷设备3设置多个伺服电机31并配合导线辊33、速度传感器32单独进行输送多条氨纶丝2,避免打搅、错位的问题发生。

所述传输设备包括放置包裹层1的卷材放置架41、传输动力辊42、与传输动力辊42相配合的配合辊421、第一传输光辊43、第二传输光辊44、第三传输光辊45,所述第一传输光辊43与第二传输光辊44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光辊43设置于传输动力辊42一侧,所述第三传输光辊45设置于第二传输光辊44斜上方并与折布板6相抵触,所述第一喷枪51固定设置于第三传输光辊45斜上方,所述第二喷枪52固定设置于第三传输光辊45斜下方并与包裹层1相对应。其中第二喷枪52仅喷胶于包裹层1的一侧,包裹层1的另一侧用于翻折并覆盖包裹氨纶丝2。

所述多丝开卷设备3还包括汇聚多个导线辊33上的氨纶丝2并形成多条平行分布以传输到折布板6进行包裹的理线辊38,其中理线辊38包括第一理线辊381、第二理线辊382、第三理线辊383,所述第二理线辊382固定设置于第一理线辊381的斜上方,所述第三理线辊383固定设置于第二理线辊382的斜下方,所述第一理线辊381、第二理线辊382、第三理线辊383均设置多个用于限定氨纶丝2移动线路的第一凹槽384,所述第一喷枪51固定设置于第三理线辊383一侧,所述第一喷枪51一侧固定设置多个连接第三理线辊383传输氨纶丝2到包裹层1的卡槽组511,其中卡槽组511与第一喷枪51喷胶端相对应。

所述传输设备还包括用于传输包裹层1的第四传输光辊46、第五传输光辊47、可上下往复移动的第六传输光辊48、固定设置于第五传输光辊47斜下方的纠偏器49、设置于第二传输光辊44与第三传输光辊45之间的第七传输光辊491,所述第四传输光辊46设置于传输动力辊42斜上方,所述第五传输光辊47、第四传输光辊46固定分别设置于第六传输光辊48的左右侧上方,所述纠偏器49固定设置于第一传输光辊43的斜上方。纠偏器49型号为bst控制器/ekr500plus,所述第六传输光辊48固定端设置恢复弹簧481,其可上下移动进行配合纠偏器49进行移动。

一种具有多组弹性的弹性腰围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步骤,多组氨纶丝2通过多丝开卷设备3的多组伺服电机31进行传输并通过速度传感器32、导线辊33进行传输;

b)步骤,所述第一喷枪51对a)步骤传输的氨纶丝2进行间断式喷胶;

c)步骤,所述传输设备进行传输包裹层1,所述第二喷枪52对传输中的包裹层1进行间断式喷胶,所述包裹层1传输到折布板6中,间断式喷胶后的氨纶丝2传输到包裹层1内,所述折布板6对包裹层1进行翻折并包裹通过第一喷枪51进行喷胶后的氨纶丝2;

d)步骤,所述压合辊组7对包裹氨纶丝2的包裹层1进行压合。

所述c)步骤中,包裹层1通过传输动力辊42与配合辊421配合传输,包裹层1依次通过卷材放置架41、传输动力辊42、第四传输光辊46、第六传输光辊48、第五传输光辊47、纠偏器49、第一传输光辊43、第二传输光辊44、第七传输光辊491、第三传输光辊45、折布板6,其中第二喷枪52于包裹层1通过第二传输光辊44与第三传输光辊45之间进行喷胶,喷胶完毕后包裹层1传输到折布板6进行翻折包裹氨纶丝2。通过多个传输光辊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通过纠偏器49进行纠偏,使包裹层1传输位置较稳定,同时在传输包裹层1过程中通过第二喷枪52进行间断式喷胶,减少包裹层1内的喷胶量。所述第一喷枪51、第二喷枪52均连接电磁阀53进行间断喷胶,电磁阀53开关使第一喷枪51、第二喷枪52供气的通断进行控制间断喷胶,其中喷胶的间隔为400次/分。生产过程中,第一喷枪51、第二喷枪52分别对氨纶丝2、包裹层1相互包裹前进行间断式喷胶,使喷胶量减少,提高使用舒适度。

所述a)步骤、b)步骤中,多组氨纶丝2通过导线辊33进行传输后通过理线辊38进行汇集多条氨纶丝2并进行传输,依次通过第一理线辊381、第二理线辊382、第三理线辊383,通过第三理线辊383后通过卡槽组511,第一喷枪51于卡槽组511设置处前方进行喷胶。氨纶丝2走料时完成上胶动作,施胶量较少以及在卡槽组511的限位作用下进行限定氨纶丝2布置的间距,使氨纶丝2的布置间距可控。

设置于夹头37上的各氨纶丝2依次通过对应的第一通孔39、活动导轮34、导轮36、伺服电机31、速度传感器32、导线辊33后,各氨纶丝2汇集到第一理线辊381,第一理线辊381使多条氨纶丝2传输到第二理线辊382、第三理线辊383,使氨纶丝2相互平行地进行传输到卡槽组511。

其中第一理线辊381设置三组,第二理线辊382设置两组,第三理线辊383设置一组,其中第一理线辊381与第二理线辊382传输氨纶丝2的夹角、第二理线辊382与第三理线辊383传输氨纶丝2的夹角、第三理线辊383与卡槽组511传输氨纶丝2的夹角逐步减小,第三理线辊383与卡槽组511传输氨纶丝2为各条相互平行状态,该设置夹角逐步减小,使氨纶丝2逐步达到相互平行状态,避免各氨纶丝2在传输过程中夹角较大进行传输到平行状态而导致脱线、打搅的问题发生。

分别于不同夹头37上布置第一氨纶丝21、第二氨纶丝22、第三氨纶丝23,各氨纶2丝通过多丝开卷设备3进行传输,并通过理线辊38使其形成多条相互平行的状态进行传输到包裹层1内,包裹层1通过折布板6的作用下进行翻折包裹氨纶丝2并通过压合辊组7进行压合,由于压合辊组7的压合传输作用下,使氨纶丝2与包裹层1一直移动,保持氨纶丝2不断与包裹层1同步移动并进行包裹。不同氨纶丝2设置处对应包裹层1的不同分区,第一氨纶丝21对应设置于第一区间11内、第二氨纶丝22对应设置于第二区间12内、第三氨纶丝23对应设置于第三区间13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第一区间11设置位贴合于腰部,第一氨纶丝21设置较粗、应力较大,使穿戴时不容易掉落,第二区间12设置位贴合于臀部,第二氨纶丝22设置较细、应力较小,使穿戴时更贴身,第三区间13设置位贴合于腿部,第三氨纶23丝设置较粗、应力较大,防止卫生用品左右扭动。第一区间11、第二区间12、第三区间13均布置间距较小的氨纶丝2,同时各区间分布均匀的弹性的氨纶丝2,使弹性腰围平面较为平整,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避免现有技术中表面较皱而影响用户穿戴的舒适感。

进一步地:生产过程中,第一喷枪51、第二喷枪52分别对氨纶丝2、包裹层1相互包裹前进行间断式喷胶,使喷胶量减少。多丝开卷设备3设置多个伺服电机31并配合导线辊33、速度传感器32单独进行输送多条氨纶丝2,避免打搅的问题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